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与组织
2025-10-01 12:42:05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与组织

摘要:幼儿的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入园、离园、进餐、睡眠、喝水、入厕、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日生活皆课程。而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一日活动 过渡环节 优化与组织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活动安排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过渡环节时间短,并未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管理。虽然过渡环节只占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少一部分,但是这个环节处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性。我发现在这个环节的组织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幼儿自主性差,节奏紧张

有的教师缺乏经验,过分的担心幼儿,也有的老师想培养幼儿的好习惯,但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对幼儿高控制、过分干预;让幼儿失去自主的机会,并且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2.保教分离,对幼儿高控制

在教学活动之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要求幼儿去洗漱并立刻回来,自己再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忽视了幼儿是否正确洗手;在吃点心时会去催促吃得慢的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保育员没有发挥其保育的责任,无动于衷,有的则加入到教师的催促行列中。

3.环节混淆,主次不分

在过渡环节中,许多孩子会很自然的进去游戏室玩玩具,这种时候教师都视而不见,认为只要孩子有事做就行了,可这样的安排会让幼儿将过渡环节和教学环节混淆,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4.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教师在过渡环节中的内容不够丰富,不考虑过渡环节的时间长短,不管是什么教学活动之后的过渡区都选择同一种组织形式,要么就是放任不管。

二、优化组织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策略

教师在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也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的根源不是来自幼儿,而是教师自身组织活动的原因。要进一度优化一日活动过度阶段。

1.小班幼儿调整策略——小班过渡要“自由”

    幼儿自理能力差,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很多时候还不懂得怎样自主安排过渡环节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音乐、图画、儿歌、律动等方式去帮助幼儿更好地在过渡环节学会自主服务:把音乐贯穿于各个过渡环节之中;巧妙利用直观的标志、符号、图片。

   2.中班幼儿调整策略——中班过渡要“自觉”

    根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同伴间交往也比较活跃,但同时也容易发生争执、打闹、过于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强化自主活动的规则:

   1.老师幼儿共同制定《我们的约定》。现代教育特别强调老师幼儿间的互动关系,它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尊重幼儿情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因素。

    2.实施“管理员”制度。为了可以更大限度、更有效、更全面地发挥每一个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让每个幼儿在一些过渡环节中都“有事可做”,教师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值日生”制度,改为“管理员”制度,和幼儿一起讨论班级的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哪些管理员?让幼儿来发现班级需要管理的地方。

3.大班幼儿调整策略——大班过渡要“自主”

    大班教师结合幼小衔接进行考虑,着重于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时间方面和学会更加自律:

   1.设立《一日活动流程表》。每天由“小老师”负责更新,确保班中幼儿一早回园就清楚当天的活动安排,教室墙壁挂上一个钟表,方便幼儿看时间,每个活动结束前教师会提醒幼儿下一个活动开始的时间,让幼儿根据时间去安排自己在过渡环节中的活动。

   2.师生提前一天共同商定“谈话”主题,晨间活动后、进餐前、午睡后的过渡时间都可以邀请幼儿围绕当天主题进行讲述分享,既激发幼儿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爱说、会说的能力。

三、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策略

1.过渡环节与主题内容相融合

过渡环节可以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部分或者是对活动的评价环节。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自制相关的教玩具或延伸内容供幼儿在过渡环节进行自主游戏。同时随着主题内容的变化及深入,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不断生成新游戏,保持幼儿游戏时的新鲜感。

2.丰富过渡环节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过渡环节内容与形式的一成不变会让幼儿逐渐失去新鲜感。为了调动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需要教师不断拓展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如: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玩迷宫游戏,于是教师投放了一些迷宫图供幼儿自主游戏。可没过几天,孩子们便不再感兴趣了,原因是已经没有了难度挑战。经过思考,教师又新添置了一些迷宫半成品及迷宫制作材料。幼儿可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迷宫图设计,设计好后,同伴间相互挑战,在专注游戏的同时,培养了幼儿乐于思考、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这就说明教师应根据幼儿当下的兴趣和发展水平设计活动,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游戏内容,让游戏变得富有挑战。

3.让音乐说话,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过渡环节自然、有序

优美的音乐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将音乐渗透于过渡环节之中,选择不同音乐作为过渡环节的提示,替代教师的指令和要求,这样既能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游戏和学习,又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地结束活动。

4.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

过渡环节的衔接应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鼓励幼儿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活动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在体育活动或户外活动后,可以提醒幼儿选择一些较为安静的室内游戏,如在区角里投放一些纸牌、花棍、塑料棒等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游戏。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只要我们从整个幼儿教育的大背景出发,来重视每一个小环节,遵循儿童的成长发展,做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选择,并根据孩子的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优化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让游戏取代幼儿消极等待,进而提高幼儿活动的有效性,让每-个小环节都能体现出大教育的智慧。使幼儿在幼儿园每一天都快乐度过,提升班级生活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生活处处皆教育。看似短短的过渡环节,却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过渡环节,将其纳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一环,善于抓住每一个契机,提升细节品质,使过渡环节变得更加精彩,为孩子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盛晓敏.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11):33.

[2]吴洁.过渡精彩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探索与实践——过渡环节,精彩“度过”[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7(11):16-19.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