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校园暴力案例分析
2025-10-02 15:31:40 责编:小OO
文档
  校园暴力案例分析

城关派出所  陶家岗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为什么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在校学生竟然变得性格乖戾、行为冲动、甚至动辄刀棍相见,血溅当场……那么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些人群最易沦为校园暴力的牺牲品呢?——也许我们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那么也许结果不会是这样。

根据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十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一,性格严重内向

性格严重内向一般会导致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与他人交流、向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而由于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或者难以与其他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包括生活、学习、感情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而使所有事情全部压积于内心,其中有许多困惑、难以解决或痛苦的问题,得不到他人帮助,自己反复思索而无以解答,最终易导致钻牛角尖或思维扭曲。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看待其他问题过于偏激,而且一个人自身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长久无法得到释放,一旦爆发极可能产生非常冲动的后果。

案例:山西初二学生泼硫酸案。初二学生陈某平时不爱着惹人,性格内向,遇事时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打,但也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当再次遇到其他学生挑衅时,将硫酸泼向对方,导致13人毁容。

对有这种表现的学生,家长和校方应主动努力与之沟通,或请教心理学专家,帮助其调整心态,使之能向他人敞开心扉,表达心情,诉说心事,使他们能更好的平衡心理,通过外界的帮助来完善思维,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从而避免遇事激烈冲动、自作主张。

二,家庭不和睦

每个人的性格、行为、举动、思维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家庭环境。一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冰冷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不少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生活都不幸福,他们要么从小失去父母关爱,要么家庭生活不正常(如争吵,家庭暴力等),造成他们的性格极端。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它们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案例:郑州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劫钱事件。许多有过被打经历的小学生说,欺负他们的大孩子多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他们并不相识,有许多小学生是在玩游戏机或是在买零食时被“古惑仔”们盯上的。有的是直接索要,有的则上去就抢,更有些则是没有任何原因,看见低年级学生就要拳脚相加,以解“心头之恨”。记者费尽周折,找到一名常向低年级学生要钱的孩子。这名上初一的学生说,他父母离异,跟随爸爸生活。但爸爸很少有时间管他,和一些坏孩子一起去网吧玩,没钱了,就去学校找一些老实或看着不顺眼的小孩要钱。而有的直接打低年级生的学生表示,在家里没人关心,甚至还经常受父母的打骂,心理不平衡,看见低年级学生不顺眼就干脆过去揍一顿发泄。

家庭问题已经成为造成校园暴力的一大原因,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父母离异、父母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各方面都应当引起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正视生活,减少家庭问题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喜欢虐待小动物

毫无原因的喜欢虐待小动物,这种日常行为表现,体现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天性残忍的人并不多,属于极为少数的人群,在虐待动物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身为强者的快感;而大多是后天由于某种原因或刺激造成的,比如本身性格懦弱、经常受到同学的取笑老师的轻视,为了证明自己“勇敢”“大胆”不懦弱,进而采取过分残忍的手段,长此以为造成心理扭曲。

案例:新沂市小学生与同学打架。该学生家庭离异,父亲崇尚棍棒教育。老师认为该学生“既残忍又暴躁易怒”,经常和同学打架,无缘无故地把桌子、凳子踢翻。同学反映他对什么都没有爱心。回家路上看到小猫、小狗都想去踢几下。一次同学们看见一只小鸟,有个女生怜悯的说“这小鸟真可怜”。他看了看,突然从地上一把抓起小鸟,同学们看到是他,喊道“你快放下,小鸟受伤了”。他听了,不理睬,然后在一群女生的尖叫声中把小鸟狠狠地向地上摔去,摔完后不顾众人的指责,从地上捡起将死的小鸟,两根手指提起来在眼前晃晃,又丢在了地上,然后推开同学,带着笑容满意的离开了。

对于平时表现有虐待小动物行为的同学,家长老师都应当引起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周围同学不应当对其敬而远之,或只是批评指责,反而要与他更为亲切,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其对弱者的同情心,减少攻击性。

四,热衷暴力和黄色网站及小说、影视等

泛滥的不良文化影响了许多身心尚未成熟的在校学生,许多大学中学在校生沉迷于网络,暴力影视、游戏,黄色网站。由于缺乏有效的自制力,往往沉陷其中不可自拔。暴力影视节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模仿等心理反应,导致攻击和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一些带有色情内容的网站、书刊和影视,则易使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摧残,成为他们走向堕落和产生暴力倾向的诱因。

案例:优秀生强暴同校女生案。他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个学期以来,自从他迷上网吧,他是今年2月开始看黄色网站的,他觉得刺激过瘾,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后在与同校女生结伴去学校路上将其强暴。

热衷于暴力、黄色网站书刊影视的学生,很可能存在暴力倾向,过度的沉迷使他们在某种环境下难以自控,极易发生暴力行为。校方和家长及社会应当在这方面开展更为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导向。

五,具有好斗心理,非常强烈的好胜心,虚荣心极强

一般情况下,好胜应该是一种督促进步的心理状态,但由于有些同学性格孤僻,好胜心转变为好斗、绝不服人,进而发展成为了对比自己条件好,或者学习等某方面比自己更强的同学的强烈嫉妒心理。由于家庭溺爱,很多孩子可能存在唯我独尊的心理,在学校中看到比自己强的、比自己更受老师同学喜欢的、比自己生活更优越的同学,就难以压抑自己的嫉妒心理,可能会采取暴力行为进行发泄。

