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0-2011华为财务杜邦分析
2025-10-02 15:35:26 责编:小OO
文档
2010-201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

   公司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民营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在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前言:全球经济疲软,电信业的增长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勒紧裤带的日子马上就会来临。也可能因为局势动荡和政权更替而面临巨大的回款风险。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2%;同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净利润达到238亿元。在2006-2010年的5年时间里,华为销售收入增长近3倍,净利润增长近6倍。然而受新业务布局和宏观经济动荡影响,华为2011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过半。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 2010到2011华为出现增长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局面,有必要找出发展的根源,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

又称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它是将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按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分析起点,对各项指标作层层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是:净资产收益率由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乘数相乘得到,由于权益乘数涉及资本结构,在短期内不易改变,所以应把重点放在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上本文将研究导致华为企业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数据来源

本文首先从新浪财经网和金融界网站下载各华为上市公司的

报表数据,然后利用Excel汇总并计算华为行业各项财务指标,并将2010年201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华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之所以将2010年201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是因为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2%;同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净利润达到238亿元。在2006-2010年的5年时间里,华为销售收入增长近3倍,净利润增长近6倍。然而受新业务布局和宏观经济动荡影响,华为2011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过半。

二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国华为行业财务分析

(一)相关指标计算 

净资产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股东权益= 

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其中,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单位为百万元(下同)

我国华为行业2010年和2011年杜邦分析指标见表1

 2010年

2011年

销售收入(百万元)

182,548 203,929 
营业利润30,676 18,582 
营业利润率(%)

16.8%9.1%
净利润24,716 11,7 
经营活动现金流31,555 17,826 
现金与短期投资55,458 62,342 
营运资本60,9 56,681 
总资产178,984 193,283 
总借款12,959 20,327 
所有者权益69,400 66,228 
资产负债率(%)

61.2%65.7%
(二)连环替代法计算过程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项目20102011
销售净利润率24716/182548=14%117/203929=6%
总资产周转率182548/1784=101%203929/193283=105%
权益乘数1/(1-0.612)=2.61/(1-0.657)=2.9
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14%×101%×2.6=36.7%

第一次替换:6%×101%×2.6=15.8%

第二次替换:6%×105%×2.6=16.38%

第三次替换: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6%×105%×2.9=18.27%

为了更加清晰地看出各因素对华为行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现将三个因素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列为下表

各因素对华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项目变动趋势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幅度
销售净利润率由14%下降到6%

-20.9%
总资产周转率由101%上升到105%

0.58%
权益乘数由2.6上升到2.9

1.%
(三)我国华为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及原因分析根据上述分析,进一步归纳:

(1)经营获利能力降低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从表可以看出我国华为2010年的盈利能力比2011年有下降.

我国华为公司各年的盈利能力数据
盈利能力指标                 2010                  2011

营业利润率(%)             16.8                   9.1

销售净利率(%)             14                     6

总资产净利率(%)           14                    6.3

净资产收益率(%)           36.4                   18

而营业利润率则是反映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导致华为行业营业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将影响华为公司营业利润主要项目的增减情况列为

我国华为公司营业利润各项目增减情况表
人民币百万元           2011 年             2010 年            同比变动

销售收入               203,929             182,548             11.7%

销售毛利               76,448               80,353             -4.9%

-销售毛利率           37.5%               44.0%             -6.5%

期间费用               57,866              49,677              16.5%

-期间费用率           28.4%               27.2%              1.2%

营业利润               18,582              30,676              -39.4%

-营业利润率           9.1%               16.8%               -7.7%

净财务费用             5,7               2,118               178.4%

所得税费用             810                3,832               -78.9%

净利润                11,7              24,716               -52.9%

由上表可知: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03,929百万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为人民币11,7 百万元,同比下降52.9%。净利润的大幅下滑,较大程度上受到汇兑损失的影响,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2011年公司发生汇兑损失人民币4,876百万元(2010年汇兑损失为人民币1,367百万元)。如果剔除汇兑损失的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36.6%,盈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2011年是新业务的布局之年,公司在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等新业务领域加强投入;同时在运营商网络领域,在动荡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运营商控制CAPEX支出,形成较大的价格竞争压力,致使当期盈利水平出现下滑。

