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222212)
一、单项选择题
1.心脏的主要搏动中心在__B_____。
A.动脉球 B.心室 C.心房 D.静脉窦
2.下列属于上颌区的骨骼是___A_____
A.腭骨 B.关节骨 C.舌颌骨 D.额骨
3.情况下,原尿中不含的物质是__C_____。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红细胞 D.无机盐
4.胡子鲇的 ___A____
A.背鳍条和臀鳍条很多 B.背鳍条和臀鳍条很少
C.背鳍条多,臀鳍条少 D.背鳍条少,臀鳍条多
5.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液是___B____。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肠液
6.鲇___D____
A.脂鳍很小 B.脂鳍长且低 C.脂鳍与尾鳍相连 D.缺脂鳍
7.下列鱼类中隶属于鲤科的是__A_____。
A.马口鱼 B.短盖巨脂鲤 C.小口脂鲤 D.黄颡鱼
8.乌鳢隶属于___A____
A.鲈形目 B.鲇形目 C.鲤形目 D.鮋形目
9.心脏的主要搏动中心在__B_____。
A.动脉球 B.心室 C.心房 D.静脉窦
29.下列属于上颌区的骨骼是___A_____
A.腭骨 B.关节骨 C.舌颌骨 D.额骨
10.侧扁型鱼类___B____
A.大多数游动迅速 B.多栖息于水流较缓静的水域中
C.常营底栖生活 D.行动敏捷,常作长距离洄游
11.鳜鱼的鳞片为 _B______
A.栉鳞 B.园鳞 C.刺状鳞 D.棱鳞
12.多数硬骨鱼类胰脏弥散在____B___上。
A.肾脏 B.肝脏 C.心室 D.鳔
13.鲤科中具有四对须的是 ___D____
A.鲤亚科 B.鮈亚科 C.鲃亚科 D.鳅鱼它 亚科
14.鱼类的鳞片可分为三大类,即___B____
A.盾鳞、圆鳞、栉鳞 B.硬鳞、骨鳞、盾鳞
C.圆鳞、骨鳞、盾鳞 D.盾鳞、硬鳞、栉鳞
15.鱤鱼产___C____ 。
A.黏性卵 B.浮性卵 C.漂浮性卵 D.沉性卵
16.下列鱼类中无腹鳍的是__C_____
A.乌鳢 B.斑鳢 C.月鳢 D.塘鳢
17.在鱼类分类上常记载某鱼的鳃耙数是指___B_____
A.第一鳃弓的所有鳃耙数
B.第一鳃弓的外列鳃耙数
C.第一至第四鳃弓的所有鳃耙数
D.着生在咽鳃骨和上鳃骨上的鳃耙数
18.在记载鳍式时,“A”代表____C____
A.背鳍 B.尾鳍 C.臀鳍 D.腹鳍
19.侧扁型鱼类__B_____
A.大多数游动迅速 B.多栖息于水流较缓静的水域中
C. 常营底栖生活 D.行动敏捷,常作长距离洄游
填图题
1. 在图中A填写或画出以下结构:上颌骨、前颌骨、前鳃盖骨、主鳃盖骨、尾柄长、尾柄高、体长、头长。
2. 注明图B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图A
图B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
2 (1)髓棘
(2)髓弓
(3)椎管
(4)前关节突
(5)椎体
(6)脉管
(7)脉弓
(8)脉棘
(9)后关节突
3、
| 鲤形目鱼类的韦伯氏器 | 1.____淋巴腔______________ 2.____舟骨________________ 3.____间插骨______________ 4.____三脚骨______________ 5._____鳔_________________ 注明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
( √ )草食性鱼类的肠一般比肉食性鱼类的肠要长。
( × )所有鱼类都具有胃。
( √ )肉食性鱼类一般口裂较大,多具锋利的齿。
