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
2025-10-01 12:43:59 责编:小OO
文档
语文园地

1.交流作批注的方法及心得。

2.了解草字头大部分与植物或蔬菜相关,认识常见的蔬菜的名称。

3.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不同词语的含义。

4.积累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八字格言。

5.了解一些词语、俗语的含义,会用合适的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达心情。

重点

1.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不同词语的含义。

2.积累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八字格言。

难点

1.交流作批注的方法及心得。

2.了解一些词语、俗语的含义,会用合适的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达心情。

1.学作批注:感知课文、增强理解

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是本单元的重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次。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同学之间也可以交流自己作的批注,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别人对文章的看法,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分块推进:自主合作,拓展运用

“语文园地”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发现;不仅要积累,还要学会运用。所以每个板块都应重视自主合作,适当拓展,引导运用。在识字教学中,不应当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小组间讨论探究,更便于识记生字。

3.品味妙处,感受多彩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巧妙,学会使用一些俗语或格言,积累语文知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积累俗语。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经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怎样作批注,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作批注的方法。

预设:画线、写感受、写心得。

2.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节课我们来整理一下作批注的方法。

(1)首先,批注可以写在什么位置?

预设:文章的开头、字词句的中间、段或者文章的结尾。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课件出示:

作批注的位置:

眉批:批在书头上。

旁批:字词句的中间,书的左右侧。

尾批:段或者一篇文章的结尾。

(2)其次,批注用什么符号来写呢?

预设:优美句段画横线或波浪线,好的词语画三角号或圆圈,不懂的地方画问号。

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很有用,老师整理了一些批注秘籍,多媒体出示:

批注秘籍:
○:圈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

(  ):标出课文需要掌握的字词。

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或____:画出优美的语句,画出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

‖、│: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标在每一段(或层)末尾。

△△: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____?(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末尾。

有了这些秘籍的帮助,同学们的阅读水平会更上一层楼的。

3.交流批注。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吧。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学会作批注,虽然在前面课文的学习中有学习批注,但不够系统,在“交流平台”这里,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熟知作批注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应用到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去。

二、识字加油站

1.学习了作批注的方法,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些字有什么规律。课件出示词语:

韭(jiǔ)菜   芥(jiè)菜   芹(qín)菜

青蒜(suàn)  辣椒(jiāo)  莲藕(ǒu)

红薯(shǔ)   芋(yù)头

(找学生读生字,教师适时纠错,如“蒜”是平舌音,“薯”是翘舌音,“芋”是四声,不是二声。)

2.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都是蔬菜类的。

3.加点的字有什么特点?(都是草字头)。所以我们可以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记忆。

4.那么“韭”字为什么没有草字头呢?因为“韭”字是象形字,是我们古代农民根据韭菜的形状来造字的。课件出示:

5.有同学又要问了,那么“椒”字呢?为什么不是草字头而是木字旁呢?

6.我们对于上面的字都有所了解了,那是不是更加容易识记呢?那么请读一读,记住这些字。

三、词句段运用

1.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1)找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纠正。

预设: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

挑大梁: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占上风:保持优越位置。

破天荒:借指事物第一次出现。

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或为某事提供方便。

碰钉子:做事情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

(2)交流平时积累的三字词语。

2.本单元课文多是与童年相关,童年的我们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情,你会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呢?

多媒体出示表示心情的词语:

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1)我们知道《牛和鹅》中,“我”碰见鹅是害怕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我”表演得不好时,是着急、伤心的,《陀螺》中,“我”的陀螺获胜时,“我”是快乐、自豪的。不同的作者通过不同的写作手法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如果是你写,你将怎么写?仿照一下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来写一写自己的心情。

(2)展示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四、日积月累

本单元的“日积月累”部分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些八字格言,课件出示“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些八字格言都不难理解,谁能说一说它们的意思?

预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须抓住,不可错过。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形容话说出口之后,无法再收回,强调说话算数,不能反悔。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教师在讲解词语意思时,需要注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谬”的读音,可以适当讲解“驷马”的意思,即“指驾一车之四匹马,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内容稍多,需要细致讲解的地方较多,但也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单元“语文园地”内容丰富,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教师从整体入手,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一、整理“批注”。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是要求学会作批注,在单独学习课文时已经有所学习,但不够系统,所以在交流平台这里系统地做一个复习,便于学生整理、归纳,更好地用到平时的阅读中去。

二、自主识字。

四年级的学生识字量逐渐增多,阅读量也会相应增多,在阅读中碰到不会的生字词可以通过偏旁部首结构等进行推测,从而更好地提高自主识字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点拨。

三、学生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占用大量时间,要多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从同伴中学到更多,总结出更多的学习方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