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孵化基地运营方案
2025-10-02 15:39:32 责编:小OO
文档
 

青岛晨之晖电商

孵化基地运营模式

二〇一六年四月

 

1.1 入驻企业选择机制 

(1)企业进驻孵化器的标准 

进驻孵化基地的企业应能帮助孵化基地实现发展目标,这样方能保证孵化基地的高效运行。通过总结大量成功的孵化器的经验,现确定本孵化基地选择孵化企业的标准: 

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符合孵化器要求的企业类型(高新技术产业范畴);要有规模前景;支付租金及服务费用的能力。 

(2)入驻企业的选择审批程序 

满足入驻企业标准的企业,可以申请进驻本孵化基地。其审批程序依次为: 

①中小企业与本孵化基地进行信息交流 

在这一阶段,潜在客户已经对本孵化基地产生了兴趣,这时目标客户需要到孵化基地作现场调研,了解孵化基地的设施、服务、入驻程序等。在对孵化基地有较深刻的了解后,目标客户会做出两种选择:一是进驻,二是不进驻。 

②企业提交入孵申请 

符合孵化基地进驻要求的企业向孵化基地提交申请或商业计划书,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技术水平、项目发展情况、市场前景、未来规划等。 

③专家委员会对企业进行评估 

根据申请企业提交的材料,孵化基地所设立的专家委员会对企业进行技术评估、经济评估、市场评估、法人评估等。 

④企业进驻、接受孵化 

经过评估后,获准进驻的企业和孵化基地签订协议,进驻企业开始正式运营。 

1.2 企业孵化过程培育机制 

孵化基地对企业孵化过程进行动态培育,分为孵化前培育、孵化中培育和孵化后培育三个阶段。 

(1)孵化前培育 

孵化前培育即孵化基地与孵化企业建立孵化关系之前进行的培育服务,包括接收创业者的孵化申请,按照孵化基地对孵化项目的要求对技术、经营、市场、环保、创业团队等基本情况进行评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办理工商、税务、企业代码等注册登记手续,签订孵化协议,建立正式的孵化关系。 

(2)孵化中培育 

孵化中培育即孵化基地对孵化企业从入孵到出孵之间所进行的培育,包括:孵化基地为孵化企业通过投融资平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定期收集孵化企业的技术、经营、财务等信息,并组织上报有关部门;了解孵化企业的经营计划,组织专家分析和诊断孵化企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孵化期满,根据孵化企业的技术和经营状况,做出毕业、续孵、结业还是孵化无效等处理,并对孵化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孵化成功率。

(3)孵化后培育 

孵化后培育即对从孵化基地毕业的企业进行跟踪管理,继续为毕业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跟踪毕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评估孵化基地对孵化企业的效果,进一步总结孵化经验,找出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 

1.3 毕业退出机制 

(1)毕业孵化企业的类别 

在本孵化基地孵化的企业中,由于项目水平、企业运作发展的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①毕业企业 

经过孵化基地的孵化,已经成长为成熟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风险投资己经开始撤出,取得回报。 

②明星企业 

初步取得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毕业企业,风险投资尚未撤出。 

③风险企业 

风险投资刚刚投入,有未来发展潜力,是孵化基地孵化培育的重点。 

④稳定企业 

孵化基地不对其提供资金投入,它具有稳定的市场,经济效益不高,但仍属盈利企业,是孵化基地场地租赁的长期稳定客户和资金来源。 

⑤失败企业  

属于不能维持企业,发展受挫,企业亏损,技术项目没有前途,应迁出孵化基地,为其他企业的进驻腾空场地。 

(2)孵化企业的毕业标准 

本孵化基地在孵化企业毕业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孵化时间 

本孵化基地认为以3-5年为宜。 

②成果商品化 

在孵化期内,企业应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制成样机或样品。企业内的技术人员在完善产品的过程中对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能力开发系列产品或其它新产品,使企业得以不断有新产品投入市场。 

③相当稳定的市场 

企业离开孵化基地之前,应在某一行业或地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产品的销售有了比较固定的渠道,销售网络初步建立。 

