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6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5-10-02 15:30:55 责编:小OO
文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 史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2.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3.下图所示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辛亥

B.国民

C.抗日战争

D.战争

4.《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搞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改革开放开始实施

6.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历代都注重加强对地区的管辖。近代最先呼吁重视问题的进步思想家是(  )

A.姚莹          B.包世臣        C.夏燮         D.王茂荫

7.下表所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中,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史 实结 论
A古埃及国王役使奴隶建造金字塔。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B用楔形文字刻写《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居民已使用楔形文字。
C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不同等级可以通婚。
D古罗马奴隶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古罗马奴隶制发展迅速。
8.“唯一真正的,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是个人的。”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罗斯福新政

9.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受我们拥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宣言》           B.《宅地法》

C.《黑人奴隶宣言》    D.《宣言》

10.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

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民族英雄是国家的柱石、民族的脊梁。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2)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        。 

(3)1933年日军侵入热河,毅然变卖家产、召集旧部誓死抗日的皖籍名将是     。 

12.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的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13.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   继承王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3)     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1949年10月1日,         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辨析改错(8分)

14.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天工开物》。

错误:

改正:

【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

错误:

改正:

【  】(3)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错误:

改正:

【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

错误: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私学,首推孔子。据史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

  材料二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4分)

(3)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3分)

16.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 新外交】

  材料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是          。图中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和    (填字母),亚非(万隆)会议的举办国是        (填字母)。(4分) 

【新亚洲 新非洲】

  材料二 二战后到1955年初,新的亚非国家就达13个,使该地区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领的地盘,殖民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后卷土重来,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这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亚非会议召开前的国际形势。(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阅读《全球通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1)目录所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6分)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4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1.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武王伐纣灭商后,分封诸侯。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A符合题意。

拓展6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

①产生时代不同:分封制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是秦始皇广泛推行的;行省制确立于元朝。

②和的关系不同: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相对于,并且诸侯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行省制下的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命。

③在一定时期内的作用与影响不同:分封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它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

2.B 【解析】 由材料中“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可知,这次行动是英法共同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场侵华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3.B 【解析】 由漫画中党徽和文字信息“军为解除人民的痛苦而战”可知,该事件是以“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

4.C 【解析】 由“代表们……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可知,“代表们”参加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B 【解析】 材料涉及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两部分内容,A、C只涉及改革或开放一方面且说法错误,排除。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施的,排除D。故选B。

6.A 【解析】 1844—1846年,姚莹奉命赴,根据实地考察,写出了《康纪行》一书,最先呼吁重视问题。答案为A。

7.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选C。

8.C 【解析】 由“心灵的启蒙”“个性的提升”等可知,答案为C。文艺复兴中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提倡发扬人的个性,促进了人们思想的。

9.C 【解析】 由材料中关键信息“林肯”“自由宣言”可知,宣言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黑人奴隶宣言》,它使广大黑人奴隶获得。

拓展7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法律文献

(1)资产阶级法律文献:①英国,《权利法案》;②美国,《宣言》、1787年、《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国家工业复兴法》;③法国,《宣言》、《拿破仑法典》;④,废除农奴制法令;⑤中国,《中华临时约法》。

(2)无产阶级法律文献:①中国,“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英国,《人民宪章》;③《党宣言》;④苏联,1936年新。

10.D 【解析】 注意材料中时间信息“1948—195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苏开始冷战,随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这是这一时期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1.(1)林则徐 (2)邓世昌 (3)方振武

12.(1)《汉谟拉比法典》 (2)商鞅 (3)《拿破仑法典》(或《民法典》)

13.(1)启 (2)公民大会 (3)辛亥 (4)中华人民共和国

14.【×】(1)错误:《天工开物》 改正:《齐民要术》

【×】(2)错误:民用 改正:军事

【√】(3) 

【×】(4)错误:轻工业 改正:重工业

15.(1)局面:“百家争鸣”。(1分)墨家:墨子。(1分)法家:韩非。(1分)

(2)私学: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2分)京师大学堂:既有中国传统儒学,又有西方学科,中西结合。(2分,意思相近亦可酌情给分)

(3)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2分)北京大学。(1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等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由材料一中“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可知孔子开办私学的教学内容;由材料二中“经科”“工科”“商科”等可分析出京师大学堂的教学内容。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6.(1)自主的和平外交(1分) B(1分) C(1分) D(1分)

(2)战后初期亚非民族运动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2分)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2分)

(3)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

【解析】 第(1)问考查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印度和缅甸,它们分别对应图中的B和C;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举办,印度尼西亚对应图中的D。第(2)问,由材料二中“该地区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等可总结出答案。第(3)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

拓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

50年代①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0世纪

70年代

①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中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和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

新时期

①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17.(1)原因:①科学,(1分)如牛顿力学(或达尔文进化论等)的提出;(1分)②工业,(1分)如蒸汽机的发明;(两次工业中的具体史实均可,1分)③政治,(1分)如法国大(或1861年改革等)。(1分)

(2)【示例1】中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等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中国人民掀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等;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等。(2分)

【示例2】日本:遭受美国等西方国家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沦丧;(2分)进行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和对外扩张的道路。(2分)

答案说明:答案分为劣势(或落后挨打)、崛起(或反抗觉醒)两个层次,每层次2分,如答其他国家或地区,符合题意,史实准确亦可酌情给分。

(3)近代西方占据优势地位,世界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

【解析】 第(1)问,根据目录中前三章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第(2)问,任意选择目录中某一符合题意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日本、印度等,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从西方国家占据优势,东方国家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