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2025-10-02 15:29:36 责编:小OO
文档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概述:蛋鸡是鸡场的印钞机,很重要,所以做好每天的养殖管理很关键。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蛋鸡的产量都能很高,只有会养,管好,才能保证蛋鸡养殖场的效益,维持良好的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针对蛋鸡的养殖和管理,为大家提高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介绍:

一、蛋鸡养殖前准备

合理布局鸡舍

房舍结构经济实用,其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采光好,易于通风,便于操作,做到夏季有利于防暑降温,秋、冬、初春有利于保温防寒。房舍布局合理,做到生产区和非生产区分开;非生产区和水源处于鸡场的上风向;脏道和净道分开,不交叉;粪场位于鸡场的下风向;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育雏舍位于鸡场的上风向。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远离道路。地势干燥,阳光充足,尽可能做到初春不遮光,夏季不挡风,雨后不积水。面积较大,留有发展余地。水资源丰富无污染,便于取用,电力充足有保障。了解当地禽病流行的情况,尽量避开疫区或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避开城市污染区,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蛋鸡的饲养方法

合理饲喂

不要突然换料。目前大多数养鸡专业户普遍采用全价配合饲料,由于鸡对采食的饲料有习惯性,若突然更换新饲料,将影响鸡的食欲和产蛋量,使产蛋率下降。

不要原粮饲喂。有些养鸡户习惯用玉米和稻谷等原粮喂鸡,这样做既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又对鸡有危害。正确的喂法是将玉米等原粮粉碎,按配方搭配其他原料,如麸皮、豆饼、鱼粉等,再进行喂鸡。

根据气温适时调整饲喂量。冬季应在饲料中增加高能量的饲料比例,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喂料量适当增加,以保证鸡生长、产蛋不受低温影响。所以冬季养鸡应注意气象预报,当气温每下降3℃,应给鸡加料5克左右,使鸡得到足够的热量,当气温回升后,立即恢复原来饲料量,免得过肥。体形肥胖的蛋鸡,产蛋率会下降或停产,可在产蛋前减少饲料,或在产蛋后减少精料,补喂粗饲料进行预防,也可在饲料中添加胆碱连喂10天来减肥。

为防止血斑蛋,可在日粮中加入维生素K。为了防止笼养蛋鸡缺钙、磷而造成蛋壳粗糙或产软壳蛋,甚至站立不稳瘫痪死亡,可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炭灰渣或小沙粒。注意在开产后补充足够的维生素E,以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防止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等疾病。冬季低温光照少,应补充维生素D,防止笼养蛋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而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严冬时,用60°白酒拌饲料喂鸡,每千克饲料拌入30~40克白酒,产蛋率可提高20%左右,还能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要保证不间断充足供给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提高蛋鸡的采食能力。炎热夏季要注意供给清洁的凉水,也可每天加喂切碎的西瓜皮,不仅可预防蛋鸡中暑,而且还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在冬季不饮冰凉水,要给清洁温水,既可防止蛋鸡胃肠受寒生病,又可保持体热。

三、蛋鸡的管理

1、适宜的光照

光照管理可促进了鸡体的生长发育,还能刺激生殖系统加速卵巢的发育。产蛋鸡对光照很敏感,采用正确的光照才能收到良好的产蛋效果。产蛋阶段的光照时间只能增加而不可缩短,保证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2小时,最长不超过16小时。产蛋期增加光照以每星期15分钟或每两星期半小时的增长速度为好,直到14~16小时为止。光照长度比照明亮度重要,当光照长度达到14~16小时后,开灯与关灯的时间要固定,以防鸡产生应激现象。

2、减少应激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鸡群的惊恐而发生应激反应,任何一种应激都会对鸡体造成很大危害,使其体内平衡失调,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精神紧张,甚至乱撞引起内脏出血而死亡,死亡率上升,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即使应激消除后,再也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造成应激的因素有气候的,夏季热应激,冬季冷应激;有环境的,如鸡舍卫生状况差,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温湿度突变;管理的,如饲喂、饮水不当,光照程序变换,外界噪音太大,防疫抓鸡等;疫病的,如防疫不当,感染疫病等。在实际生产中,要努力减少应激,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工作人员进入鸡舍不要穿颜色花俏亮丽的衣服。蛋鸡转群的具体时间要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避开阴雨天气。炎热夏季最好在夜间进行,夜间抓鸡容易,并可避免惊群,减少应激。因此,应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鸡舍固定饲养人员,每天的工作程序不要轻易改动,动作要稳,声音要轻,尽量减少进出鸡舍的次数,保持鸡舍环境安静。

3、加强防疫卫生工作

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疾病发生。此外,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