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带答案
2025-10-02 15:38:16 责编:小OO
文档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带答案

  在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的不少题型中都有广泛的矛盾关系应用,考生应多进行试题练习提高做题能力,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一)

      1、“五岳归来不看山”,以下选项与上述推理方式最相近的是( )

      A、疑是银河落九天

      B、桂林山水甲天下

      C、稻花香里说丰年

      D、二月春风似剪刀

      2、旅行社刚刚为三位旅客预定了飞机票。这三位旅客是荷兰人比尔、加拿大人伯托和英国人丹皮。他们三人一个去荷兰、一个去加拿大、一个去英国。据悉比尔不打算去荷兰,丹皮不打算去英国,伯托既不去加拿大,也不去英国。

      以下哪项,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

      A、伯托去荷兰,丹皮去英国,比尔皮加拿大

      B、伯托去荷兰,丹皮去加拿大,比尔去英国

      C、伯托去英国,丹皮去荷兰,比尔去加拿大

      D、伯托去加拿大,丹皮去英国,比尔去荷兰

      3、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这座深山,谁也不会发现“平儿沟”这个小村庄。若如此,它和生活在那里的乡亲们,会始终被掩藏在大山深处。

      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哪项为真?( )

      A、有了火车就一定能够将铁轨铺进大山

      B、没有火车,就不可能发现“平儿沟”

      C、没有火车和铁轨,“平儿沟″的乡亲们会生活得很艰难

      D、其他没有被发现的村庄之所以未被发现是因为铁路没有修到那里

      4、世界粮食年产量略微超过粮食需求量,可以提供世界人口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食物。那种预计粮食产量不足必将导致世界粮食饥荒的言论全是危言耸听。与其说饥荒是由于粮食产量不足引起的,毋宁说是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以下哪种情形是作者所设想的?( )

      A、将来世界粮食需求量比现在的粮食需求量要小

      B、一个好的分配制度也难以防止世界粮食饥荒的出现

      C、世界粮食产量将持续增加,可以满足粮食需求

      D、现存的粮食供应分配制度没有必要改进

      5、任何小说在写完之前,都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 而一旦出版之后,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由此可以推知( )。

      A、任何小说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B、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

      C、小说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说

      D、出版之后的小说与作者无关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题干“五岳归来不看山”属于不完全归纳的推理过程,即从五岳推出可以不再用观看其他的山,认为五岳比其他山风景都优美,但是从常识的角度,不可能将所有的山都观看到。选项B“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优于天下所有的风景,也属于不完全归纳,所以选择B。选项A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选项D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具有推理过程,排除;选择C“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个推理过程隐藏一个前提“稻花开的好,一定会有丰收”,属于演绎论证,排除。

      2、答案: B

      解析:

      此题从伯托入手,伯托不去加拿大和英国,则只能去荷兰;而丹皮不去英国,那么他只能去加拿大;比尔别无选择只能去英国。

      3、答案: B

      解析: 题干的观点是火车的发明和铁轨铺进深山都是“平儿沟”被发现的必要条件。B项否定必要条件之一,必然可以推出“平儿沟”不会被发现。A项,不能推出“火车”与“铁轨铺进大山”的关系;C项,题干中没有谈到乡亲们生活是否艰难;D项,由某个例推出的普遍性结论是或然性的,其他没有被发现的村庄可能不是因为铁路的原因。

      4、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中我们会发现作者主要想表明世界粮食产量是可以满足需求的,饥荒只不过是分配造成的问题,对粮食产量表达的是较乐观的态度。而C选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可以满足粮食需求。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句说明在完成创作前,小说与作者紧密相连,作者努力使小说完美无缺;第二句说明小说出版后,作者无法对小说进行改动,只能任由别人去评论。

      第二步: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题干主要分析小说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谈及小说本身是否是完美无缺的,A项不能推出;题干也没有说明作者对评论的态度,无法推出小说作者是否关心别人的评说,C项错误;题干说的是出版后小说作者无力去改动小说,并不意味这小说与作者无关,作品仍是属于作者的,因此D项也错。B项符合题意,在写完小说之前,作者能做的就是努力使小说完美无缺。

      故正确答案为B。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二)

      1、老王对老李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不同?( )

      A、只有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老王才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B、如果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C、如果老李今天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就会将他告上法庭

      D、 如果老王没有将老李告上法庭,那么老李在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

      2、四户人家排成一行,已知A家在B家的隔壁,A家与D家不相邻,如果D家与C家也不相邻,那么C家的隔壁应是( )。

      A、A家

      B、B家

      C、D家

      D、无法判断

      3、学校的教授中有一些是足球迷,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致要求把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办公楼,而所有的足球迷都强烈反对这样做。

      由此可以得出( )。

      A、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学校的教授

      B、学校所有的教授都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C、学校有的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D、学校预算委员会有的成员是足球迷

      4、无论是工业用水还是民用水,现行水费价格一直偏低。某区推出一项举措,对超出月额定数的用水量,无论是工业用水还是民用水,一律按上调高价收费。这一举措将该区的节约用水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上述举措要达到预期的目的,( )必须是真的。

      (1)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水是因为水价格偏低而造成的

      (2)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水价格偏低而浪费用水的

      (3)超额用水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对浪费用水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A、(1)、(2)和(3)

      B、仅(1)和(2)

      C、仅(1)和(3)

      D、仅(2)和(3)

      5、如果所有的鸟都会飞,并且企鹅是鸟,那么企鹅会飞。从这个前提出发,需要加上下列哪一项前提,才能逻辑地推出“有些鸟不会飞”的结论。( )

      A、有的鸟会飞,并且企鹅是鸟。

      B、企鹅不会飞,并且企鹅是鸟。

      C、企鹅不会飞,但所有的鸟会飞。

      D、企鹅不会飞,并且企鹅不是鸟。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推理,先翻译:除非…否则不… 是否推前,不会告上法庭→今天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A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不会告上法庭→今天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跟题干是一样的。B选项:如果,那么前推后:今天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不会告上法庭,相当于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因此B选项是不一样的。C选项如果,那么,前推后,今天不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会告上法庭,是否后推出否前。D选项,如果,那么前推后:不会告上法庭→今天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跟题干是一样的。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A、B家

      第二步:将题干信息逐一罗列

      C A B D

      D B A C

      已知A家在B家的隔壁,A家与D家不相邻,如果D家与C家也不相邻,则C一定和A相邻,B和D相邻,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对超额用水量一律按上调高价收费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论据是“目前工业用水和民用水的现行水费价格一直偏低”。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水价上升能促进节约用水,论据强调水价偏低,两者无直接因果关系,需对题干加强。

      第三步:逐一判断语句

      加强论证可补充“浪费用水与水价偏低有关”,(1)、(2)符合。(3)指出高水价能减少浪费用水,这直接加强了论点,(3)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B

      解析:

    看过“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带答案”的人还看了:

    1.公行测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2.公行测图形推理题带答案

    3.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题含答案

    4.公行测图形推理题目附答案

    5.天津公行测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