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词复习:
成吉思汗(hán) 娉婷(pῙng tíng)摇曳( yè ) 佝偻(gōulóu) 亵渎(xiè dú ) 强聒不舍(qiǎnɡ ɡuō) 承蜩(tiáo) 瞥见(piē) 给予(jǐ) 洗劫(jié) 彬彬有礼(bῙn) 恪守(kѐ) 箴言(zhēn) 矫揉造作(jiᾰo)
憎恶 (zēng wù) 游弋(yì) 附着(zhuó) 自惭形秽(huì) 矗立( chÙ) 伫立(zhÙlì) 折本(shé bӗn)
阴晦(yῙn huì)恣睢(zì suῙ)拮据( jié jū ) 栈桥(zhàn)
褴褛( lán lǚ ) 掺杂(chān) 觅食(mì) 纯粹(cuì) 诓骗(kuᾱng) 省悟(xĭng)脊梁(jĭ) 程颐(yí) 譬如(pì) 虚妄(wàng) 停滞(zhì)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 (zī) 根深蒂固(dì) 懦夫(nuò)豢养(huàn) 中伤(zhòng) 怄气(òu)勾当(gòu dàng)
嗔怒(chēn)怨怅(chàng)面面相觑(qù)侥幸(jiᾰo)
纶巾(guᾱn)存恤(xù)愧赧(nᾰn)
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锲而不舍:指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后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坏了。多指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了破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学说)。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睬。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丰功伟绩: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
荡然无存:干干净净,一点都没用。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本文指事业以外的赘生物占据了事业。
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文中指事业因事业之外的赘生物而不得发展或荒废。
二、文学常识:
1、(13 —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无产阶级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主要作品有《选集》《军事文选》《诗词》等。
2、莫泊桑(1850-13) 法国作家。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3、【陶行知】(11—1946),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4、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微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
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
三、名著导读:
1、《艾青诗选》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自由体新诗代表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此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且影响重大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却不流于直露,时有含蓄却不至于晦涩,实践着“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水浒传》《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
【施耐庵】(1296—1370年)汉族,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宋江
绰号:及时雨
性格:忠义
故事情节:怒杀阎婆惜 三打祝家庄
吴用
绰号:智多星
性格:机巧聪明
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 三打祝家庄
林冲
绰号:豹子头
性格:逆来顺受 忍辱负重
故事情节:误入白虎堂 雪夜上梁山 刀并王伦
李逵
绰号:黑旋风
性格:仗义豪爽 嫉恶如仇 侠肝义胆 直爽率 真 脾气火暴 头脑简单
故事情节: 怒杀四虎 真假李逵
武松
绰号:行者
性格:崇尚忠义 有仇必复 有恩必报 武艺高
强 仗义豪爽
故事情节: 景阳岗打虎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除恶蜈蚣岭
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性格:嫉恶如仇 侠肝义胆 脾气火暴 粗中有细 豁达明理
故事情节: 拳打镇关西 大闹野猪林
倒拔垂杨柳 大闹五台山
课堂练习
1.《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吴用智取生辰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黑旋风(李逵勇猛鲁莽 ) 智多星(吴用足智多谋) 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2.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
3.《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 李逵 ,他所使的武器是 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 李鬼所害。
4.绰号豹子头的 林冲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 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 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四、古诗名句:
课内古诗词:(3首)
行路难(其一)①
金樽/清酒/斗十千②,玉盘/珍/羞直万钱③。
停杯/投箸/不能食④,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⑤。
闲来/垂钓/碧溪上⑥,忽复/乘舟/梦日边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⑧,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⑦,直挂云帆/济/沧海⑧。
①行路难: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②金樽(zūn):金酒杯。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③玉盘:玉制的盘子。珍羞:精美的食品。羞:同“馐”。
直:同“值”。
中考真题演练: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的句子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难,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 /凄凉地, 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空吟 /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沉舟/侧畔 /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
今日/听君 /歌一曲, 暂凭/杯酒 /长精神。
中考真题演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涵着新旧事物变化发展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课外古诗词:(8首)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真题演练:
1、《商山早行》中,写鸡刚打鸣就上路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 《商山早行》中,运用反衬、虚实相生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中考真题演练: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获罪之速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考真题演练:
1、《月夜忆舍弟》中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对故乡的感怀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月夜忆舍弟》中描绘出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的句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中考真题演练:
1、《长沙过贾谊宅》中运用反语和双关的手法,明写
汉文帝有道,实际暗含着作者对汉文帝的强烈不满的
诗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2、《长沙过贾谊宅》中既写自然景色的萧瑟凄凉,同
时更象征着李唐王朝的衰败局势的诗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中考真题演练:
1、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中考真题演练:
1、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千古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中考真题演练: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考真题演练:
五、诗歌赏析:(2首)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本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此词的目的是什么?
答:交待了时间(中秋), 以及写词的目的(兼怀子由)
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 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3、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答: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的困惑心态。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答: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对现实社会不满,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 /凄凉地, 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空吟 /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沉舟/侧畔 /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
今日/听君 /歌一曲, 暂凭/杯酒 /长精神。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痛苦、寂寞的心情。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什么心情?
答:使用典故;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答:“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答: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六、现代文:(重点1篇)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始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上阕:写景抒情 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 颂当代英雄
领字分别是“望”、“惜”
1、上阕中作者望见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
答:长城、黄河、山脉和高原。这些景物雄伟壮丽。
2、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封”凝然安静,“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和对前途无比坚定的信心。
4、“望”字领起哪些句子?都望到了什么?
答: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统领下文七句);“望”到了长城、大河、山原 。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修辞方法:对偶 比喻
6、“惜”字领起哪些句子?有何含义?
(惜秦始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
(统领下文七句)
“惜”字的丰富含义:
a、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b、惜中有贬。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
c、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七、文言文:(重点3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是一篇追忆西湖雪夜景色的游记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全文抒发了作者深挚的湖山隐逸之思。
1、重点词语解释
1、余住西湖(我)
2、湖中人鸟声俱绝 (全都)(消失)
3、是日更定 (完了、结束)
4、余拏一小船 (撑船)
5、拥毳衣炉火 (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 (水气凝成的冰花 白气弥漫的样子)
7、惟长堤一痕 (只)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里)(能够)(还)
9、强饮三大白而别 (这里指酒杯)
10、莫说相公痴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语句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下了三天大雪,湖上人影、鸟迹全无,寂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沿途只见大雪覆盖湖山,冰花累挂,雾气迷濛,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
3、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说:“这个时候,在湖上怎么会碰到像你这样的人!”随即拉我共饮。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别说相公痴,还有像我们这位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大雪三日”,“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方式?
作者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2、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请从文中找出来。(略)
3、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如此大雪天竟独往湖心亭看雪,足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4、 最后一段写湖心亭奇遇,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如何?
惊喜 畅快 伤感 释然
5、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廖廖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6、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家之一。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了解“记”和作者
“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1、 7、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指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 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人和小孩子。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
二、理解性默写
1、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3、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4、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5、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为后人传诵最多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7、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五、课文内容理解
1、“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4、“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岳阳楼记》略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