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某上市公司应届大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2025-10-02 15:36:58 责编:小OO
文档
某某公司应届大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

(1)通过培训使新聘用的应届毕业生了解公司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模式及未来发展战略。

(2)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及主要流程。

(3)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工作绩效。

(3)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公司,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第二条 范围

某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所有新聘用的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均依照本办法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实习时间

本办法适用于实习期内的应届毕业生,实习期将视任职岗位的不同,一般安排为三到六个月。

第四条 实习类别

实习类别:应届毕业生通识训练、车间实习和部门内实习。

第五条 职前培训流程

第六条 制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由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及车间三方共同制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后实施。实习计划需提前一周制定完毕。实习计划分成三部分:

通识训练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的意见拟订初稿,交各部门讨论后实施。以《通识训练培训计划表》体现。

车间实习安排:用人部门确定实习人员应在车间掌握的知识点、技能和需完成的任务,车间参照用人部门的要求并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掌握知识点的实习方法和应该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并确定考核标准。车间实习安排以《车间实习记录表》来进行体现。

部门内实习:用人部门将根据实习生自己的特点,确定应培训的内容和完成的工作任务,并确定考核标准。以《试用期工作目标》体现。

第七条 应届毕业生报到

7.1 公司统一组织应届毕业生体检。体检合格者办理报到手续,建立人事档案。

7.2 手续办理完毕后,参观整个公司,熟悉部门设置,发放入职指引。

7.3 发放实习计划,并对实习计划进行宣讲。

第 班级文化建设

8.1 班级组织建设。报道完毕后,建立班级组织结构。建立班委和划分小组。班委由班长一人、学习委员一人、组织委员一人、文体委员一人组成。小组将根据人数的多少设立,一般五人为一小组,设组长一名。

8.2 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由班训、班歌、组名、组训组成。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要求首先体现于外部行为。在通识训练阶段,要求全体学员在上课前需唱班歌和喊班训。

第九条 应届毕业生通识训练

9.1 通识训练是指员工工作所需的共同的认识、观念方面的训练。包括四个模块的训练: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产品知识、工艺知识。通识训练需按照《通识训练计划表》来实施。

9.2 公司新员工通识训练由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组织,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

9.3 具体培训内容为:

♦企业发展史。

♦企业经营模式。

♦行业现状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企业标识等。

♦企业组织结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概述。

♦受训对象岗位职责、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主要重点及难点详述。

♦企业日常管理规章制度。

♦现场观摩及企业环境简介。

♦新员工环境适应技巧。

♦产品知识介绍。

♦工艺流程介绍。

♦其它培训内容。

9.4 新员工通识训练不少于10个工作日。

9.5 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为主,期间穿插车间参观。

9.6 完成通识训练后应进行测验,不合格者于一个月内施以补充强化教育。测验分为两部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考核和产品知识考核。

9.7 培训结束后,由人资源部完成一份《员工素质模型表》。

第十条 车间实习

10.1 车间管理

10.1.1 车间对实习生的工作安排和管理应以提高实习生的业务技术水平为基本原则。

10.1.2 车间应根据《车间实习记录表》安排培训内容和生产任务,并做好记录并进行考核。对于安排到车间实习的应届毕业生,车间应视同本车间员工严格加以管理,并按照车间员工的标准来进行培训。在车间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等由车间负责。

10.1.3 车间确定实习的总负责人,总负责人一般为车间经理。总负责人根据《车间实习记录表》中的内容安排带教师傅,同时安排生产任务。安排生产任务也要指定带教师傅。

10.1.4 带教师傅要认真履行带教职责,同时要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估。

10.1.5 实习结束后,总负责人要会同各带教师傅,对实行进行综合评估,同时给出综合得分。在《车间实习记录表》中予以记录。

10.1.5 应届毕业生的调试、操作等工作完成后需要送检的,交由实习负责人处理并尽量保证送检产品的质量,合格后计入应届毕业生的工作量,但不计算工时奖金。

10.1.6 每个岗位实习结束后,带教师傅需完成一份《员工素质模型表》。

10.2 实习人员的管理

10.2.1实习人员明确岗位后,应该以本岗位员工的心态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车间规章制度,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

10.2.2 提前得知前往车间实习的应届毕业生,应于次日准时前往车间,并要参加车间的晨会;

10.2.3 实习人员实习期间不得串岗,更不得与无关人员闲聊、嘻闹,不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更不能影响他人的工作;

10.2.4 中途不得擅自离岗,确实有临时安排的,需向车间汇报,车间得到人力资源部的确认同意后,实习人员方可离开;

10.2.5 实习人员在车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实习负责人处理,实习负责人不准搪塞推诿,必要时向车间或人力资源部汇报;

10.2.6 实习人员对车间生产管理中的不合理现象有提出建议的权利,车间要重视,必要时提请人力资源部给予嘉奖。

10.2.7 每个岗位实习完以后,需要实习生提供一份书面的实习报告。

第十一条 需求部门面试

11.1 车间实习结束后,人力资源部将对实习生前一段时间的实习成绩进行汇总,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包括的主要方面为:考试成绩、车间实习记录表上的成绩、实习总结、员工素质模型表上的得分。

