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10
2025-10-02 15:39:02 责编:小OO
文档
2010一轮简约版教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1.指导学生用列表法归纳整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出现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回忆自己课内外学过或阅读过的外国文学名著,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

3.引导学生结合必修Ⅰ、必修Ⅱ所学的相关内容来理解19世纪以来各文学流派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及影响。

"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美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美术作品。

2.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整理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画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时借助影像资料或纸质的绘画作品,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它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兼顾艺术鉴赏。

3.对艺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班级举办世界美术作品展览,并担任讲解员。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2.理解19世纪以来有代表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3.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1.学生依据教材用列表法整理19世纪以来世界出现的著名音乐流派、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音乐教师合作,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将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介绍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

3.布置学生撰写短文“我对流行音乐的看法”。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2.认识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学生依据教材编写影视艺术起源与发展大事纪。

2.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体会影视艺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论共享:

1.浪漫主义的文学、绘画和音乐: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人教版)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他们很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人教版)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音乐作品中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人教版)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也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人教版) 

3.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

现代主义美术更多地吸收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人教版)

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电影电视是社会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教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