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中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教案——情感
2025-10-01 12:36:16 责编:小OO
文档
初中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教案

     佘山学校    潘文冬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五—情感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3.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2、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乎情”。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作要“表达

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为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准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今天进行第五个专题训练——情感。

二、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分析自己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感情平淡乏味。原因是表达方式单一,常是一叙到底,没有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⑵、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难以写出真情实感,“为文造情”。⑶、感情夸饰失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而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感情夸饰失度、抒情矫揉造作等情况,从而消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⑷、感情消极低沉。主要是因为受“新事物、

新观念”的影响,对反面事物大唱赞歌,或以偏概全,一味揭示事物的阴暗面。

三、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学生结合优秀作文分析其方法。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小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

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方向。……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所写内容必须在所写话题范围之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600字。⑹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不得抄袭。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⑻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满分例文

暗香. 爱香

小A曾经对我说:“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

我不明白,哪里有。

直到有一天,当我换下演出服,重新穿上自家衣服,我才似乎明白——暗香何处来。

清晨,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里院子里,伴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在微甜的空气里回旋漾。

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吱”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眼帘。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还是都有。我走进了.

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前,将手浸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

“哗,哗,哗……”随着那赋予了节奏般的击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有的得意地升上天去,有几个呆头呆脑的摇摇摆摆地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大多数却涌上了奶奶的手,爱怜地赐给了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

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年轻,也不像父亲的手

刚强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开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

奶奶的手不断搓揉着衣服,似乎有什么贮进了衣服里。一瞬间,我真的什么都了解了,奶奶是将充满着爱的香气,贮进了洗衣水中,长留于……

“想什么呢?昨天的衣服干了,在沙发上,快把睡衣换下。”奶奶催我换衣服……拿起沙发上的白衬衫,暗香再次翩跹,犹如沁人的提神药,流入鼻中,那是洗衣机转不出来的,是洗衣

店熨不出来的,是别人搓不出来的。

奶奶用她的生命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们,爱意融入了衣服中,围绕在我的身边,滋润了我的心田,芬芳了我的生命。

真庆幸能及早闻出来,那爱的暗香。

满分解秘

满分点:⑴层层蓄势,步步渲染。文章开头,作者从衣服的香味写起,通过探询香味的来源,进而体悟到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全文看,探询香源的过程,也就是作者发现真爱、感受真情的过程,文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不已。⑵实写虚写,相得益彰。文章以“  暗香. 爱香”为题,意韵深厚,情味悠长。其中,“暗香”是指衣服的香味,是实写;“爱香”是指奶奶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无私的爱,让作者深受感动,让作者仿佛闻到浓郁的“爱香”,这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为揭示人物的品质,抒发真挚感情作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由

实入虚,转接自然,既有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借鉴点:

⑴、细节描写,真情毕现。“奶奶洗衣”的细节,艺术诠释了“爱的暗香”。作者移情于物,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泡泡”的情态、动作。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到芳香馥郁,情意真切。⑵悬念设置,曲径通幽。写作中,作者还注意通过“我不明白”、“我似乎才明白”、“我疑惑”等悬念的设置,使文章犹如通幽曲径,展现迷人的风采,有效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也有助于文章抒发强烈的感情。

2、教师引导理解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⑴写真实的情感。“真实”重要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违背生活的规

律。只有倾注了真情,文章才有实感。

⑵写真切的感受。“真切”,是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真切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动人的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⑶抒真挚的感情。“真挚”是指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感情的书法既要符合生

活的真,更要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⑷求感人的效果。“感人”,是指感情的抒发浓烈而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要获得感人的效果,须采用有效的抒情手段。既可直接抒

情,也可间接抒情。

四、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1.展示学生习作《窗外》,学生分析其失误点,并运用提升要诀的某种方法,修改习作。

2.引导学生修改(略)。

3、总结:提升作文“情感”的秘诀:⑴突出词语的感情色彩。⑵发挥表达的传情功能。可运用议论、抒情直接抒发感情;采用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抒发感情有直接的功效;而记叙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要表达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⑶凸显局势的表情特性。从语气、语调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句式各有所长,能充分展示不同的情感。再加上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倒装句和特殊句时时点缀,关键语句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⑷突出修辞的寓情特色。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仅使文章生动形象,尤其能

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情意,抒写感受。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

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长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利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利是善良。

请以“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善”是一个老话题,要获得读者青睐,就得要“老”中出“新”:一是挖掘老话题中的新含义,揭示时代赋予“善”的崭新内涵。二是进行形式手法上的新包装。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写出文章的真感情。⑴描绘生活,表达真实感受。写作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感受写

具体,就能收到良好的抒情效果。⑵情景交融,打造感人境界。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点评。

八、总结:写作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写出“真实真切,真实感人”的文章,一定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作。因为独特的情感来源于独特的经历和真心的感受,来自于对独特经历和真心感受的提炼。希望大家面对生活微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它们

流淌在你们的心间,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六—结构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3.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复习文章的基本结构,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说来,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结果是毫无用场。”这说明结构对于文章是多么重要。