11.2 人力资源部将组织有用人意向的部门进行统一面试,由用人部门挑选自己的合适人员。

11.3 在用人部门和实习生双方达成统一以后,实习生进入用人部门实习。

11.4 如实习生无意向和公司无意向,此时实习生将办理离职手续。

第十二条 部门内工作指导

12.1 部门内工作引导应该从新员工到部门报到后开始进行,其责任人为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工作人员。

12.2 培训内容

♦部门内人员简介;

♦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职务说明书、应知应会、操作手册);

♦岗位主要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

♦岗位主要相关工作联系人员;

♦岗位工作相关文件;

♦部门内部规定;

♦岗位技能训练等。

12.3 实施细则:按《新员工指导人管理办法执行》。

12.4 实习结束后,部门应对实习生能否适合和胜任岗位工作,作出综合评估。评估合格的办理转正手续。如不合格,人力资源部将进行二次分配,二次时如无接收部门,此时将进入离职手续的办理。

第十三条 实习期的考核

13.1实习期的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特殊考核。日常考核又分为:对实习生的考核、对讲师的考核、对带教师傅的考核、对实习团队的考核和对实习部门的考核。

13.2 对实习生的考核

13.2.1笔试。在通识训练和产品知识培训以及其他适宜进行笔试考核培训结束后,将进行笔试考核,笔试成绩作为考核之依据。笔试所得的平均分将作为笔试成绩。

13.2.2 总结报告。实习一个项目结束后要书写阶段总结报告,同时在实习结束时要提交一份实习期总结报告。阶段总结报告和实习期总结报告将交由实习部门或用人部门,由他们进行评分。总结报告的总得分为:阶段实习报告的平均分·40%+实习期总结报告·60%。

13.2.3 实习部门的评价。实习部门将根据实习记录表上内容逐一进行打分。所得分的平均分将作为实习部门的评价分。

13.2.4 实习的总成绩。实习的总成绩=笔试成绩·30%+总结报告成绩·30%+实习部门的评价成绩·40%+其他加分项-扣分项。

13.3 对讲师的考核

13.3.1学员评价。培训结束后,将由学员填写《某某公司课程评估表》,课程评估表的平均得分将作为学员评价的成绩。

13.3.2 人力资源部的评价。人力资源部将根据教材和试卷提交的及时性和质量以及讲师的授课的态度等方面给予评价。有多次授课的取平均分。

13.3.3 讲师的考核成绩。讲师考核成绩=学员评价成绩·90%+人力资源部的评价成绩·10%。

13.4 对带教师傅的考核

13.4.1 学员评价。带教结束后由学员填写《带教师傅考核表》,带教师傅考核表的平均得分将作为学员评价的成绩。

13.4.2 人力资源部评价。人力资源部将带教师傅的带教态度和带教效果等方面给予评价。

13.4.3 带教师傅的考核成绩。带教师傅的考核成绩=学员评价成绩·90%+人力资源部评价成绩·10%。

13.5 对实习团队的考核

实习团队的考核成绩=学员的实习总成绩的平均分+团队的加分项。

13.6 特殊考核

10.7.1 篮球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如果各赛事为N队,得第一名的团队成绩将加N分,得第二名的团队将加(N-1)分,依此类推。得第一名的团队每名成员将在个人考核成绩上加1分。在篮球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中的优秀队员加一分。

10.7.2 用人部门如认为某实习生对实习掌握的内容非常优秀时,将对此实习生的带教师傅进行加分,分额由人力资源部掌握。

10.7.3 其他加分事项。其他值得奖励的事项,人力资源部将根据事项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确定加分的多少。其他加分事项如:拾金不昧、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10.7.4 扣分项。迟到一次扣一分,早退一次扣一分,上课睡觉发现一次抠一分,旷课一次扣三分,课堂中手机铃声响一次扣一分。其他扣分事项,人力资源部将根据事项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确定加分的多少。

第十四条 奖励

14.1 优秀学员奖。奖励实习总成绩的前三名,将获得优秀学员证书和物质奖励。

14.2 优秀讲师奖。奖励考核成绩的第一名,将获得优秀讲师证书和物质奖励。

14.3 优秀带教师傅奖。奖励带教师傅考核成绩的前三名,将获得优秀讲师证书和物质奖励

14.4 优秀团队奖。奖励团队总成绩的第一名,将获得优秀实习团队锦旗一面和物质奖励。

第十五条 相关规定

15.1 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入职时不确定岗位,在实习结束以后由实习生与用人部门进行双向选择后,确定岗位。

15.2 对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管理是公司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

15.3 参加实习的应届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如果临时状况需请假者,请按《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在试用期内补修请假之课程,否则,不得转为正式员工。

15.4 培训后人力资源部将培训记录进行归档。

第十六条 附则

16.1 本办法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解释。

16.2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此前下发文件与本办法冲突的依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附件

17.1 《通识训练培训计划表》

17.2 《车间实习记录表》

17.3 《试用期员工工作目标》

17.4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17.5 《实习报告模板》

17.6 《带教师傅考核表》

17.7 《员工素质模型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