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2025-10-02 15:39:35 责编:小OO
文档
2011届高三历史备考方案

2011年的高考同往年一样,仍然充满着变数、充满着挑战、充满着希望。新的测量方式,要求我们必须全盘考虑、有的放矢,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2010、9、1-2011、3、15)

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六个单元、《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六个单元、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五个单元,共分17个单元。基本按照每课时一节课的复习进度进行。通过近年高考阅卷信息,我们认为,高考阅卷非常严格、公正。一些问题的组织上,特别强调细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技术上的失误最为可惜。因此,在练习中,重质量,不能求数量。本阶段的复习工作,强调“慢”“细”“透”,注重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二轮复习(2010、3、16-2010、4、16)

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第二轮复习是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基本思路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在进行这一轮复习时要从宏观入手,起点要高,要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要体现思维的梯度,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使他们有翻新的知识要学,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理。具体的做法有: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先古代后现代的顺序,以五大块(中国古代、中国近代、现代、世界近代、现代)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在进行每大部分之前,先安排学生回顾知识,然后进行单元复习,单元的划分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来确定。如:中国古代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几个个单元来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按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北洋军阀的统治,等几个单元进行复习等等。

每一大部分单元复习结束后,接着进行专题复习,在做专题时,应做到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要设计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专题。专题的选题宜粗不宜细,不要面面俱到。如在古代史的专题复习中,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专题复习,如在政治这个专题中可以就君主的加强这一小专题进行复习,在古代的经济史中也可以就赋税制度进行总结归纳等等;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屈辱史、抗争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专题;中国现代史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复习;世界近现代可以按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民族运动史、国际关系等几条线索或专题来复习。同时在专题复习时要注意中外知识的结合,专题内部知识的纵向综合,还要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不能割裂,所以在讲专题时要注意历史知识的链接性的题目,告诉学生此类题目的链接方式,怎样搭桥、过渡、推理,最后整理成文,这又促使学生认真读书,搞清每一个知识点,使相关问题有机联系起来。

第三轮复习(2010、4、17-2010、5、31)

    主要内容:热点、焦点问题,同时通过模拟考试及各种考查手段进行查漏补缺。

最后,学生心理调整阶段(2009、6、1—2009、6、5)

二、  注意把握复习的方法

  1、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如封建社会的衰落是我国明清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明朝制度的加强》这一节内容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①政治制度上: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地方废行省,三司分权,解决地方与的矛盾。②军事制度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解除军事将领对皇权的威胁。③法律上:制定《大明律》,通过立法来巩固主义集权。④加强特务统治,用非正常的手段来强化君权。⑤“削藩”,巩固主义集权。⑥营建北京城,突出皇权,体现出浓厚的君主色彩;就这一章的知识结构来说,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衰落主要表现在:①政治上强化君主,主义集权制达到顶峰,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军机处、“均田免粮”无不体现出封建社会的衰落。②经济上一方面封建社会的经济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开始冲击着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③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④对外关系上,西方的殖民活动已到达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北边疆,出现了反侵略的斗争,闭关锁国成为对外关系的主流。⑤思想文化上,文化主义达到顶峰,出现了一些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文学作品,西学东渐。

   2、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3、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如“资产阶级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即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早期资产阶级时代。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对于早期资产阶级时代来说,资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就是夺取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建立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贵族王权。故英国186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787年的颁布,法国17年的《宣言》和1791年的颁布,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美、法的确立。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英、美、法等的资产阶级;二、欧洲封建国家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客观上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四、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取得胜利,较早的迎来了工业,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如上述早期资产阶级时代我们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四个方面来把握。经济上资本主义处在手工工场的繁荣阶段,商业资本起着支配作用;政治上资产阶级在斗争中壮大起来,加快了想资本主义的过度;思想上资产阶级抛揩了宗教外衣,提出了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国际关系领域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另一方面欧洲大国在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同时亚、非、拉美面临挑战,欧洲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5、 重视世界史的复习 

(1)国别史的复习法。 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

(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

(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

三、搞好综合训练,注意补充知识。

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高三复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年的高三复课从这一学期起就搜集和设计了一些习题,要想使练习达到检验复习效果的目的,除了认真阅卷外,更应该认真地讲评,从答卷情况以及纠正失误的对策、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讲评时要把握针对性原则,思维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经过讲评应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补充,避免就题讲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归教材,迎接高考。

前三轮复习完后,在高考前一个半月,则是高三复习的收工阶段,也是一、二轮复习的巩固阶段,其基本思路和教学目标是查漏补缺,进行知识的回顾。为了防止“回生”现象出现,要带领学生回归教材,认认真真把包括目录、章节顺序、正文、注释、插图、课后练习、大事年表在短时间内熟悉一遍,提高应考的自信心。现在的高考试题表现为关注现实、时代感强以及屡考热点等特点,所以在最后一个阶段复习中也可以进行热点知识讲座,用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现实热点,找准历史知识与热点的切合点,这样才会相得益彰,例如世博会、伊拉克问题、问题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