( × )软骨鱼类均生活在海洋中,淡水中无分布。
(√ )有咽喉齿的鱼不一定都是鲤科鱼类。
( × )鲇形目都具有脂鳍。
( √ )胭脂鱼背鳍很长,其分枝鳍条在50枚以上。
( √ )肉食性鱼类一般口裂较大,多具锋利的齿。
( √ )肉食性鱼类一般口裂较大,多具锋利的齿。
( × )鱼类的眼均位于头部两侧。
( √ )草食性鱼类的肠一般比肉食性鱼类的肠要长。
( × )鱼类的鳃除了进行气体交换之外,还有一定得排泄功能,例如进行氯化物和盐分的排泄。
( √ )鱼的鳔有很多的作用,是鱼重要的调节器官,所以现代鱼体的鳔是在不断的进化的。
( × )鲳科鱼类的主要特征主要是在食道上有许多的卵圆形球状物,内有许多的突起和小刺,即食道囊。
( √ )鱵科鱼类上、下颌延长呈鸟喙状。
( × )鳐形目的鱼类腹鳍呈足趾状。
( × )有口腔齿的鱼类都属于鲈形目。
( × )鱼类的眼均位于头部两侧。
( × )所有鱼类都具有胃。
( √ )鱼内耳的功能主要是听觉和平衡,但是平衡的功能更加重要
( √ )河鲀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卵巢,肾脏、眼、鳃、皮肤和血液次之
( √ )双名法是由瑞典的林奈确立的,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
( √ )鱼类的鳃除了进行气体交换之外,还有一定得排泄功能,例如进行氯化物和盐分的排泄
( × )有咽喉齿的鱼不一定都是鲤科鱼类。
( × )大鱼一般比小鱼的味道更鲜美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脂肪的积累量变高,所以显得更加鲜美。
( × )鲼形目鱼类的吻鳍是由胸鳍分化形成。
( × )鳗鲡目的鱼类体呈棒形、无鳞。
( × )软骨鱼类均生活在海洋中,淡水中无分布。
( √ )品种是经过人工选择培育获得的,不属分类上的阶元。
( × )一个种的学名,其属和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 × )有口腔齿的鱼类都属于鲈形目。
简答题
1.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
答:
眼:视觉功能分
侧线:感知水流、震动、测定方位分
皮肤感觉器:感知水流、温度、痛、触等分
内耳:听觉、平衡分
嗅囊:嗅觉、味觉分
味蕾:味觉
2.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
答:
眼:视觉功能分
侧线:感知水流、震动、测定方位分
皮肤感觉器:感知水流、温度、痛、触等分
内耳:听觉、平衡分
嗅囊:嗅觉、味觉分
味蕾:味觉
3. 何为鳃裂和鳃孔?
答
(1)鱼类头部后方两侧,两个相邻鳃片之间的裂缝,即鳃裂。
(2)有的鱼类,头部两则无鳃盖骨,它们的鳃裂直接向外开着,因此可以直接从它们头部两侧或腹面见到5-7对鳃裂,如鲨、鳐。
(3)鳃孔是指具有鳃盖骨的鱼类,其鳃盖骨的启闭之孔,它们的鳃裂都是开在鳃盖骨内方的鳃腔内。
(4)有创新点,叙述理由正确。
8.鳃耙的着生部位及其生理意义?
答:鳃耙着生在每一鳃弓朝口腔内的一侧,分内外二行,即每个鳃弓上都有两列鳃耙。鱼类种类不同,鳃耙的数目、排列方式、长短、形状等都不同,这与鱼类的食物有关。鳃耙的主要作用是滤食,此外对鳃丝也有保护作用。
4.尾长是否即为尾柄长?有什么区别?
答: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尾长是指尾部的长度,即指从肛门开始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尾柄长是指臀鳍基部末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
5.为什么新鲜鱼鳃总是红色的?
