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教学课堂实录
2025-10-02 15:38:14 责编:小OO
文档
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课堂实录

执教者:于永正    整理与评析:叶秋莲(徽州区岩寺镇中心学校)

 

第一课时

师:咱们是四年级几班的?  生:一班!

师:哦,咱们是四(1)班的学生。(板书“于永正”)这就是我的名字,我叫什么名字。  生:于永正!

师:怎么称呼我?  生:于老师!

师:真有礼貌,喜欢我吗?  生:喜欢!

师:一见我就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生:你“和蔼”。

师:我脸上写着两个字:“和”、“蔼”?  生:不是

师:(笑)是——又不是?我也喜欢你们。你看,你们就像一朵朵的花,非常美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连上两节作文课。中间如果想那个了,那个的门就在教室后边,自己去,不用向我请假,你想你如果向我请假:“老师,我想那个了!”那多难为情呀!自己去,完了自己再回来,好吧!

[一句“我也喜欢你们。你看,你们就像一朵朵的花,非常美丽!”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不用请假就可以自由上厕所,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有了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有了真正的民主教学,学生的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学生的表达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师:上课生:老师好。

师:小朋友好,请坐。今天给小朋友上两节作文课。请同学们看两幅画,谁来读图上的句子?

生:(一个同学读,感情一般但很流利。)

师:读的不错。听老师读(师很有感情地朗读),在这幅画中,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看到的事物?想好再说。你第一个举手,你来。  生1:细雨

师:想好再说。  生2:细雨、山、天空

师:说完了吗?没有说完?要不要说完呢?不用说完了,但后面要加一个字。 

生2:等

师:如果写下来不说“等”,还可以用——  生:省略号

师:如果写下来不说“等”,还可以用省略号,看来要学好语文真不容易。

师:这段话中哪些是写了作者听到的声音?  生:“唰唰”“叽叽”

师:看老师写字“唰唰”,是什么声音?  生:细雨飘落的声音。

师:“叽叽”是什么声音,谁来学一学小燕子的叫声?

生1:“叽叽”(模仿的声音厚而低沉)

师:老燕子。  生2:叽叽(比前者好一点)

师:年轻了一点点。  生3:叽叽

师:太老了,谁能学得更小一些?  生4:叽叽

师:都没有我学的好,听我的“叽叽”(于老师学得很像小燕子的鸣叫声)

生:齐笑(台下一片掌声。)

[模仿得惟妙惟肖,真不愧为大师啊!]

师:再看下面一个。这是《小英雄雨来》中的一段,来听我读它,(教师很有感情地朗读)“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背后咔啦一声……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

(全班静听。)

师:哪些是听到的声音?  生:咔啦、嗖嗖

师:我来写咔啦、嗖嗖,注意“嗖”字的笔顺,一齐来读读。

[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于老师寓写字教学于作文教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生:读“嗖嗖”

师:“唰唰、叽叽、咔啦、嗖嗖”这四个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谁知道?

生:形声词

师:把第一个字换一换。   生:(一脸茫然。)

师:不知道?那老师来告诉你们。  生:象声词。

师:象声词也叫拟声词,它是模拟自然界声音的词。象声词多得很,如“啾啾……”,文章运用象声词有什么好处呢?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四个字形容,这就叫“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读!

生:有声有色

师:为什么要写得有声有色?走进大自然会听到风声、雨声、鸟叫声,走进工厂会听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滴滴声,现在教室多静啊,如果哪个学生把文具盒掉到地上……

生:会发出“啪”的声音。

师:晚上静不静?  生:静

师:静就能听到爸爸打呼噜的声音,谁来模仿?

生1:(模仿爸爸打呼噜)。“噜噜噜”

师:一般一般,世界第三,还有谁学得像的?

生2:(在第一个同学的基础上再模仿。)“噜——噜——噜——”

师:你爸爸打呼噜很有特色。

生3:(再模仿,模仿得惟妙惟肖。)“噜——噜噜—噜——噜噜—”

(台下的听课老师被这位学生的呼噜声逗得爆笑。)

师:(师笑)有意思吧!我们就是生活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同学们,你们还听到过什么样的声音?

生:蛐蛐的声音。“蛐、蛐”

师:不是很像,还有人听过别的声音吗?  生:打雷的声音。 师:你学学。 生:“轰隆隆” 师:你呢?生:狗叫声。 师:学学。 生1:汪汪!  师:谁听过凶的小狗的叫声?  生2:汪!汪!  师:有点变异

生3:汪汪汪!