我们今天训练第六个专题——结构。

二、学生自学,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结构是文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考场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得分点。有的将“结构”直接列出纳入评分标准,也有的则将“结构”这一项评分依据细化为“篇章”、“条理”、“表达”三个小项。

三、引导学生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训练过的文章结构类型:总分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横式结构、纵式

结构、流浪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拼合式结构、对话式结构等。

2.学生小组学习“提升要诀”,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在写作实践中,以下方法有助于文章结构的优化。

一线贯穿。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的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

的转化等。

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其最大好处是总提分明,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抑扬转换。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结构方式叫抑

扬转换。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亦问亦答。以提问和作答来构建文章的结构,新颖别致。其中的“问”,实际上是作者的设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

回环往复。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多用于散文、议论文、诗歌之中。

首尾出彩。设计一个亮丽的开头,可以锁定靶心,开门见山;可以聚焦环境,写景渐入;可以设置矛盾,悬念引入;可以用熟语拉近距离;还可以采用欲扬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精彩的结尾,可以是亮出高见,尽展哲思美;可以是敞开心扉,尽展真情美;可以是欲言又止,尽展韵味美;可以是陡转立止,尽展新奇美;可以是呼应开头,尽展结构美。

3.总结:其实,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已系统训练过这些方法。保证文章有严谨而巧妙的

结构布局,就要在写作之前先好好运思,通盘考虑,精心布局。

四、对照优秀例文,分析作文结构失误的几种情况和满分秘诀。

1.小组讨论,分析作文结构失误的几种情况。

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线索分散,笔力分散。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四是缺乏过渡,

忽视照应。五是首尾失当,影响表达。

1、  引导学生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⑴考题回放  作文:沟通

友情提示:沟通,椐《辞海》解释,意为“使彼此相通”。

要求:⑴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⑵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能出现真

实的校名、人名。

⑵、满分作文

沟通

前几天,因母亲打扫房间同时看了她的日记,女儿与她大吵一架。几天来,两人互不理

睬。这天晚上,女儿想了许多许多,终于提笔给妈妈写了第一封信。

妈妈(因与你吵架,故不称你“老妈”):

您好!

为了我们母女的和平共处,我决定写信和您沟通一下,以表示我深深的歉意(但并不说明上次吵架是您对我错)和无比的严肃。作为女儿,与您吵架是没有礼貌的,是我不对。对

不起,妈妈(深深鞠躬)。

为了避免今后我们母女再爆发冲突,我想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之间的协定:

1.今后的重要东西(特别是日记),请勿随便翻阅。如有需要,必须征得我的同意(这

点很重要)。

2、以后我若把门关上,请勿随便进入。进入前先敲门,当听到“com  in”时,方可进入。

3.学校考试成绩不要天天询问。如果考试了,我会主动将成绩汇报给您(这是为了减轻

我的心理压力)。

4.在家吃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请不要阻止。从自己的形象方面考虑,我不会乱吃东西,我会控制自己。

    5.今后我们母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平时要以聊天形式进行沟通,关系恶化时以书信沟通。

祝妈妈身体健康!

                                                                                           女儿

上学前,女儿把信悄悄地放在母亲的书桌上。

放学回家,女儿就看见有一封信平平整整地躺在自己的书桌上,心中窃窃惊喜。

女儿(因吵架不再称你“宝贝”):

看到你的信很亲切,很激动。针对你提出的五大内容,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1.看你的日记,我不是故意的。在此说声“对不起”(还真有点不习惯)。这条我完全

赞同,有需要,我会主动向你说明,与你商量。

    2.第二条,我基本同意。但前提是你不能在里面做影响学习的事。你进我们房间,也要自觉遵守此款。

     3.第三条,我基本同意。前提是你不得欺骗我们,如违反,则此条无效(这点特别重

要)。

4.零食无益,美丽和零食对女孩子不可兼得。这一条,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我会改变原来的态度和方式。

5.第五条,我完全同意。只是为了你好,可以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祝你学习进步!          

                                                                                              母亲

看完信后,女儿高高兴兴敲门进了母亲的房间。

⑶满分解秘

满分点:首先,题目扣得紧,这一点特别重要。开头,迅速点题,交代沟通的原因。两封信,说明了母女沟通的目的,沟通的内容。结尾含蓄地暗示了母女沟通的结果,呼应了开头。全

文以沟通为线索,行文自然流畅,不蔓不枝。

其次,表现形式新,主体部分是两封书信,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信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夹注,也极有创意。再次语言自然朴素,又不失风趣。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请看吧,在教室里,后排同学也在努力向上;在乡村里,孤寡老人又受到的救济;在社区里,贫困人家正在参加提供的免费培训;在医院里,那些重病患者床前摆满了鲜花……我们的国家,一个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正在努力将阳光播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于是,请回忆父母那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老师那一个个关注的眼神,朋友的携手相牵,社会的关爱行动,当它们犹如春风送暖般步入生活的角落或心灵的角落,我们何

等的感动!

请以“角落”为话题,自定题意,自拟标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点评。

八、总结:结构是一篇文章的框架,得把它打好,打坚实,打得富有新意。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认真精心构思,构建个性化的结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