答:鳃的鳃小片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故鳃上的血量多,使得鱼在新鲜时鳃显示红色。
6、鱼的定义及其与养殖相关的基本特征。
答: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与养殖相关的基本特征是:
A、用鳃呼吸,从鳃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工作原理和容易受伤,在养殖中如何提高呼吸效率以及保护鳃的结构完整,这些与养殖关系密切。
B、用鳍游泳,鳍的有无以及其完整性,对其活动能力影响很大,影响鱼类获取食物,选择生态条件和养殖池塘设计和养殖技术关系密切。
C、变温动物,在养殖中必须抓住适意生长的水温和时间以利促进生长。必须注意选择适意的养殖环境。
D、水生动物,水环境与空气环境有及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养殖技术关系密切。
7.编制鲢、鳙、鲤、鲫的一个连续检索素。
答:1(4)有腹棱
2(3)胸鳍至肛门间有腹棱……鲢
3(2)腹鳍至肛门间有腹棱……鳙
4(1)无腹棱
5(6)有须2对…………………鲤
6(5)无须………………………鲫
9. 鳃与呼吸相适应的结构
答:鳃与呼吸相适应的结构是
A、鳃小片极薄,便于通过。
B、有鳃栅结构,使水能不断接触呼吸面。
C、水流与血液流动方向相反。
D、具有丰富的血管。
10. 鲤鱼消化道的基本结构。
答:鲤鱼消化道的基本结构是口咽腔、食道、前肠、中肠、后肠、肛门。
11.影响鱼类体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鱼体颜色变化如此丰富,是因为皮肤中有无数的色素细胞。分别是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是细胞、光彩细胞。影响鱼类体色变化的原因有环境、年龄、性别等。鱼类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可以变化自己的体色,以掩护自己、攻击对方、逃避敌害等;同时到了繁殖的季节,鱼体的体色也有显著的变化,有的鱼类出现婚姻装。鱼类根据年龄变化体色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生长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所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的变化
论述题
1.试论述黄鳝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与养殖池塘设计的关系。
答:
(1)外形特征:体形圆筒型、鳍条退化、眼小。
池塘对应关系:池塘较浅,水深浅随黄鳝体长而相应变化。如池深则应提供附着设施。
(2)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底栖生活、穴居、适应能力和逃跑能力强、辅助呼吸功能强大、肉食、昼伏夜出、相互残食。
池塘对应关系:池塘底应坚固,采取五面光“T”型池梗防逃;池底可留一定的淤泥,利于打洞。
(3)有创新点,叙述理由正确。
2.编制一个鲢、鳙、鲤、鲫的连续检索素。
答:
1(4)有腹棱
2(3)胸鳍至肛门间有腹棱……鲢
3(2)腹鳍至肛门间有腹棱……鳙
4(1)无腹棱
5(6)有须2对…………………鲤
6(5)无须………………………
名词解释
鳃间隔答:两鳃片间的隔膜称为鳃间隔,真骨鱼类退化或消失。
脊柱与脊椎: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
奇鳍与偶鳍答:鱼类的鳍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不成对的,称为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一类是成对的,称为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
辐射沟:环片围绕的中心区是鳞焦,由鳞焦向周边辐射开去的沟纹是辐射沟。
角质鳍条:鳍条有两种,其中不分枝不分节的是角质鳍条,是软骨鱼类所特有的。
肝胰脏:鲤科鱼类肝脏大多无一定形状,分散在肠系膜上,而且混有胰细胞,故称为肝胰脏。
肾单位:肾单位即是肾小体和肾小管的集合
口腔齿与咽喉齿: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
鳃间隔:两鳃片间的隔膜称为鳃间隔,真骨鱼类退化或消失。
奇鳍与偶鳍:鱼类的鳍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不成对的,称为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一类是成对的,称为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
鱼类学: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棱鳞: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如鲥、鲚等
柱状结构。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
全长与体长答: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称为全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最后1枚椎骨的末端或尾鳍基部的垂直距离称为体长。
侧线鳞: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物种: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相互间可以配育(繁殖)的一群生物有机体。
动脉球:心室前由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圆凸构造称为动脉球。不能搏动,不属于心脏的部分。
脂眼睑:鱼无真正的眼睑和泪腺,眼睛不能闭合。但是有点鱼类眼的大部分和一小部分覆盖有脂肪体,成为脂眼睑。
螺旋瓣:由肠壁的粘膜层突出于官腔的褶所形成,有增加吸收面积的功能并可延长食物在肠内停留的时间。
腰带:即是一对三角形的大骨骼,也叫无名骨,是支持腹鳍的骨骼
肾单位: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为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双名法:指物种的学名用两个拉丁文字构成,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
肝胰脏:鲤科鱼类肝脏大多无一定形状,分散在肠系膜上,而且混有胰细胞,故称为肝胰脏。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