师:下面你来跟我一起学,学狗打架,讲好啊,“君子动口不动手”,看谁凶?  生:汪!汪汪汪!  师:汪汪汪! 汪汪汪!  生:汪!汪!汪!  师:不是我的对手,看谁凶?  生:汪!汪!汪!  师:一般一般

生:汪!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  师: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

[师生学狗打架声,此起彼伏。这哪里是课堂,这是活生生的生活场景的再现。]

师:谁厉害?咱俩并列第一好吧!

师:接下来,我们去美丽的公园瞧瞧,请看大屏幕,师一边引导学生观看一边解说。

师:这次跟老师逛公园满意吗?  生:满意。  师:有不满意的吗?

生:公园里没有声音。  师:再次去这座公园逛逛!(这次听到了各种动物的声音,鸟叫声、知了声、蛙鸣声、泉水叮咚声互相交织着。)

师:这次逛公园满意吗?  生:满意,有声音了!

师:我们写作文要像第二次逛公园一样,如临其境、有声有色。不能像第一次逛公园那样,光写看到的,不写听到的。适当地写一写听到的声音,这样老师会在你的作文本上写下四个大字“有声有色”。你愿意把第二次逛公园的感受写下来吗?不要把所有看到的都写下来,就选你最喜欢的景物写那么个两三处就行了。选你最喜欢的声音,就写那么个一两处就行了。第一,如果你的作文里出现了象声词就是“合格”了。第二,如果你写的具体,而且通顺就是“优秀”了,难不难?   生:不难!

师:不难,愿不愿意?  生:愿意!

师:如果你对第二次逛公园不感兴趣的话,于老师还有个办法,这里还有三组象声词:(1)轰隆隆、呼呼、哗啦哗啦(2)咯咯、嘿嘿、嘻嘻

(3)啪、呜呜呜、啪、扑哧

当你们看到这些象声词,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你迅速拿起笔,是写第二次逛公园呢,还是从这三组象声词中展开想象写呢?再说一遍,这次作文,第一,只要你写的有声有色就是合格的,如果你写的具体,而且通顺就是优秀,要求很低,请小朋友们放开写。第二,写的过程中,要一气呵成,如果不会写的字就画个圈,放在一边,千万不要打断自己的思路,要一气呵成。你们记住了没有?

[提供了虚、实两种表达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这次作文要求很低,请小朋友们放开写。”这一句激励性的语言,消除了学生表达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想说、想写、爱说、爱写。]

生:记住了。

师:谁想写“扑哧”这一组,还没拿定注意是吧,请你们迅速拿定注意,不要耽误时间。好,动手。(生开始写作文,师巡视。)

 

第二课时

师:谁写了第二次逛公园的,请站起来,报题目。

生1:《有趣的公园》 生2:《美丽的公园》 生3:《公园里的清晨》 生4:《有声有色的公园》

师:谁是班长,你是二班长还是大班长?  生:大班长

师:平时谁跟你过不去,不听你指挥,请你点他上来读作文。

班长:汪伊潜(音同)

(汪伊潜走上台来。)

师:(对汪说)你得罪他了吗?  汪:得罪了。

师:你恨他吧,让你读作文。  汪:嗯

(全场大笑)

师:不要恨他,等会你就会感谢他的,读吧,大家洗耳恭听。

汪:当阳光穿过树林……

师:停下来,从开头到现在,我觉得你写得不错,特别是“当阳光穿过树林……”这句话我要给你加十分,接着往下读。

汪:阳光穿过树林……天气渐渐升高了。

师:什么?天气渐渐升高了,是“太阳”是不是?

汪:太阳渐渐升高了……青蛙“呱呱”地叫着,声音很响,能传到很远。

师:这里加个“的地方”

汪:能传到很远的地方。真不愧为动物界的歌唱家。

师:我也喜欢这句话“真不愧为动物界的歌唱家”加五分。青蛙多高兴啊,你封它个“歌唱家”的称号,接着往下读。

汪:荷花早就已经盛开了。

师:荷花已经盛开了,“早就”划掉。  汪:露出嫩黄色的小花朵。  师:小——?  生:小莲蓬

师:你看他把《荷花》一课中学的句子都用上了。学了就要用,再加五分。

生:有蜻蜓……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不是一首诗,是想起了两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汪:让我想起了两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因为你用了两句古诗,并且用得恰当,加五分。我给你总共加了多少分?  汪:25分。

师:第一,符合要求,有声有色。特别是青蛙的“呱呱”声。第二条也符合要求,就是得100分,再加25分,得多少分?  汪:125分。

师:你得过吗?  汪:没有。

师:这是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教师给你打的分,要不要保留,给谁看?

