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论文
2025-10-02 15:32:10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论文

一、打造动态数学课堂,开展多样学习模式

动态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讲解学习内容,更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动态生成课堂的创设需要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开展,让学生通过多样学习开发多样思维。

    1.利用游戏教学,促成动态生成性的有效教学

由于小学生刚刚从学前过渡到小学阶段,课堂形式也从活动和游戏为主的课堂转化成正规课堂,因此会因不习惯而产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气氛。例如,在“乘法”的学习过程中,无概念的死记硬背中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接龙游戏”和“摸牌游戏”让学生变相记忆。将全班学生作为参与与游戏的人员,然后利用接龙的方法进行乘法口算,比如说一位学生说出“3×4=12”,那么下位学生就要说出“4×4=16”,以此类推。

  2.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相联系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往往抱有一定的敬畏心理,这也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拿现实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混合运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布置成“超市”,将学生的角色设定为“收银员”和“顾客”,通过教师开出的清单进行购买活动。教师可以将清单列出,如“买20元的肥皂,买3袋洗衣粉,买两袋膨化食品”等,然后给他们一定面值的“纸币”,通过学生的购买和收银员的计算,教师会要求购买者计算是否正确,而收银员不仅会担任计算工作,对于盈利情况也要进行计算。

  

    3.开展竞争学习的活动,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小学生都存在渴望被关注的心理,也会在课堂上勇于表现,并且希望获得老师的称赞,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心理开展数学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而对于竞争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活动。例如,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题目,以小组参赛方式进行“解题比赛”,获胜的小组和个人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

二、结语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得知,动态生成性的科学依据在于小学生在该时期所具有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需要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只有将这种课堂模式加以完善、优化才能打造真正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数学课堂,这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