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及其应用
2025-10-02 15:37:51 责编:小OO
文档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及优势

陈昌旺   0913020104   环境工程0901班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日益开放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是EPC项目管理水平,以拓宽海外市场。介绍了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前景。介绍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本质以及管理程序。最后从六个方面说明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以证明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必将是一种趋势。

一、EPC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概念

所谓EPC总承包,即设计 - 采购 - 施工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总承包, 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这是一种典型的工程总承包方式,也是我国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有设计 - 施工总承包(D-B),设计 - 采购总承包(E- P)和采购 - 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我国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在化工,石化等行业开始进行工程总承包的试点,随后在其他行业逐步推广,至今已有 30 年的历史了。

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主流仍然是业主自行管理,但也有不少项目采取了EPC总承包管理、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等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的出现是国内工程承包方式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实质性表现。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需要总承包商强大的融资和资金实力、深化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以及争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监控等。总承包商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的设计(或深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调试验收的管理。

二、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程序

1、项目启动:在工程总承包合同条件下,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

    2、项目初始阶段:编制项目计划、进行项目风险分析、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召开项目开工会议:发表项目协调程序和统一技术规定;编制设计计划、采办计划、施工计划、试运行计划、质且计划、HSE计划、财务计划;确定项目控制基准。

    3、设计阶段:接收业主初步设计及相关资料:审查业生提供的技术规格书;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

    4、采办阶段:采买、催交、检验、运输、仓储;与施工单位办理物资交接手续。

    5、施工阶段:检查、督促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实验;移交工程及资料;办理管理权移交;进行竣工结算。

    6、试运行阶段:对试运行进行指导与服务。

    7、合同收尾:取得合同目标考核合格证书;与业主办理结算手续,清理各种债权、债务;取回履约保函;缺陷通知期限满后取履约证书,取回质量保证金。

    8、项目管理收尾:项目资料归档;办理本项目决算;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部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解散项目部。

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点

1、首先,EPC总承包模式是在统一的组织体系和框架下开展运作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把E(设计)、P(采购)、C(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在统一的框架下开展运作,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脱节问题,使工程在质量上能比较完整的实现设计意图 ,也可使施工中方案和设计的实用性 、技术性、安全性得到更好的沟通和解决。EPC总承包减少了采购与施工之间的中间环节,设计与设备厂家之间经常性的技术交流和长时期的合作远比业主与设备厂家的交流密切,专业设计对设备性能、技术条件的了解也更加充分,在市场环境中这种优势无论在技术上或造价控制上可以发挥到极致。所以,EPC总承包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工效。

2、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控制工程造价。从经济角度来看,设计是工程造价节约最关键的一环,从设计出发控制投资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根本途径,这是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的深切体会。 EPC总承包的方式可以说是把设计和工程造价紧密联系起来的完美手段,真正将限额设计落到实处,落实到了工程从初步设计到竣工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由于设计单位与各类设备、材料制造商具有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的空间较大,因此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具有很强的投资控制优势。

    3、用EPC总承包方式业主的项目运作费用可以大大降低。

4、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一个项目建设期的业主主要风险来自于设计方案的缺陷和变更、招标失误、合同缺陷、材料设备价格波动、施工索赔、不可抗力、资金短缺、法规的变化等。实行EPC总承包后,在一个严密的合同框架下,部分风险不复存在,绝大部分风险发生了转移。

EPC总承包模式管理下,85%以上的工程造价已经确定,业主和总承包商之间的工程划分、业务范围、管理范围有明确的界限,这种管理方式大大减少甚至防止了个人操作的机会,带动了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5、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为工程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条件。传统的施工承包是一种分散管理,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品分别由设计、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单位、以及监理与业主等单位对其负责,很难界定责任,不利于激发参建各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后,变多头管理为总承包项目经理负责制,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计划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行绩效考核和奖罚,缩短了管理环节,为强化优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程顺利进行。 

6、EPC总承包最显著的特点是工程进度比常规的施工承包有极大的提高。就火力发电项目建设而言,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设计进度,二是设备交付进度。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合同约定了机组投产发电日期和提前或推迟投产的奖罚措施,承包商抢工期、保进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承包商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设计优势,统筹设计施工进度,边设计边施工。由于以设计为龙头的承包商与设备制造厂商长期保持经常性的业务往来,通常在设备交付进度协调方面也优于业主。

综上所述,对业主而言,在管理人员大幅度减少的条件下,EPC总承包方式是通过管理方法的优化,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可以可靠的实现工程造价、质量、工期的最优价值的一种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仁清.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06,28(2):10-13.

[2] 王保卫,冯守佳.六个方面提升EPC总承包管理水平[C].//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777-1783. 

[3] 王森毅.浅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J].山西建筑,2011,37(24):248-249. 

[4] 师朝辉.EPC总承包模式在烟气脱硫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京),200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