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
2025-10-02 15:32:08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

摘要

    我们羡慕鸟儿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对飞行的渴望深深的植入人类的心中,

我们将对飞行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之中。嫦娥奔月,阿波罗,

赫尔墨斯等都是有关飞行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发明了很多有关飞行

的技艺。例如竹蜻蜓,木鸟,风筝。同时还有一些人为飞行的尝试付出了生命。

这些都不断的激励着后人对航空技术的研制。

关键字

     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大学生

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从战乱走向和平,经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面临严重的考验,在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中国航空逐渐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从开始仿制前苏联的各种飞机,中国培养了一批自己的航空人才,并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为实现从仿制到研制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在“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从零做起,从火箭导弹到卫星飞船,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先后完成了卫星的发射与回收、载人航天以及探月工程等各种任务,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从最初的初教5到今天的歼10和歼20,中国航空人完成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制的跨越。从建国至今的60余年间,中国的航空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的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熟的航空科学与试验的工业体系、完备的航空设计与制造体系以及发动机、航空电子、自动控制、风洞等研究试验机构和试验设施显示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成就。

 从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开始,中国航天人开始了探索外太空的过程,50多年来,中国在导弹武器、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家和民众的支持、资金支持和大量的人才培养造就了今日的中国航天,中国航天人不畏条件的艰苦和科技的落后,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勤劳智慧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航天画面。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和平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雄厚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储备是航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以及航空航天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是中国航空航天取得巨大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要实现航空航天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定的需求的动力。当代中国面临很多危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因素,因此发展强大的空军就成了时代对中国的要求,这会对航空航天事业 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大量的人才储备是航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国家和相关企业的经济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发展的需求,才有可能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还有,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民众的支持,只有整个国家都大力支持航空航天事业,航空航天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都在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的时代背景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很幸运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未来的航空航天领域将会有更多中国人的影子,中国也将为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我们也要以史为鉴,反思以前在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时的各种失误和成功,胜不骄,败不馁。只有这样,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才能保持健康发展。整理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以历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

㈠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㈡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

  Ⅱ.1992年1月,党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Ⅲ.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Ⅳ.2003年10月15日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没有结束。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Ⅴ.2007年8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场。    2007年9月20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场。    2007年10月22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择机执行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飞行任务。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Ⅵ.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七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做准备工作。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Ⅶ.2011年11月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Ⅷ.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时许,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16号舰在大连举行仪式,16号舰与相邻停泊的88号舰全部挂满旗。16点40分,16号舰舰桥桅杆升起五星红旗,舰首升起八一军旗,舰尾升起海军旗,17点20分,仪式完成。中国航母正式服役。16号舰不日将驶出大连港,前往驻泊锚地举行服役仪式。

㈢·当前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专家认为,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将沿着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的方向发展,并将遇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为航天医学工程学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任务和新挑战。

⒈面对我国繁重的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如何使人才快速成长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

⒉面对后续任务的艰巨性、挑战性,以及基础、技术储备的不足,应拓宽渠道、扩大资源投入,加强航天特因环境对人生理、心理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及其防护问题,长期飞行或居留中的医学维护与健康保障问题等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推进航天医学工程学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在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是:

⒈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

⒉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

3.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

4.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

5.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6.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

㈣ 当代大学生对于航天事业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应当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了解发展动向。同时我们为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并相信在当代航天人和未来新生代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航天事业定会走向越来越好的明天。同时我们还应当向航天人学习……

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站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李成智. 飞行之梦——航空航天发展史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版社 

[2]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