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地漏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保证洁净区的卫生,防止污染。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地漏的清洁、消毒。
3. 职责:
操作人员、清洁工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A检查员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
4.1. 清洁部位:地漏需要清洁的部位有盖板、地漏槽、水封盖外壁等。
4.2. 清洁频度:每个工作日下班前或每批生产结束后的清场过程中进行清洁。
4.3. 清洁工具:水桶、毛刷、水管、橡胶手套等。
4.4. 清洁剂:雕牌洗涤剂。
4.5. 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
4.5.1. 5%甲酚皂溶液:取甲酚皂液加纯化水适量,配制成5%溶液后,摇匀即可。
4.5.2. 0.2%新洁尔灭溶液:取5%新洁尔灭溶液适量加纯化水,配制成0.2%溶液,摇匀即可。
4.6. 清洁方法:清洁地漏时,不得将水封打开,以防止下水道内的废气倒灌入生产区。
4.6.1. 一般生产区地漏:
4.6.1.1.打开地漏盖板,用毛刷蘸清洁剂将地漏盖板刷洗干净,用饮用水将表面的
清洁剂冲洗干净。
4.6.1.2.用大量饮用水将地漏内残存的污物冲入下水道内。
4.6.2. 大于万级洁净区地漏:
4.6.2.1. 用毛刷蘸清洁剂将地漏槽、水封盖外壁刷洗干净。
4.6.2.2. 用大量纯化水将地漏槽内以及水封外壁表面的清洁剂冲入下水道内。
4.6.2.3. 将配制好的消毒剂倒入地漏水封槽内,用毛刷将消毒液均匀涂布于地漏盖板、地漏水封槽、水封盖板外壁表面(每个地漏不能少于100ml消毒剂)。
4.7. 清洁工具的清洗及存放:将清洁工具用清洁剂清洗干净,洁净区的工具用消
毒剂消毒后,置清洁工具间指定位置晾干备用,一般生产区清洁工具清洗干净后放在指定地点。
4.8. 清洁效果评价:应无味,目检表面应清洁,无可见异物或污迹。
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写说明…………………………………………………………………
1.基本情况………………………………………………………………
2.环境污染目标及其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职责划分……………………………
4.报警、通讯联系方式…………………………………………………
5.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
6.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7.危险区的隔离………………………………………………………
8.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9.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10.应急救援保障………………………………………………………
11.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2.应急救援培训计划…………………………………………………
13.附件: ………………………………………………………………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电话…………………………………………………
(3)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4)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
(5)平面布置图……………………………………………………
(6)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电、供水单位的联系方式……………………………
(7)保障制度………………………………………………………
编写说明
为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事态扩大,妥善处理处置,降低危害和损失,保护公众人身和环境安全,根据国家、省、市、县环保部门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段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制定企业的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预案编写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止法实施细则》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2001]60号)
2、预案编写小组
本预案由*****编写,由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签发。
预案编写组
二○○七年一月
1.基本情况
*******有限公司地处******市****县*****镇驻地以东约600米。厂区占地124.8亩,厂区北邻****镇****村,约400人,相距150米,东西邻****村农田,南邻****村农田,*****路与厂区相通。气候属北温带性气候,光照充足,抗震强度为7级。厂区地形平坦,全厂共有15个车间、科室,现有职工241人,其中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90人。
本公司是以生产、销售汽、柴油、液化气为主的企业,工艺流程较复杂,具有易燃、易爆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拥有15万吨/年催化裂化石油加工炼制装置、10万吨/年常减压炼油装置和60万吨/年常减压重交沥青炼油装置各一套及油品储存、污水处理等设施。以原油为原料,环境污染品为原油、轻柴油、90#汽油、液化石油气等。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旦泄漏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环境突发事故的可能性尤以液化气最危险。
2.环境污染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2.1环境污染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厂使用、贮存环境污染目标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3个危险场所(设备)为应急救援环境污染目标。
1号目标:液化气罐区(400m3球罐两个)
2号目标:油品车间成品油罐区
3号目标:油品车间原油罐区
2.2环境污染目标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1号目标:液化气罐区(400 m3球罐两个)如大量泄漏对催化车间油品车间影响较大,事故一旦控制不住则会对周边村庄形成影响,全厂应立即停工,做紧急处理。
液化气危险特性: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易爆、具麻醉性。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号目标:油品车间成品油罐区。如大量泄漏流入外排水沟则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汽油、柴油危险特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号目标:油品车间原油罐区
原油危险特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可造成污染。
