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评定标准-脊髓损伤
2025-10-02 15:38:27 责编:小OO
文档
一、脊髓损伤的评定

(一)脊髓损伤的评价时间:一般认为能够预示预后的检查时间是损伤后72小时到一周。太早会受到其它损伤、患者的觉醒水平、受伤前所服用的药物或酒精的影响。

(二)脊髓损伤的预后:恢复一般在两年内,前三个月以感觉恢复明显,前六个月以运动恢复明显,一年以后恢复明显减慢。对预后影响的决顶因素包括:①年龄,②完全或不完全损伤,③损伤的水平,④开始的肌力,⑤影像学(MRI)检查:出血、挫伤、水肿或正常。

(三)脊髓损伤评定的内容:①神经损伤水平:最尾端有完整的运动和感觉的水平。需要确定运动和感觉的平面。②完全和不完全损伤:有无骶部残存(痛觉、触觉、肛门指诊时的肛门感觉(深感觉),肛门指诊时的主动外括约肌收缩)。③脊髓损伤程度。④部分保留区:神经损伤水平以下(完全损伤)有感觉或运动的发现。

(四)具体评定:

必须检查的部分:神经损伤水平(NLI);感觉平面;运动平面;损伤程度评分(ASIA Impairment Scale);部分保留区;完全或不完全;截瘫和四肢瘫。

选择性的检查部分:选择性的感觉评分:关节位置觉;选择性的运动评分:膈肌,三角肌,腹肌,内侧国绳肌,髋内收肌。

1、肌力的分级

0=完全瘫痪;1=可触及或可见到收缩;2=无重力状态下的主动运动;

3=抗重力主动运动;4=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5=正常。

2、运动应该检查的十群肌肉以及所代表的脊髓节段

C5--屈肘肌群  C6—伸腕肌群  C7—伸肘肌群   C8—指深肌群  T1—小指展肌

    L2--屈髋肌群  L3--伸膝肌群  L4--踝背屈肌群  L5--拇长伸肌  S1--踝跖屈肌群

3、运动平面:最尾端平面的肌力在3/5级或以上,而相邻头端的肌力都在5/5,即确定为3/5的那个平面。每群肌肉5分,总共100分。

注意事项①运动检查的体位:肌力的检查应保持在仰卧位进行。因为急诊室的检查多半在仰卧位进行。有些肌肉如肱三头肌仰卧位是去重力的。② 临床上有些节段不能检查到,如:C1-C4,T2-L1和S2-S5,这些位置的节段就假定为与感觉的节段一致。③还有一些非必须检查的肌肉,但他们的检查有利于更完全地评价脊髓损伤。这些肌肉是:膈肌,用透视检查;三角肌;腹肌,用Beever 征;内侧国绳肌;髋内收肌。他们的评定等级为正常、弱、不存在。

4、感觉检查的点

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间隙;C4-肩锁关节顶点;C5-前臂间隙外侧缘;C6-拇指;C7-中指;C8-小指;T1-前臂间隙内侧缘;T2-腋窝顶点;T3-第三肋间隙;T4-第四肋间隙(锁骨中线);T5-第五肋间隙(T4和T6的中点锁骨中线);T6-第六肋间隙(胸骨剑突水平锁骨中线);T7-第七肋间隙(T6和T8的中点锁骨中线);T8-第八肋间隙(T6和T10的中点锁骨中线);T9-第九肋间隙(T8和T10的中点锁骨中线);T10-第十肋间隙(脐部锁骨中线);T11-第十一肋间隙(T10和T12的中点锁骨中线);T12-腹股沟韧带的中点;L1-T12和L2的中点;L2-大腿前面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第三掌指关节背侧;S1-足跟外侧;S2-国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S5肛周区域(作为一个节段) 。

5、感觉有二种,痛觉和触觉二者都用以下三级。感觉不到=0;感觉受损=1;正常=2。痛觉是不能区别钝和锐。

注意事项:①应该加上肛诊,检查者的手指插入肛门,感觉有或无。这有利于判断是否是完全损伤。②不能检查时应注明不能检查。③深感觉检查时,应选择双侧食指和足拇指关节的运动觉。 

6、脊髓损伤程度:ASIA(美国脊柱损伤联合会)脊髓损伤程度量表

A = 完全损伤;B = 部分感觉残存,无运动;C = 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小于3/5;D = 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大于3/5;E = 正常。

表1        脊髓损伤运动功能评定

节段代表肌群肌力分级节段代表肌群肌力分级
C5屈肘肌群L2 屈髋肌群

C6伸腕肌群L3 伸膝肌群

C7伸肘肌群L4 踝背屈肌群

C8指伸肌群L5 拇长伸肌

T1小指展肌S1 踝跖屈肌群

肌力的分级

0=完全瘫痪;1=可触及或可见到收缩;2=无重力状态下的主动运动;

3=抗重力主动运动;4=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5=正常。

    表2         脊髓损伤感觉功能评定

节段感觉检查点感觉评分节段感觉检查点感觉评分
C2枕骨粗隆T8第8肋间隙

C3锁骨上间隙T9第9肋间隙

C4肩锁关节顶点T10第10肋间隙

C5前臂间隙外侧缘T11第11肋间隙

C6拇指T12腹股沟韧带的中点
C7中指L1T12 和L2的中点

C8小指L2大腿前面中部
T1前臂间隙内侧缘L3股骨内上髁
T2腋窝顶点L4内踝
T3第3肋间隙

L5足第三掌指关节背侧
T4第4肋间隙

S1足跟外侧
T5第5肋间隙

S2蝈窝中点
T6第6肋间隙

S3坐骨结节
T7第7肋间隙

S4-5肛周区域
脊髓损伤程度:ASIA(美国脊柱损伤联合会)脊髓损伤程度量表

A = 完全损伤;B = 部分感觉残存,无运动;C = 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小于3/5;D = 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大于3/5;E = 正常。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