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2025-10-02 15:37:30 责编:小OO
文档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信息需求产生与满足过程的分析

摘 要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研究范畴逐步扩大,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及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日益成为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只有通过人类的使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怎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的关键,同样,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也成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 : 信息管理专业、信息需求、信息满足、培养研究 

信息管理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化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信管专业的培养从实践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出发,可以建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组,提高师资水平;完备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实际有效的课堂内外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管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三个关键问题。 我们应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目前国内的信管专业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传统的向金融方向发展,而另外一个方向是以技术方向为代表的计算机编程、维护等方向的工作。

通过对信息用户需求结构的讨论,了解到影响用户的信息需求因素既有用户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如信息源、信息工具、信息服务等。认为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包含质量需求和数量需求,用户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且信息真正为用户所用,才算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作为真正的信息用户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信息需求,即需求接收信息以解决未知问题,二是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等),即有能力接收、处理和利用信息,三是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即事实上接收和利用信息。没有用户,就没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中心一切活动的操作过程。用户在信息获取活动中的突出主体性是任何因素所代替不了的。

  所谓信息需求,简单地讲就是对信息客体的需求,包括获取与利用信息的需求以及向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需求,其基点是实现对外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达到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目标。由于用户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用户主体的信息需求包括其生活、生存、职业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需求本身是有结构的,信息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表达存在差异,导致了需求的层次性,因而,用户的信息需求总是表现出结构化的特点。

用户最终需求的结果是获得某种借息,因而信息机构有无适合需要的信息储备、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组织是否有序化、信息的可获得性都会影响到用户。在网络环境下,丰富的、高质量的信息对用户是尤为重要的。

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用户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第二层含义是指得到的信息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用。信息服务只有保证这两层含义的同时实现,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只有用户利用信息有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算是得到了最终的满足。

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不仅要保证需求信息的供给,更要保证用户与信息内容之间交互的顺畅进行。为了交互的顺畅进行,不仅要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更应该保证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包括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可靠性以及可理解性等,其中,信息的可理解性最重要。只有信息能够为用户理解,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才能继续。用户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接受、吸收信息内容,进而正确判断是否可以利用它解决问题,或者直接利用它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不能只停留在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上,还应该保证信息能够被用户理解。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需求观念发生了变化,用户不再认为信息愈多愈好,而是认为信息的新颖度和及时性更重要。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的环境下,时间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及时新颖的信息资源是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生命。信息用户的需求正日益从完备充分向及时精确的信息资源转变。针对不同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和差异化的信息需求,信息机构应开展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的查询习惯及所需信息资源类型、种属,提供个性化服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论研究有以下特点:一、发展性,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学者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时俱进,已经不局限于一般基本理论的探讨,更注重结合新的时带背景、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无疑也应当由此出发。二、培养人才的多样性,有能够利用计算机识别处理信息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及管理维护运行人员、 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三、集中性,专业期刊的发表机构及地区的集中现象。

综观近年来我国的研究,信息管理专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力量(包括实验室建设和师资建设)较为薄弱。二、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目前我国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多数侧重于理论研究,真正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三、研究工作人员的机构和地区的分布极度不平衡。目前我国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是高校的院、系和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这种研究队伍结构不利于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四、课程设置体系不够规范。由于经济、管理是两大类学科,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大,如何平衡各专业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比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五、研究目标以及方向不够明确。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因此,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办出专业特色,适应社会对该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六、绝大部分是对本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研究很少。

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现存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问题。1、明确专业定位,该专业是一种新兴的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的互动结合和边缘学科知识模块的复合。因此我们应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为: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较高的外语、数学水平,掌握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管理及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人才。2、 确定培养目标,专业目标,必须紧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一基本原则。3、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科,更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如果教师没有多学科的知识,就不可能引导学生用多学科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引进教师时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4、修改对课程设置。从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上看,现有的课程体系只是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积,而没有达到融合的地步。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教学中抓住本学科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想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加强经济与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组织的业务流程及其实质,知道管理流程,了解伴随管理流程中的数据流动过程,因此将学和知识融合贯通至关重要。五、拓展研究领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中必须要拓展研究领域,要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作为研究的重点,用已有的理论来指导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因此,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研究成果,跟踪世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的动向,注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提升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的总体水平。

信息系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以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建设,为信息时代培养合格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