易燃,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职责划分
3.1机构设置,公司只设立一级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2组成人员如附表1
⑴本公司成立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动力车间、生产设备科、安全保卫科、办公室等科室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动力车间),日常工作由动力车间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即环境突发故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生产设备科。
组 长:****** 电话 ************
副组长:******* 电话 *******
下设办公室 主 任:***** 电话 ***********
成员为各车间主任
事故报警电话:
⑵现场指挥人 ******** 电话 *************
******** 电话 *********
3.3主要职责
3.3.1指挥领导小组
⑴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订、修订;
⑵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调动;
⑶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⑷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⑸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6)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
(7)批准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8)接受的指令和调动;
⑼环境突发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3.2指挥部
⑴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预案命令、信号;
⑵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⑶向上级汇报和向相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3.3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动力车间主任:⑴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置工作、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值班中层:(1)接警后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2)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事发车间班组长、工作人员查清事故原因、部位并正确处理,控制事故扩大。
生产设备科副科长:
⑴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
⑵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
⑶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
⑷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⑸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3.3.4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职责
发生事故时,本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厂各类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见《企业环境突发事故救援专业队编成表》,其任务分工如下:
通信联络队:共7人。
职责:担负事故车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
治安队:共6人。
负责厂区治安管理
抢险抢修队:由设备科、动力车间、电仪车间组成,共30人。包括电(气)焊工、电工、钳工,起重工,由通信联络队负责联系。
职责:担负抢险抢修任务。
4.报警、通讯联系方式
4.1 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炼油车间、催化车间、液化气罐区、油品车间各安装有一套手动报警装置。
4.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系手段。
总 经 理:******* 手机:********办电********宅电:**********
副总经理:******** 手机:*******办电********宅电:**********
副总经理:******** 手机:***************
公司办公室电话: ***********
催化车间电话:
炼油车间电话:
油品车间电话:
厂消防队:************** 厂生产设备科:*************
电话报警:火警:119
环保局办公室电话:*********
5.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5.1液化气站易发事故
5.1.1液化气球罐附近管线泄漏
应急方案:液化气球罐附近管线泄漏,及时发现尤为重要如一旦发生险情,可一边切断气源,尽可能放火炬泄压;一边报告有关部门,同时开启消防喷淋水系统,对罐进行冷却保护,喷水冷却容器。如大量泄漏,则必须在泄漏点周围根据风向情况设置警戒区,避免闲杂人等进入。如风力较大则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组织下风向村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注意抢修时不要让液化气喷到身上,以免冻伤。
5.1.2槽车泄漏
应急方案:槽车泄漏,应采取紧急止漏,不得启动车辆,立即报警,并与有关单位联系采取紧急止漏防范措施,切断附近火源,禁止附近车辆通行,设置警戒线,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泄漏区域,组织有关人员向逆风方向疏散。
5.1.3球罐突然发生大量泄漏
应急方案:①发现球罐泄漏时,应立即通知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在球罐一定区域范围内划定警戒区,派人员警戒监护,阻断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过危险区域。
②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如风力较大则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组织下风向村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5.2油品车间油品罐区易发事故
5.2.1油罐泄漏
应急方案:①立即停止向罐内输送油品,及时向车间、厂部汇报;②堵塞罐区下水道和防火墙开孔,防止油品大量流失,以便回收跑出的油品,减少事故损失;③迅速将罐内油品倒空;④检查漏油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性空间。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坚决防止油品流入排水系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用泡沫覆盖,降低气体浓度。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6.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由总指挥发布撤离的命令,由通讯联络队、治安队负责人按考勤值班表清点当班人员,向厂区外安全地点撤离。