案例:如某一高二年级品学兼优的男生,因骑一辆新单车、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而遭到邻班三个陌生男生的嫉妒,而葬身于他们的暴打之中,最终导致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的破碎和年轻生命的夭折。

家庭和学校都应当正确指引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够正常对待优于自己的一切,对于有强烈好胜心理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

六,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许多同学都有英雄主义情结,崇拜影视作品中那些“助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以暴制暴”的强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强大,能控制局面,不可侵犯,幻想自己当老大威风冷酷,受别人尊敬崇拜,显示自己的体力和勇敢,在别人面前用暴力表现自己的价值。而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经常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出现,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解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暴力行为或者被迫以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案例:某校新生得知本班同学被学校内其他同学打伤,他认为对方是欺压新生,气愤之下,认为自己练过跆拳道能够为本班出头,主动去找对方“较量”,双方都被重伤。

对于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特征的同学,大家应当多在集体活动中暗中帮助他,使他了解到不是所有问题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并且要正确认识影视书刊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和意义。

七,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许多男生感觉刀具武器等非常具有男人气质,就像许多男生喜欢看战片、警匪片,喜欢这类电脑游戏一样,看它们或玩它们时,能感受到一种男子汉的自豪感,很可能也会觉得血腥和暴力也是体现男人风范的。大多数男生都玩过刀玩具,但当他们成长以后会认为具有危胁性的真实武器很有吸引力时,可能就潜在暴力倾向了。

案例: 《西部商报》记者现场采访,近年来一些港台电影中,“古惑仔”玩刀摆酷的形象更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影子,一些学生便刻意模仿,而且带刀的大部分是男生。记者发现,在个别学校门口,一些摊贩竟公然向学生兜售管制刀具,一些学生围在摊前精挑细选。昨日,在五里铺小学门前,记者注意到,一个商贩扛着一挂满各种刀具和装饰品的货架,上面有甩刀和弹簧刀等管制刀具,而且大部分刀具都已开刃,十分锋利。学生对商贩的各种刀具显然十分感兴趣,不时有学生前来问价。据该商贩称,甩刀一把3元,弹簧刀一般在8元到10元。由于一些男同学对这些刀很喜爱,他的生意很火爆。

滨海县陆集中学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学生叶某用管制刀具向学生陈某连刺6刀,致陈某死亡这一校园暴力伤害。

学校应联合治安部门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商贩进行治理,同时也应当进一点加强校内及周边治安,缺乏安全感也是学生喜欢携带刀具的原因之一。

八,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他人意见

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有些同学性格非常孤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劝说,甚至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逆反心理又非常强,旁人提出不同意见,就情绪激烈,越说反抗情绪越强烈,甚至因为一点小问题的不同意见,就怀恨在心。

案例:北京某中外合资寄宿中学高三和高二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半夜时分,部分高三学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学生宿舍,毒打高二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事发之后,学生惊恐万状,次日上午该班只有8名女生上课……

发生争执时,要控制情绪,各让一步,家长和老师也应注意学生性格上的缺点,注重引导教育,注意方式方法。

九,崇尚义气

不少同学崇尚所谓“义气”,称兄道弟,拉帮结伙,如果有人欺侮了“他们的人”,那就是和整个团伙过不去,要讲兄弟义气,一个被欺侮了,其他人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故尔义愤填膺,集体出动,要为兄弟报一箭之仇。为了“哥们儿义气”,信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观念, 不考虑打架斗殴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而也看中了这一点,据报道有团伙主动在校园内培养其“后备力量”。崇尚义气的同学,一定要对其有清醒的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互相帮助、同学友情。

案例:2004年11月3日,内蒙古商都县第一中学三女生郭某、王某和李某持刀抢劫49名学生共688元现金和2块手表。在采访中,内蒙古三女生抢劫案中的王某和李某始终不认为自己抢劫,在她们看来这不过是出于姐妹义气,帮郭某一块向那些学生借点钱罢了。

对于平时表现得喜欢“讲义气”的学生,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家长老师应当采取更容易

十,凡事一根筋,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对法律的认识

有的同学考虑问题过于钻牛角尖,做事不多做考虑,认准了一点就无法想到其它问题,想不到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做了以后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但往往这时候后悔就晚了。这与性格上的不成熟,个性不健全有关,现在的许多孩子在一些问题上,比如恋爱等方面,非常早熟,但却在健全思维方式、多角度考虑问题、对法律的了解上,却往往表现的非常幼稚。这与家庭的溺爱和影视媒体的影响不无关系。

案例:同安新民中学的一起校园暴力案件,一名初一的学生拿刀砍伤了同学的手腕,造成被砍伤的同学左手残疾。这起校园暴力案件的起因仅仅是两个学生的一个玩笑,然而一个玩笑竟能让孩子拔刀砍向同学,可见孩子胆子实在可怕,做事情时根本不考虑后果,也没有想过为一点小事而做下了违反法律的行为。

作业:针对陶所长的报告,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结合安全教育课程,利用双休时间,通过调查了解,与家长及亲朋好友的交流,对社会矛盾等负面现象正确认识,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周一上主任,级部汇总后统一交政教处,由政教处、安全科牵头组织组成评委,对体会进行打分。量化各个班级。体会样式参看下表,可另加附页。

昌乐县城关中学

城关中学“千名名家工程”活动体会

活动课程名称
活动时间主讲人
班级学生姓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