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哈尔滨大桥坍塌事件的思考
2025-10-02 15:35:44 责编:小OO
文档
对哈尔滨大桥坍塌事件的思考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条标语常见于桥梁建设等各种施工现场。然而,它在一些施工单位却只成了一句口号,没有变成实际行动,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致使4辆大货车坠桥,造成三死五伤的严重后果。一座桥梁在通车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轰然坍塌,即便有超载的原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恐怕也难辞其咎。只有工程师、承包商对社会负责,对生命负责,才能造出坚固的大桥,让人民放心的大桥。

关键字:哈尔滨大桥   良心   责任   质量

在2012年的8月24日早5时30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环路高架桥洪湖路上桥匝道处钢混叠合梁侧滑,4辆货车侧翻,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侧翻车辆一辆为2轴货车,由吉林榆树驶入事发地点,车辆拉运为白色编织袋包装的饲料,据测,货重为22吨。其余3辆货车均为6轴重型半挂车,由长春经102国道、江南中环路驶入事发地点,车辆拉运散装白色石灰石,3辆货车货厢体积均有改动,为非标车辆,据测,载货总重量为400吨以上。

阳明滩大桥位于哈尔滨市西部松花江干流上,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建设,2011年11月6日建成通车,估算总投资18.82亿元。为哈尔滨市首座悬索桥(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其中桥梁部分长米,接线道路长669米,每小时车流量可达9800辆,桥面宽度41.5米,双向8车道,主桥跨度427米,主塔高80米,桥下通航净高不小于10米,可满足松花江三级航道通航要求。阳明滩大桥的建成将有效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为两岸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其新颖独特的桥体形象,将横卧松花江上,成为城市沿江地域的又一重要人文景观。阳明滩大桥将以其完善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深深镌刻在哈尔滨的历史印记上。

按照计划,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工期为3年。但哈尔滨阳明滩大桥仅用了短短的18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大桥建设任务。2011年9月23日,阳明滩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就曾发生施工事故。一根侧梁在吊装过程中因为吊绳发生的倾斜,造成侧梁滑落,事故造成5人受伤。但哈尔滨市建委在事故发生时表示,这只是施工过程中的一起事故并不影响阳明滩大桥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大桥仍将继续24小时昼夜施工。2012年8月24日,通车仅10个月的阳明滩大桥再次发生事故。三环路高架桥洪湖路上桥匝道处(距阳明滩大桥3.5公里),4辆满载石料和饲料的重型货车同时行驶在匝桥外侧,造成连续钢混叠合梁侧滑,4辆重载货车侧翻。事故当场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名伤者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座大桥虽说是提前完工,但事故频发,通车不到一年便轰然倒塌,提高了速度却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人的生命的不负责任。 

任何建筑的损坏或倒塌,总是有原因的。譬如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建造中的不规范甚至行为,都有可能使建筑发生破坏性损毁。事实上,很多建筑在倒塌后,并不难找出其原因。事故发生后,哈尔滨市马上做出了回应。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负发言人通报了事故情况,称阳明滩大桥质量过硬,事故原因初步怀疑为车辆超载所致。一座大桥倒塌,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仅仅几个小时,估计设计专家、建筑专家、力学专家、交通专家都还在赶来的途中,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就迫不及待地把责任推给了超载,这显然不科学,也显然是对逝者的不负责任。而这背后,似乎还有着回避和遮掩某些问题的用心。市最终认定“超载是桥塌主要原因和最直接原因”肯定是好处多多:一方面,不涉及施工质量问题,就没有必要追究工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驾驶超载车的人是死了白死、车辆毁了白毁,哈市当局不仅不需向他们赔偿,还可以向他们索取巨额赔偿款。

 论技术、论人才、论装备、论材料,我们修的桥梁本来都应该坚固百倍才对,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之所以更棒的技术、更多的人才、更好的装备、更新的材料却造不出更坚固的桥梁来,最为稀缺的不是别的,是良心。当良心已经被金钱利益腐蚀,承包者疯狂攫利、造桥者偷工减料、监管者敷衍塞责,就都不稀奇了。其实,在造桥修路上玩猫腻何止是权钱,简直就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对此我们必须零容忍。惟其如此,我们才有资格去悼念那些非正常垮塌的桥梁,它们才能塌有所值,而不是塌了也白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条标语常见于桥梁建设等各种施工现场。然而,它在一些施工单位却只成了一句口号,没有变成实际行动,大桥坍塌事件不断上演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或许人们的安全意识薄弱,对生命尊重敬畏意识不强,或许是天灾引发的大桥屡屡坍塌的原因之一,但是更多的却是认为的人祸因素,足已让我们警醒。

哈尔滨大桥坍塌,但责任不能坍塌。通过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事件,我们要深刻反思,以后要做工程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的生命的负责的态度,才能做出对人民有利的工程。然而,工程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仍然困难重重,他们的正确意见经常得不到尊重。例如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发射前一二天天气寒冷,此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密封圈可能失效从而导致燃料外泄,建议推迟发射,但美国宇航局的领导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坚持要准时发射,结果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就发生爆炸,导致7名航天员牺牲。为了让最有发言权的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监督,社会应该给工程师以话语权,应该有反映他们意见的畅通无阻的渠道。

只有工程师在设计师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承包商用优质的材料,最新的装备、技术,才能造出坚固的大桥,让人民放心的大桥,让人民敢走的大桥,而不至于几辆车超载就能压塌的大桥。

参考文献:人民网2012年10月11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