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政信类信托全解析
2025-10-02 15:37:56 责编:小OO
文档
政信类信托全解析

作者:***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5年第03期

        什么是政信类信托

        政信类信托是基础产业类信托的一种。基础产业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基础产业类信托就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计划。其中,信托资金投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被称为基建类信托,其参与实体基本为地方国企或融资平台,用资项目多由国家和支持,由验收还付款,因包含信用,又被称为政信类信托。

        政信类信托安全吗

        纯政信类信托项目一般是基础平台公司承建或大型企业代建后再由回购,通常以财政到位的后续资金、阶段性还款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还保证,信托本金和收益的实现由地方财政预算保障。但自2013年审计署提出对全国性债务进行审计之后,市场对地方财政问题和政信类信托兑付问题产生担忧。根据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性债务总计302749.70亿元,其中性债务总额123841.04亿元,地方性债务总额1708.66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方债务的确过重。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在地方性债务中,信托业对主导的基础产业配置余额占比13%,直接政信合作占比仅为4.5%,政信类信托实际比例很小,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但另一方面,地方债务过重、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和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等问题不容忽视,投资者应谨慎选择政信类信托。

        如何选择政信类信托

        建议投资者从以下四方面选择优质的政信类信托。

        区域情况 ; ;判断一个地区的情况是否良好,除了经济水平、收入水平、财政情况外,还应该看这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地理位置、发展前景等。建议普通投资者优选经济发达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再选经济水平较强的一二线城市、百强县等。当然,三四线城市、非百强县也不乏优质、可靠的项目,但需要专业的研究机构严格筛选,把控风险。

        财政 ; ;作为政信类信托的主要担保方和还款方,当地的财政情况非常重要。投资者可通过各地方、财政局、统计局官网查询各地方财政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判断地方实力。

        行政级别。总体来看,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行政级别越高,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小。同等条件下,东部城市总体比中西部城市实力强。

        经济实力。主要可以从GDP规模、增速、人均值、支柱产业的健康程度等方面评价。GDP总量最好能达到并超过400亿元。支柱产业是否单一、产业的健康程度也很重要。

        财政收支。主要从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评价,重点关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支配收入以及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最好能达到并超过40亿元。

        负债规模和渠道。主要考察地方负债规模、负债率、偿债率等指标是否处于合理区间,以及偿债高峰期的峰值和出现时点。

        融资主体 ; ;融资主体是基础产业信托最重要的参与方,也是主要还款主体,其背景、资质、实力、市场关系、发展情况等都需要重点关注。主要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判断。

        正面主要看融资方的背景、项目信息、企业财务信息、是否发债主体等。主要考察融资方在期限内是否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总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这其中要重点关注融资方是否存在大肆注资土地行为,是否虚高评估价格、虚增所有者权益,是否存在低平台的资产负债率等问题。如果融资方是在公开市场发行过较大规模债券的企业,相对来说其资质较好,再融资能力强,而且因其违约成本比较高,风险较低。

        侧面主要考察融资方银行信贷状况、信托业务状况、小型私募融资状况等。如果出现银行停止信贷,现存信托业务规模过大、主流信托公司停发新产品,存在通过小型私募机构利用有限合伙等模式进行融资等情形,则说明融资方整体负债饱和,后续融资能力较弱,应当引起足够警惕。

        增信措施 ; ;政信类信托附带的增信措施(也叫风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质押、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以及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等。

        应收账款质押方面,被质押的应收账款一般为融资方承接项目所产生的欠款,目前的政信类信托产品多为此类,而债务人非的,也多为资质优良的企业,从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上来讲,保障力度较大。是债务人的,应充分考察当地的财政状况以及该款项是否纳入当年的财政预算;企业是债务人的,应充分考察债务企业的资产运营、盈利、偿债及发展能力等可能影响偿债能力的因素。

        土地抵押方面,由于政信类信托产品的融资主体多为当地下属国企,因此土地储备较为丰富,用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是政信类信托常见的风控措施。土地使用权抵押率一般需设置在50%以下,即信托计划募集总规模占抵押物估值的比例最好低于50%,且越低越好。除此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土地评估风险以及融资人无法还款时抵押土地的变现风险,即要考虑到土地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发展前景等多方面问题。

        保证担保方面,必须要求实质性担保,即担保公司的综合实力要足以覆盖项目风险。政信类信托的担保方与融资方类似,多为下属国企,及与融资方系关联公司等,因此也要综合考虑担保方实力背景、业务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是否发债主体及信用评级等级等因素。

        政信信托未来发展

        我国下一步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17%的人口没有落户城镇,还有7000多万流动人口,城市基础设施需求巨大。据麦肯锡测算,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将超过30万亿元,其中一半可由解决,另一半缺口将引入社会资本,这依然是和信托合作的机会,只不过未来合作方式可能在公私合作(PPP)模式下探寻。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地铁等公共交通骨干作用;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因此,未来相关投向的政信类信托可投资性较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