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昆明蔬菜种植结构信息
2025-10-02 15:33:22 责编:小OO
文档
据统计,今年1-8月,嵩明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9.5万亩,总产量16.06万吨,实现产值1.9亿元,外销量达12.9万吨。截止目前,全县的蔬菜营销企业已发展到14家,占地面积200?以上的冷库74个。其中,嵩明伟诚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昆明泰和兴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昆明雄而兴蔬菜种植有限公司3家年发菜超过10000吨;昆明庄鑫冷藏服务有限公司、嵩明松翔绿色制品有限公司、嵩明锦宏绿色商贸有限公司等7家的年发菜量也在5000―8000吨。

2006年上半年,在昆明市民的菜篮子里,已有大半数的蔬菜产品来自除呈贡、官渡之外的周边各县(市)区。现代新昆明建设有力推动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整调,目前,昆明市的蔬菜、花卉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正由传统的官渡区、呈贡县,向晋宁、宜良、石林、嵩明、寻甸、东川和富民等周边县(市)区转移。日益扩大的昆明“菜园子”在实现“东移南下北扩”战略目标的同时,满足了昆明市场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昆明市4城区之一的官渡区和近郊的呈贡县,是昆明市传统的蔬菜、花卉主产区,过去昆明市民菜篮子里的蔬菜产品也主要来自这两个县区,花卉产量也占了全市的大头。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官渡区、呈贡县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当地的蔬菜、花卉种植情况正发生着变化。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50万亩,官渡、呈贡只占其中的不足三分之一,据今年8月份的最新统计,在当月昆明市蔬菜上市量中,来自除官渡和呈贡两个县区以外的各周边县(市)区的蔬菜产品,已占总上市量的70%以上。 

  昆明市蔬菜、花卉向其他县(市)区转移的趋势,始于上世纪末,由于受耕地面积等条件的制约,官渡、呈贡的菜农和花农开始走出家门,到周边县(市)区租赁土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带动起当地蔬菜、花卉的生产。而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实施,则大大加快了这一发展趋势。为此,昆明市适时提出了全市蔬菜、花卉产业“东移南下北扩”的发展思路,即在产业转移中,各县(市)区突出主导品种区域化种植优势,以区域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着重调整品种结构和布局。主城区和安宁市围绕城市保障供给,发展多元化品种结构,确保均衡上市;晋宁县则进一步优化外销主导品种区域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紧邻呈贡交易市场和加工企业的作用,逐步建立连接市场和以产销供求信息平台作保障的生产基地;嵩明、寻甸、石林、禄劝重点发展夏季反季蔬菜,加工型蔬菜和“订单”生产;东川、宜良、富民重点发展冬早蔬菜。 

  经过几年发展,昆明“菜园子”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区域化种植特色显现。晋宁县已经成为茄果类、豆类和块根茎类蔬菜的主产区,鲜切花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各县(市)区之首,取代呈贡成为鲜切花种植第一县;宜良县成为瓜蔬类种植大县,园林绿化苗木种植位居全市第一位;嵩明县白菜类种植规模高居各县(市)区榜首,干花生产成为全国少数的几个主产区之一;以藕、茭瓜为主的水生菜类则主要集中于富民县,其他各县(市)区也发挥各自优势,以特色取胜。与此同时,在实施主导品种区域化种植中,各县(市)区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一大批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纷纷上市,实现了产量、产值、效益的同步增长。(李竞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