6.2非事故现场人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由应急求援人员到附近谢家村、大张村、常家村通知村委、组织村民及时疏散,疏散应向上风有序撤离。
6.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抢救人员在撤离前必须向由抢险队长报告,同意后方可撤离。确认无误后,必须向指挥部报告。
6.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如公司液化气站一旦发生大量泄漏,应立即通知谢家村、常家村、大张村、常家镇及时疏散。
7.危险区的隔离
7.1危险区的设立,泄漏部位周围50米为危险区,泄漏区上风向100米以内及下风向300米以内为危险区,
7.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设立、方法:设立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救护车鸣灯。
7.3事故现场隔离方法:用消防沙将地沟探井、封堵,布散消防泡沫将事故现象与外部隔离。
7.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周边在各路实施交通管理,摆放交通管制牌,所有车辆人员绕道行驶。
8.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⑴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如发生液化气泄漏,由液化气站和消防队分别出1名同志配戴空气呼吸器及防静电服进入事故现场,用测爆仪检测或取样后用色谱仪检测。
⑵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液化气泄漏由液化气站和抢修队、消防队分别出1名同志配戴空呼吸器及防静电服和一人抢修两人接应监护,随时用测爆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防爆抢修工具进入事故现场堵漏,排除险情。
⑶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如发生液化气泄漏,用测爆仪实时检测,如液化气浓度骤增,泄漏量加大,且无有效防治办法除险,应及时组织人员向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点。
⑷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指挥部统一调度。
⑸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一方面,请求上级消防队伍支援,通知周边村庄,人员物资撤离。
9.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9.1事故现场保护的措施,抢险完成后由治安队负责现场治安,负责布置安全警戒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靠进现场,以保护现场,便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
9.2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由厂消防队负责用清水冲洗,责任人为张宝合。
10.应急救援保障
保障原则:遵循单位自救,社会支援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事故单位自身组织的应急救援是最基本、最熟练、最快捷的有效处理。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
10.1内部保障
⑴确定应急救援队伍,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应急救援队伍编成表附后)。
⑵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器材由安保科消防队负责保管理维护,抢修器材由配电仪表保全维修各口负责保管维所,交通工具由厂办负责维护管理,以上器材各口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⑶应急通信系统:手机联系、内部电话(号码表见附件3)
⑷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由安保科和生产设备科管理。
⑸保障制度目录
①责任制
②值班制度
③培训制度
④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
⑤安全运输卡制度
⑥演练制度
10.2外部救援
⑴单位互助的方式:电话联系、彼此给予人员、物资、技术方面和帮助与支持。
⑵请求协调应急求援力量:如汽油罐泄漏、液化气球罐泄漏请求协调应急求援力量。
⑶专家信息:
县环保局电话: ********** 环保局检测站电话: ***********
11.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1.1如环境污染目标险情排除,并妥善处理完善后事宜则终止程序。
11.2现场总指挥下令通讯队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12.应急救援培训计划
12.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由公司安委会负责每年2次。
12.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由安保科及有关科室负责每年2次。
13.附件: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电话
3、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4、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5、平面布置图
6、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电、供水单位的联系方式
7、保障制度
表件1:
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
| 组内职务 | 姓 名 | 行政职务 | 行政分工 | 
| 组长 | 总经理 | 主持全面工作 | |
| 副组长 | 副总经理 | 分管经营工作 | |
| 副组长 | 副总经理 |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 | |
| 成员 | 副科长 | 主持工会、安全保卫科工作 | |
| 主任 | 主持办公室工作 | ||
| 副科长 | 主持生产设备科工作 | ||
| 副主任 | 主持催化车间工作 | ||
| 主任 | 主持炼油车间工作 | ||
| 主任 | 主持动力车间工作 | ||
| 科长 | 主持财务科工作 | ||
| 科长 | 主持销售科工作 | ||
| 科长 | 主持原油科工作 | ||
| 负责安全保卫科日常工作 | |||
| 副主任 | 主持油品车间工作 | ||
| 副科长 | 主持质检科工作 | ||
| 副队长 | 主持车队工作 | ||
| 副主任 | 电仪车间工作 | ||
| 副主任 | 电仪车间工作 | ||
| 副科长 | 主持计量科工作 | ||
| 副主任 | 办公室工作 | 
| 救援队 | 负责人 | 成 员 | 
| 通讯 队 | ||
| 消防队 | ||
| 治安队 | ||
| 抢险抢修队 | ||
| 医疗 救护队 | 
 | |
| 物资供 应队 | 
值班联系电话
| 科室 | 内线号码 | 外线号码 | 科室 | 内线号码 | 外线号码 | 
| 苏工办公室 | 配电室 | ||||
