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向、需求和任务
2025-10-02 15:34:01 责编:小OO
文档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向、需求和任务

发展方向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1.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正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制高点

操作系统一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操作系统,谁就绑定了消费者,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Wintel联盟”通过核心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主导全球信息产业长达30年之久。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新型设备的不断涌现和快速普及,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Wintel联盟”的掌控力大大降低,谷歌的安卓(Android)、苹果的iOS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居于领先位置,三星、英特尔等巨头也在积极谋划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竞合的新态势。

由于适应了信息产业从技术融合向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服务融合演变的趋势,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日益成为操作系统发展的方向,并将决定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归属。

2.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当前,随着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原有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产业竞争已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IT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力图整合与重构产业链,提升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确立竞争优势。

产业链整合是将传统的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提供等产业环节进行重新组织,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向消费者提供基于智能终端的多元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娱乐、消费、社交、资讯等服务。通过产业链整合,能够提高企业运作效能,提升企业的全面竞争优势,乃至掌控或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这种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首先在智能手机领域形成,并快速拓展到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领域。苹果公司作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动的先行者,推出iPod、iPhone、iPad等产品,率先实现了“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链整合,锁定了消费者、聚集了开发者、抑制了竞争对手、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苹果公司的成功引来了爱立信、微软、诺基亚、黑莓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基于软件、内容与终端的整合转型,三星、LG电子、福特等企业也开始在电视、汽车等领域应用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日益构成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3.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新的企业竞争焦点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系统日益大型化、综合化、集成化。为满足用户对“问题分析+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关键软硬件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业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一体化需求,IBM、惠普、戴尔等巨头正着力打造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IBM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深化技术、产品、服务等多层面的融合,强化网络、业务、内容和终端的互动发展,重构和延展业务体系,打造全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能力,并凭借其在金融、能源、制造、电信、交通、城市管理、医疗等领域积累的信息化经验,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智慧地球”理念,就是IBM力图将其综合集成服务能力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思路。惠普、戴尔也调整策略,通过收购兼并、业务重组等途径,加快建设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国内的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加速并购,用友还成立了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建立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竞争要求。

4.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因素。当前,服务化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和推动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云计算是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就是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改变了IT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的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IBM、微软、亚马逊等大型企业都相当重视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力图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巩固和扩大优势地位。

发展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1.从行业和企业应用层面上看:两化深度融合越来越依赖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2.从和社会机构应用层面上看:社会管理方式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民生领域,要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以社保医疗信息化为例,未来5年年均投入增速将达30%。

电子政务领域,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未来5年电子政务市场投资额增速可达20%以上。

数字城市领域,为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未来5年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城市交通、电网、供水、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显著加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3.从个人和家庭消费层面上看:数字化生活的广泛普及正在不断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广阔市场空间

主要任务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具备较坚实的发展基础,进入到产业加速做大做强的新阶段,需要结合我国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整合产业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方式,选择高端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1.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快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2.突破技术瓶颈和制度壁垒,构建软件、内容和终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围绕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软件应用商店)+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重点突破开发与测试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网络内容聚合、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 

二是突破制度壁垒。在内容监管方面,适应产业组织形态变革的要求,梳理完善对数字内容提供、分发的公平、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在电子支付方面,建立健全第三方电子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监管体系、法规和基础环境;在信用认证方面,加大对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3.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