汪:妈妈,爸爸。

师:(鼓掌)现在你对班长感觉怎么样?  汪:很感谢他。

师:你对他说声“谢谢”。  汪:谢谢你给我机会。

师:(转向班长)给班长一个机会,你来读你的作文。

班长:……看见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

师:看见?

班长:听见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青蛙呱呱地叫着,响彻在整个公园。

师:加个“的上空”,响彻在整个公园的上空。

班长:响彻在整个公园的上空……雷公公发脾气了……

师:我建议你把“雷公公发脾气了……”这段删掉,鱼儿那么多,看的正高兴,忽然下雨了,淋成了落汤鸡,多难受啊!到底是班长啊,打了这么多的比喻,显得多生动啊!加20分,100加20分。

师:这次没有要求,你随便点。

生:……轰隆隆……哗啦啦……

师:听完过后,题目要改,改成《大雨过后》,因为大雨写的少,过后的事写得多,满分100加朗读10分。

师:第二组第三个你来点同学读。

生:《秋游》……嘻嘻……把爬山虎围了个水漏不通。

师:水漏不通?  生:围了个水泄不通。

师:青蛙的叫声可以加进去的,加好后给你打分。

师:我来点人。

生:《迟到》,早上,我迟到了,老师知道了非常生气,老师把拍拍放在讲台桌上,我顿时吓得呜呜地哭了,过了一会儿,老师忽然走到我跟前,“啪”的把门关上,说“好了,好了,别哭了,下次可不要迟到,不然罚站一上午,知道了吗?”

师:哦,够严重的,罚站一上午,劝劝那老师罚站五分钟吧!

生:我“扑哧”地笑了,说“谢谢老师,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下课了,我激动地跑到老师跟前承认错误,老师只是笑着走开了,我非常感谢老师原谅我这一次,我可以许下承诺,我不会再犯了。

师:加分!换一个,你来。

生:《龙颜大怒》

师:“龙颜大怒”说的是皇帝吗?

[幽默!幽默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

生:(笑)说妈妈!《龙颜大怒》,星期天到了,小红高高兴兴地在家里看电视,这时妈妈进来了问小红“你作业有没有做?”,小红说:“没有”。这时小红妈妈龙颜大怒说:“没做作业还敢看电视!”只听“啪”地一声,妈妈把电视给关了,后来小红就“呜呜”地哭了起来,还说:“好不容易才盼到星期天,你还不让我看电视!”这时,正好小红爸爸来了,温和地问:“小红,为什么哭了?”小红回答说:“妈妈不让我看电视。”然后她爸爸就跟她妈妈说:“星期天就是应该给孩子看电视的呀,看电视还能增长知识呢!”爸爸就“啪”地把电视打开了,小红“扑哧”地笑了,然后小红妈妈生气地说:“你就惯着孩子吧,看你把她惯成什么样了!”说完小红妈妈气呼呼地走了。

[听到这里,我忍俊不禁。这位学生的想象是如此丰富,构思是如此精巧!我再次为于老师的作文教学设计拍手叫好。]

师:一个“啪”,两个“啪”,一个“呜呜”,一个“扑哧”,写了一件有趣的事,100分加朗读分20,加想象分20得140分。叫什么?

生:汪潇侠(音同)

师:同学们,作文好玩吗?作文肯定很好玩的、挺有意思的。全体坐端正!(提高嗓音接着往下说。)希望小朋友今后多读课外书,读课外书的时候,关注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当你关注作家笔下是怎样把事物写得有声有色的,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的时候,那你的作文就会更加有声有色,一定要多读课外书哦,读细一点,读慢一点,这样你的作文就会进步很快。

师:咱们可以说再见了吧,喜欢于老师吗?我请三个人来说说喜欢我哪一点?

生1:老师教学作文能抓住特点。 生2:您很有趣。 生3:批改认真。

(还有小孩举手想说。)

师:哦你要说。不说憋得慌,是吗? 生4:很亲切,写作文写得有声有色。

师:下课,谢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