④管理完善 

企业领导人对所从事技术、经营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熟悉,企业的各项制度,包括财务制度、用工制度等都已建立起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计划。 

⑤资金充裕 

经过几年的运转,企业的资金有了积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有了一定数额的固定资产可用于抵押贷款,或是有了有效的筹资渠道,为规模发展准备了条件。 

1.4 风险投融资机制 

孵化基地的风险投资是一种复杂而严谨的资本运作方式,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其运作过程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在工作中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运作: 

(1)项目申报 

即广泛地收集项目来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把好首次接洽关。在填写孵化项目申报登记表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洽谈。 

(2)项目考察 

对初选项目填写孵化项目申报书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认真审查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并有计划地开始调研。调研对象包括技术权威、管理专家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同时还要进行技术和市场情报检索等。 

(3)项目评估 

对经过考察进入备选的项目开始进行详细的项目评估工作。从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发展历程、资产负债状况、生产经营情况、投资产权关系、企业负责人情况等)、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技术水平及成熟程度、项目实施条件、市场分析等)、投资评估及经济效益分析(包括投资、成本、现金流量、盈亏平衡、敏感度分析、风险分析等)、风险因素剖析、操作建议等几方面出具完整的项目评价报告。 

(4)投资决策 

对项目评价报告以答辩的方式加以论证决策。决策通过的项目,在完善投资合同或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依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批注入投资。一般从项目申报到第一笔投资到位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6个月以上,有的甚至一年,以充分接洽、跟踪、考察与论证。 

(5)跟踪管理 

对投资企业,除了孵化基地综合配套的服务外,特别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咨询服务水平上,为企业提供真正有质量的管理指导和发展决策建议。只有企业发展方向明确、路子对头、管理得法,才是降低投资风险的关键。 

(6)资本退出 

这是我国现行下风险投资工作的难点。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靠企业自有资金的逐步积累和依靠信贷部门取得资金支持后逐步收回投资,另一方面对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对方也有要求的投资对象重新构筑发展框架,吸收其它法人股或个人股进行增资扩股,孵化基地也可以转部分投资为股份,这样做不仅可以分散孵化基地的投资风险,还可以对完成创业阶段进入成长期的企业继续进行追踪,寻找资本退出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对优良资产的包装,进行创业板上市。 

1.5 盈利机制 

从理论上说,凡是孵化基地提供的服务,都有可能从服务中获得收入。按照我国孵化基地目前提供的服务和拥有的资源看,孵化基地现有的或潜在的收入来源有: 

第一,租金类收入,包括房租和物业管理费、公共会议室等公用设备的使用费;

第二,服务类收入,包括行政服务费、打字复印等收取的费用、各种代办手续费、咨询服务费、法律、市场、财务等培训费、各种中介收费、进出口代理费; 

第三,性收入,包括直接拨款、返税、财政补贴; 第四,经营类收入,包括策划销售在孵企业的产品、承担企业产品的物流配送; 

第五,投资收益,包括贷款担保费、长期的土地升值、股权转让收益,股权分红。 

根据本孵化基地的收入来源及特点,设计出下列孵化基地的盈利模式: 

(1)物业管理渗入型:房租收入转股权 

充分发挥孵化基地贴近科技创新源头的优势,使物业管理渗入到在孵企业的经营过程,将房租转化为股权。将房租转化为股权之后,能使孵化基地在不具备投资实力的情况下分享初创企业的成功,提高孵化基地的收入。 

(2)风险投资型:孵化企业 

孵化基地将成立专门的创业投资机构,专注于高成长性企业的培育,并选择一些有潜力的在孵企业分阶段投入资金,以换取一部分股权,在企业成长后获得股权收益。通过对优秀企业进行包装上市,获取收益。 

(3)产品经营型:孵化产品 

孵化基地凭借拥有初创科技企业群体的优势,介入产品营销甚至获得产品代理权,从而获得回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孵化基地仅对该产品进行投资,而不是对初创企业投资,孵化基地集中精力参与到一个具体的项目运作中,先对该新产品进行价值评估,再根据富有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市场营销方案确定项目投资的数额,然后决定孵化基地的投资比例以及利润分配、退出规定等关键问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