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1年新人教版_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试题及答案
2025-10-02 15:29:31 责编:小OO
文档
德市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A卷)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0题。(34分)

(1)我不崇拜太阳!可我爱太阳,因为——

(2)太阳便是爱!太阳是那种不辨前因、不问后果的疾迷,是那种永远年青、永远无悔的执著,是那种让人炫目、让人颤栗的颠狂,太阳更是那种烈烈轰轰、彻里彻外的生命的自我完全燃烧。

(3)一缕阳光便是一抹心迹,一颗黑子便是一朵伤痕,于是,太阳会醉,太阳更会痛;于是,太阳会笑,太阳会哭泣,你不见彩虹,你不见太阳雨吗?

(4)别轻看太阳的无言,日出日落总是她爱的心跳;别误会太阳的色彩单调,尘世爱的调色板,怎跳得出她的天然光谱?

(5)人们总称太阳是骄阳。其实,太阳是谦和的,月光和星辉原是她的谦和。太阳更是脉脉含羞的,所以,人们才有了白天的黑夜。

(6)有人埋怨冬天的太阳过于疏远,有人害怕夏日的太阳过于炽热。如果说,生命总需一个过程孕育,那,太阳也自有她爱的呼吸。

(7)仿佛天经地义,谁都以为太阳坚强无比,因此,历来总将“阳”字与“刚”字连结,又怎知太阳她也最易受伤。

(8)跃跃欲试的鸟儿向着太阳飞了一圈,回巢了;肉眼凡胎的人儿迎着太阳凝视了几秒,俯首合眼了。怯懦的心负载不起太阳的热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爱又怎能承受太阳之吻!

(9)太阳病了。人们不无心痛地仰望日的半休与日的全休,好心的人儿还打起锣鼓、敲起脸盆赶走“天狗”。

(10)太阳最受不了的是宠爱!太阳陶然了,天光万斛就是那太阳的深情万种,白夜出现了!太阳翩翩起舞,极光便是她的裙裙指动,轻轻的一个转身便是悠悠的一个大年。

(11)太阳真快活,她连连舞着,浩浩荡荡地普照着芸芸众人,不论是有意赏日还是无意赏日的,无论是精于赏日还是不会赏日的。

(12)但也有担心太阳之怒。其实,那不更是一种爱的宣泄吗?太阳之爱绝不类同练丹的文火:与其半阴半阳,何如归于永恒的寂灭。何况,烈日炎也确可算作爱的咒语,恨的对立。

(13)看来,“日心说”足可改称“爱心说”。因而,切莫在太阳底下轻言“爱”字,太阳可是永远地高高在上啊。

1.“崇拜太阳”和“爱太阳”有什么区别?(4分)

答:“崇拜”之意为,由敬而畏,难以亲近;“爱”是说对太阳,心向往之,乐于接近。

2.太阳“是那种永远年青、永远无悔的执著”。对这句话中的“年青”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青”是“年轻”的笔误 

B.“年青”是“年轻”的同义词。

C.“年青”是写颠倒了,应为“青年”。

D.写成“年青”是强调生命力旺盛。

3.(2)段中加点词的含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痴迷执著颠狂燃烧
A深深的迷恋固执猛烈的声势比喻欲望高涨
B沉迷坚持不懈猛烈的声势比喻奉献
C深深的迷恋坚持不懈极度的热情比喻奉献
D沉迷固执极度的热情比喻欲望高涨
4.(3)段的思路是:彩虹是太阳的____,那是因为“一缕阳光便是一抹心迹”,太阳被美好的生活陶醉了,太阳雨是太阳的____,那是因为太阳受到的伤害,感到心痛。人格化的太阳(限10字内)(4分)

5.(4)—(6)段铺写爱的种种表现时,植限于司空见惯的景物领悟,这些景物是(限15字内((4分)

6.(4)—(6)段还不着痕迹地分笔刻画太阳的性格。采用辨析的方法描绘,去“骄阳”误称,还,去“坚强无比”的片面认识,补的不足。(4分)

7.(8)—(12)段写太阳与人之间的交流,用两点概括,这部分的基本思路是。(4分)

(1),太阳普照芸芸众人,给人以欢乐;太阳病时,人们真心回报,以至打锣敲鼓、敲起脸盆赶“天狗”。

(2),怯懦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难以承受太阳的恩泽;爱撒播给怎样的人,尽在不言中。

8..不属于阐述“日心说”改称“爱心说”的妙处的一项是( )(3分)

A.“日心说”是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是大家认可的真理。

B.前文说了“太阳便是爱”,“日心说”改称“爱心说”顺理成章。

C.全文围绕太阳洋洋洒洒地抒写了“爱”,改成“爱心说”,可见其中的信心和气势。

D.这样收煞,与开头呼应,使“太阳便是爱”这个判断掷地有声。

9.全文以“切莫在太阳底下轻言“爱”字,太阳可是永远地高高在上啊“结束。对这句结束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句话又宕开一笔,使主题更为深化。

B.“爱”是崇高的,不要作轻易的承诺。

C.进一步强调太阳爱的本质、个性、质量。

D.激励人们追求对事业的痴迷、执著、颠狂,追求生命的真正价值。

10.从写法角度分析,本文,以太阳为高标,抒发爱洒人间之情。(2分)