人民币百万元2011年

2010年

同比变动
研发费用23,69617,65334.2%
-研发费用率11.6%9.7%1.9%
销售与管理费用33,77031,4397.4%
-销售与管理费用率16.6%17.2%-0.6%
其他业务收支400585-31.6%
-其他业务收支占收入比率0.2%0.3%-0.1%
期间费用合计57,86649,67716.5%
-期间费用率28.4%27.2%1.2%
由上表可知:2011年公司对消费者、企业业务的未来发展加强投入,总期间费用率上升1.2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率上升1.9 个百分点,销售与管理费用率及其他业务收支占收入比率分别下降0.6个百分点和0.1 个百分点。

人民币百万元2011 年 12 月 31 日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同比变动
非流动资产336682697624.8%
流动资产15961515,0085.0%
其中:现金与短期投资6234255,45812.4%
应收账款553594804715.2%
存货2587327568-6.1%
资产合计19328317848.0%
非流动负债241211847430.6%
其中:长期借款1327010229.3%
流动负债1029349111013.0%
其中:短期借款70572695161.9%
应付账款2703928604-5.5%
所有者权益6622869400-4.6%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19328317848.0%
由上表可知:现金与短期投资余额达到人民币62,342百万元,同比增长12.4%,现金收入比达到30.6%,比2010年的30.4% 增加0.2个百分点。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5.2%,公司在销售收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维持应收账款的精细化管理与回款效

率,2011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为98天,比2010年的95天增加3天。

存货同比下降6.1%,ITO 在2010年97天的基础上减少24天。公司通过合同质量的改善、工程交付计划的集成以及工程业务运作效率的提升,降低整体存货余额,提升存货周转效率。应付账款同比下降5.5%,2011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为76天,比2010年的101天减少25天。

长短期借款合计人民币20,327百万元,比2010年的 人 民 币12,959百 万 元 增 长 了56.9%,2011年长期借款比重为65.3%,比2010年的79.2%下降13.9个百分点。

三我国华为财务状况改善建议与对策

1)依靠内外创新应对新业务布局和宏观经济动荡影响

目标:在新业务布局和宏观经济动荡影响面前,抢抓危机带来的产业机遇,在全球竞争中合理配置自己发展的资源,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实现企业发展新的跨越。

实施:内:重视研发和专利申请    外: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效果: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典型的示范效应 ,拥有了大量技术专利和品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2)重视研发和专利申请

华为公司作为一家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科技企业,十分重视自主研发,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到2008年,华为已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名。同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首次超过日本松下、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为促进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公司主要采取了3项措施 

1.首先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司出台了“多阶段奖励”等一系列专利创新鼓励办法,保证发明人全流程地关注其专利申请。员工们希望自己的专利早日出现在位于公司总部的“专利墙”上,于是,这面墙成为了员工的精神目标

2坚持对研发高投入

华为每年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技术研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研究。

1研发人员众多:目前在华为的全球员工中,研发人员占46%,达4万多人。

②研发机构众多:华为还在美国、欧洲、印度以及国内的上海、北京等地设立了12个研发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研发体系,使其产品投入市场紧跟全球新技术进步。

 ③研发费用多: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产品研发方向。

先进的技术、产品只有转化为客户的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太超前的技术很可能因市场不认同而难以实现价值。为避免研发人员只追求技术的新颖、先进而缺乏市场敏感,华为坚持研发战略要从“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并作出规定,每年必须有5%的研发人员转做市场业务,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人员转做研发。

从2000年开始,华为在企业内部进行集成产品开发变革,把以前由研发部门完成的产品开发,变成跨部门的团队运作。任何产品一经立项就要瞄准市场和客户需求,并成立开发、服务、制造、财务、采购、质量等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保证产品一推向市场就能满足客户需要。

4)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5)两项重要举措:1.积极进行管理变革,努力实现高效流程化运作,以便打入国际市场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四.总结

通信行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网络运营商可能会为改善其财务状况,推迟投资或发起其他降低成本的措施可能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需求的降低。普遍存在效益下降的情形,在此背景下,能够取得2千多亿销售收入,116亿的净利难能可贵.

华为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是中国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榜样。

华为是少数具有超强竞争力,但是唯独不上市融资的企业,因为其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在金融市场获得额外的资金投入,能够保持企业连续长年快速增长,这源自华为技术创新为企业核心生命力的执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