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植树问题 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2025-10-02 15:33:30 责编:小OO
文档
《植树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一端栽树)以及方阵问题等,本节课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两端都栽的情况。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借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归类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植树问题”具有很高的数学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

四、说重点难点:

1、通过实际探索,让学生总结出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植树问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在手指中找间隔----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会应用”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并经历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上,我还借助媒体等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准备环节

猜谜语,激兴趣——感知“间隔”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体的一部分“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手指中找间隔,发现数学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设疑环节

1、创情境,审问题——参与“招聘”

2、想方案,设悬念——增强“求知欲”

【设计意图:学生看到招聘启示后,都有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设计植树方案,当学生发现方案不同时,教师在此设下悬念:哪种方案最好呢?从而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和解决悬念的心理投入到课堂探究之中:植树问题。】 

(三)探究环节

1、观看种树,发现不足——“路长、树多、屏幕小”

2、亲自体验,模拟种树——“小组合作乐趣多”

3、由简到繁,大胆猜测——“路再长,树再多,我也势在必得”

4、观察数字,发现规律——“棵数=间隔数+1”

【设计意图: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的积累开始的。只有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活动经验,才能对事物有所感悟,进而抓住问题的本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从“看种树”到“自己种树”,从“抽象”到“直观”,尝试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通过观察数字,从而发现规律,用一个算式或一句话来表示这个规律,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中的“建模”思想,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应用阶段

1、解决问题“我能行”。

2、多个答案“我会选”。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感知两端都栽的植树方法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插红旗,安路灯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五)回顾环节

1、揭悬念,选优秀——掌声送给“设计师”,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

2、谈收获,齐分享——放飞学生思维,营造课堂小主人。

【设计意图:在一堂课结束之即,揭示课前的悬念,选出优秀设计师,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肯定,同时让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和收获做一个回顾,就是学生整理思路、内化知识的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说板书

因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感知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很简单:

植树问题

学生展示
    

棵数=间隔数+1

八、说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探究两端都植的规律时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目的是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整节课的设计过程我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本着从生活实际出发的,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教学是一门艺术,虽然这节课有很多遗憾,但它是我对建模思想的一种大胆尝试,而且在这节课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为了让以后的每一节课都少一些遗憾,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在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