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2025-10-02 15:35:37 责编:小OO
文档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全卷共24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道大题为选择题,有10道小题(共30分),分别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对顶角、邻补角、垂直的定义、无理数、全面调查、同位角、平行线的判定、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计算和应用进行考查。第二道大题为填空题,共10道小题(共30分),分别对平方根、实数的相反数、抽样调查、命题的相关概念、坐标的平移、角的相等与互补、二元一次方程、坐标系中点的平移变换的应用、数学道理的应用进行了考查。第三道大题为解答题,有4道小题(共40分),分别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计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计算及在数轴上的表示、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应用、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的应用进行考查。七年级参加这次数学考试的学生共285人,平均分  分,最高分  分,最低分 分,及格人数 人,及格率为 。总的来说,情况表明年七级数学检测成绩不好,本套题难度系数一般。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⒈选择题比较简单,但学生的做题情况还是无法令人满意,错误主要集中在第3题、第5题、第9题、第10题上,主要原因首先是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不到位,其次是思考不够全面,粗心,计算不过关。  

    ⒉填空题相对较难,所以失分较为严重,特别在第13题、第15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上,这几道题都不是直接可以求解答案的,而是需要转几次弯,由于学生受思维,理解能力也较欠缺,而且在计算能力上也不过关,所以导致错误。

    ⒊解答题的难易度一般,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21题、第24题上,21题分别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部分学生这道题是空白,也有部分学生即便做了,也因计算时粗心导致严重失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而且计算能力也不过关。对于24题,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一道涉及不等式的应用题,学生在做这个题目的时候,由于思维较欠缺,理解能力也不够,导致无法解读题意,列出相应的不等量关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改进措施 

 ⒈抓好基础,努力实现课标的基本要求。要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即要做到备课细致,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备作业、备资源、备教学过程、备法制渗透点、备教学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⒉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让学生去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要急于抛出结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在解题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方位来考虑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多注意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及理解能力,注意逻辑思维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注重转折题目和应用题的训练,既要弄清解法的来龙去脉,又要注重计算的多方面验算。注意解答题计算推理过程的格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及书写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与反思。

⒋鉴于数学考试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总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学生,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做好相关辅导工作。

⒌在教学课堂中,尽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融于课堂,并且要多留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及动手练习的时间,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目标要求。训练学生课后总结、思考与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对部分学生加强课外辅导。

                                  2015年7月9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