二、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史记阴侯列传》,故事的背景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图谋反叛,刘邦听取了陈平的意见,假装游云梦泽,趁韩信出来迎接时捉住了他。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1—15题。

上(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前边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6分)

①尝:           ②如:         ③几何:

④何如:         ⑤为:         ⑥禽:

12.比较下列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并分别作解释。(8分)

①与信言诸将能(    )

陛下不能将兵(    )

②如臣,多多益善耳(    )

而善将将(     )

③陛下不能将兵(    )

弃甲兵而走(    )

④于君何如(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13.有一成语出自这一段文字,请找出来,并加解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此乃信之所以陛下禽也”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文言短文的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作文(40分)

16.题目:起跑线上

  要求: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B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1——10题。(30分)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的。

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卡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③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移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同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嗫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掘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的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清雅的供品),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面,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尘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1.全文共九段,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用“”在下面的序号中表示。(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当“我”忙于应付岁末活动时,接到了30年前的老师的电话,要求补画一张贺年片,“我”立即陷入对学生活的回忆之中,接着交代自己已经满足老师的要求,最后写“我”由此 事引起的感悟和对青少年的嘱咐。

B.先写“我”厌倦年前繁忙的应酬,为整篇作品定下基调,再记叙30年前的中学生活,表现师生感情的深厚,最后写作者的感受。

C.在紧张的岁末生活中,“我”突然接到30年前的老师的电话,要求补画一张贺年片,“我”立即中断了手头的工作,给老师补画了贺年片。由此,“我”感悟老师生感情的珍贵。

D. 先写现实中“我”的繁忙生活和厌倦心情,再具体描绘当年的中学生活,抒发了“我”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之情。

3.根据第④段的思路,填入段末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2分)

A.这便是老师,一点也含糊不得    B.这才是学者,一点心眼也没有。

C.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D.这才是老师,半点机巧也没有。

4.第④、⑤两段所表现的作者中学生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老师要求学生补画一张贺年片,并把它作为“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表现的是_______,学生把给老师补画贺年片当作“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表现的是_______,他们这样做说明了______________。(6分)

6.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3分)

A.一张贺年片    B.迟到的贺年片

C.一幅贺岁清供   D.30年的重量

结合语境揣摩7、8两题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7.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⑧段“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中的“卷一卷”能不能用“写一写”或“画一画”低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下列词语。(2分)

造诣:________________  稚拙: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30分)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1.百亩之田,___________,数口之家,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2分0

1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2分)

13.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2分)

14.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两国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2分)

15.在《季氏将伐臾》中,孔子提出的治邦的原则是:不串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无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边一段古文,完成16—22题。(20分)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如何?”子产:“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国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贩一项是(    )(3分)

①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②朝服衣冠,窥镜

③于是人朝见威王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②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①是社稷之蔬也,何以伐为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④是吾师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句中“于”字与“郑人游于乡校”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0.“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这个句子的正确译文是( )(3分)

A.对于那些好事,我就去做它们;对于那些坏事,我就去改正它。

B.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去实行它;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去改正它。

C.那些属于善事的,我就去实行;那些属于恶事的,我就去改正。

D.那些做好事的人,我就去推广他们;那些做坏事的人,我就去改造他们。

21.在对待民怨的问题上,子产的观点是(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在《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有与本文子产对待民怨问题的观点意思相近的一段话。这段话是:“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财用衣食者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与能几何?”(4分)

三、作文(40分)

23.学习是同学们生活的主旋律。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快乐,也有烦恼;既有自己的拼搏,也有师友的帮助;既有课上的学习领悟,又有课外的实践提高……请以“学习生活札记”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A卷)

一、1.尊敬钦佩  有很深的感情  2.D3.C4.笑  器泣  有爱有憎,对照鲜明(字数不能多、文字可变通,但必须包含“对照”的意思  5.日出日落,冬日疏远,夏日炽热  6.谦和本色  最易爱伤  7.爱不是单向的  爱是有选择的  8.A  9.B  10.托物言志

二、11.①曾经  ②像  ③多少  ④怎么样  ⑤被  ⑥同“擒”,捉住  12.①将领   带领   ②好  长于   ③    ④对  比13.多多益善   越多越好   14.这就是我(韩信)被陛下捉住的原因   15.(略)

(B卷)

一、(30分)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A   3.C   4.欢乐而清苦(只答一点给2分)   5.老师十分看重当年淳朴少的一片真情  学生对老师的无限尊敬与热爱   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永恒的(每空点2分)   6.D   7.中学生虽然稚嫩,但已经感受到了老师们学问的渊博和人格的崇高(“学问的渊博”和“人格的崇高”只答一点的给1分)   8.在敬爱的老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学生   9.不能  因为“卷一卷”中前一个“卷”是动词,后一个“卷”是量词,既有形象感,又透露出对30年人生经历的沉重感受,而“写一写”“画一画”直白,不能给人以上两种感受(答出“不能”给1分,“形象”占2分,“沉重感”占1分)  10.学业、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幼稚苯拙(每词占1分)

二、(30分)

11.勿夺其时  可以无饥矣(每错、漏两字扣1分,每缺1句扣1分,扣完为止。下面11—14题同此)12.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1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5.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即来之  则安之  16.A  17.B   18.B   19.D   20.B   21.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22.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

三、(40分)(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