| 厂办 | 保全室 | ||||
| 销售科 | 维修 | ||||
| 原油科 | 锅炉 | ||||
| 财务科 | 仓库 | ||||
| 工会 | 成品化验 | ||||
| 车队 | 常压仪表 | ||||
| 门卫 | 常压中控 | ||||
| 生产设备科 | |||||
| 地磅房 | 催化中控室 | ||||
| 原油化验室 | 催化中控室 | ||||
| 王传军办 | 催化仪表室 | ||||
| 保全维修夜间 | 主风机 | ||||
| 消防队 | 液化气 | ||||
| 污水处理 | 接待室 | 
附4: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县委办公室:
县府办公室:
县油区工委办公室:
环保局办公室电话:
附件5: 平面布置图 西
火炬
液化气站 球罐1# 2#
房 门卫
办公区 草坪
企业消防队 配电室 催 气压机
90
环境污染目标 草 化
90
90
原
原
主风机 装 中
坪 置 控
蜡油腔滑调油
蜡油
原
原
原朱 区 室
原油池
蜡
油池
原
油
罐
区
草 配电室 常
化验室 泵房 草 减 中控室
坪 草坪 坪 压
成
品
罐
区
装 配电室
污水处理厂配电室 置
草 值班室
空压站 配电室
值班室 成 维修班
坪 品 供水
泵
房 消防储水罐 泵房 供暖泵房
配电室
仓库 锅炉房
S
附6: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电、供水单位的联系方式
路面队
广青路
常家镇中学
田
3000米
村 级 路 于
1000米 400米 进 常 家 村
农田 液化气球罐 厂 路
路
成品罐区 催化装置 600米
农田 原油罐区 农田
炼油装置 600米 常家变电所 常家镇
本单位
生活区
150米
谢家村
1划500米
农田
常家镇联系电话:
常家镇常家管区联系电话:
谢家村联系电话:
大张村联系电话:
常家村联系电话:
常家镇变电站:
供水单位联系电话:办公电话:
*****主任:
附7:保障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宏远安全生产环保责任,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污染事故的发生,为宏远沥青有限公司经济建设和职工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高青宏远沥青有限公司与各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工作指标(70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层层分解环境保护责任目标,逐级落实,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资金有保障,计划、制度、措施可操作性强,落实得力,记10分。机构不健全,扣2分,计划、制度、措施不完善,扣2分,以上情况缺一项扣4分。
2、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突发事故的报告和处理规定,发生事故,及时准确地上报公司,记5分。如发生事故隐瞒不报,此项不得分,并追究主管负责人的责任。
3、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环保部门及有关部门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记5分。否则不得分。
4、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按时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教育活动。
5、按规定认真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审批采购。发放使用管理章程,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保护劳动者不受伤害,记5分。不按时发放或劳保用品不符合要求出现一次扣2分。
6、健全内部巡检制度,定期查找安全事故隐患,健全原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记15分。在上级部门检查中,每检查出一次事故隐患,扣3分;原始资料不健全,扣2分;每发生一起事故,扣3分。不及时上报隐患整改报告,扣3分。
7、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积极开展保护环境活动,记5分。
二、事故控制目标(30分)
1、重(特)大污染事故、重大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事故为零。实行一票否决制,年内发生事故的部门不得参评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不得参评先进个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为零,记15分。出现安全事故,经济损失5-10万元,扣15分,5万元以下扣10分。
三、考核与奖惩办法
年终公司组织有关人对各部门进行考评,对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超过80分者按每超1分分别奖励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100元、50元奖励,低于80分者按同比例罚款,并且不得参评先进单位,部门领导人不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将按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单位负责人和事故当事人相应的行政、经济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中层轮流值夜班,污水处理厂、动力车间、催化车间、炼油车间、安保科、原油泵房均昼夜值班。
3、培训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职工业务技能考核,将预案内容作为重要的学习考核内容。考核不合格者降为学徒工,不满80分者降级。
4、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
(1)安全科每月组织安委会成员进行安全大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装置是否有不安全隐患;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无损等。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及时整改。
(2)对违犯操作规程、违章指挥、个人防护装备管理不善等行为进行处罚,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修复。
(3)检查要有记录,整改措施并备案。
5、演练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使承担抢险、救援的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程序、有步骤使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达到迅速控制危险源,及时指导职工防护和疏散的目的。
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源必须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及范围,提出处理办法;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错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漏等;以及加强预防措施。成立以下制度: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