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全国2022年4月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2025-10-02 15:35:48 责编:小OO
文档
全国2022年4月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A.观、品、悟B.品、悟、观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A.意象的触发A.反映

B.意象的发展B.模仿

C.读、解、达C.意象的鲜明C.认识

D.感、品、悟D.意象的形成D.感动D.意境超验层D.形式

3.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

4.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A.物质材料层A.意象

B.形式符号层B.材料

C.意象世界层C.流通

5.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6.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A.物质产品A.仿象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人工制品C.喻象

D.自然物D.抽象

7.古希腊人把“艺术”理解为各种工匠的技术或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B.精神产品B.兴象

B.美即感性

C.美即有用

D.美即完满

11.康德自称他在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从美学上说,这个“”主要是指他把美学研究()A.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C.从重内容转移到重形式A.拥有自由意志的人C.审美的人

B.从主观世界转移到客观世界D.从重形式转移到重内容B.自我实现的人D.集体的人

D.开放性的观念D.审美理想D.解释学

B.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D.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10.柏拉图的“美本身”、普罗提诺的“理型”说、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说,实质上都体现着一种基本的观念,

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

13.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A.相对主义观念A.艺术活动A.感性学

B.形而上学观念B.客观存在着的美B.现象学

C.怀疑论的观念C.审美意识C.审美学

14.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础是()15.“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

第1页

16.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在探讨美学基本问题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A.美的规律

B.艺术

C.美感经验

D.审美关系

17.在孔雀等鸟类中,雄鸟往往会在雌鸟面前展示其美丽的羽毛,这是因为()A.它们已具备了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能力C.它们已懂得欣赏美A.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C.接受者缺乏自制力A.一种低级的美学观C.一种心与物的交流解是()A.艺术可以扬善抑恶C.艺术是无功利的A.人的异化

B.美育是从情感的角度进行的D.艺术有助于推动道德的形式B.感情专一

B.它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情感要求D.它们具有性选择的本能需要B.需要接受者客观冷静D.对冷静理性的人没有效果B.一种感官美学D.一种官能刺激

18.人们看电影时,看到滑稽的场面忍俊不禁,看到悲伤的场面痛哭流涕。这表明美感教育()

19.对中国古代“感物斯应”的正确理解是()

20.梁启超说:“艺术的陶冶可以将情感善的方面尽量发挥,把的丑的方面渐渐压服淘汰下去。”对此不正确的理

21.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恰当的审美理解是()C.人为美而兴奋倾倒A.感化作用

D.审美是件苦差事C.认识作用

D.教育作用

22.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或“陶冶”主要是指悲剧的()

B.娱乐作用

23.崇高()A.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C.是一种纯粹的美A.优美

B.是一种伦理判断D.不是一种高级的美C.悲剧

D.喜剧

24.《蒙娜丽莎》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B.崇高

25.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里的丑是()A.一种古怪的丑C.一种秩序的美A.美感的主观性C.美感的社会性A.人的自然禀赋C.人的种族属性A.人的自然禀赋C.人的族类本质

B.一种突出的丑D.一种不规则的美B.美的客观性D.美的社会性B.人的先天快感D.人的精神享受之一B.人的本质力量D.人的先验能力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B.制造和使用工具过程之中

第2页

26.狄德罗曾说,卢浮宫的美,不论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句话说的是()

27.美感从本质上讲是()

28.爱美之心是()

29.美感产生于()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A.生物进化过程之中

30.人的生存本能和生殖本能发展为美感的生理基础是在()

C.大脑完善的过程之中D.感觉发展的过程之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艺术操作的作用有()A.将艺术家心中的意象物态化C.提供接受过程的基础E.继续进行意象的孕育32.美感包含着()

A.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B.和谐感D.物质享受感

A.形态相对,互不相同D.相互转化,相互取代A.美育是德育的必要前提E.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35.西方现代艺术及艺术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A.传统的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E.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36.柏拉图的美育观37.美学思想38.审美态度39.艺术敏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4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42.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43.试以王维《鹿柴》为例,分析意境和意象的关系。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44.试论美的问题在于人生相与创造相之间。

B.摧毁了传统艺术的观念D.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

C.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33.崇高与优美的关系是()

B.截然对立,互不相容E.审美范畴的不同类型

B.美育高于德育应代替德育D.美育包含着更多的精神

C.明显不同,互补共存

C.精神上的自由感

E.心灵上的自豪感

B.丰富艺术家心中的意象

D.进行艺术意象的重建

34.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C.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促进作用

第3页

2004年4月自考美学试卷答案

第4页

第5页

第6页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