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欧洲文明史期末论文
2025-10-02 15:31:20 责编:小OO
文档
对欧洲文明史的哲学反思

摘要:研究了欧洲文明的特性,认为欧洲文明史的特性是作为进展的事实,这种进展的事实借着真理语言构造着文明,而这种真理语言的传统源于希腊精神。欧洲文明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继承了希腊精神。欧洲文明带给近代世界的政治文明、法律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希腊哲学的现实展开。

关键词:欧洲文明;现实展开;希腊哲学 

 近代世界的一系列不同于传统世界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源自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而近代世界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正是欧洲文明的特性决定的。近代世界的多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欧洲文明的近代性问题,如构建民族国家面临着国家间冲突,推进政治民主面临着传统习俗的文化制约,文化多样性与普适性彼此较量,技术统治社会及社会化大生产又形成对人的异化。这些近代性的问题为全世界所面临,必须探索问题的根源才能对人类的下一步有所裨益。

一、欧洲文明的特性

文明是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法国学者基佐对欧洲文明的这种进展状态早已作过分析,他在其著作《欧洲文明史———自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中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文明是一个普遍的、隐蔽的、复杂的事实,是一切其他事实的归宿和总结[1]。文明这个词所包含的第一个事实是进展、发展这个事实[1]。②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1]。③教是文明的一大关键[1]。④罗马遗传给欧洲文明的要素:一方面,地方自治的制度,它的习惯、规章、先例、自由的原则;另一方面,一套广泛而一律的民法法规,绝对权力的观念,神圣的最高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1]。⑤欧洲文明的显著特性是欧洲文明的诸成分中,没有一个能成功地统治我们的社会,或者至少统治得如此完全以致奴役或逐出其他成分[1]。⑥宗教改革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一次人们要求思考和判断迄今欧洲从权威方面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和思想的运动。这是一次人类心灵争取自治的尝试,是对神领域内的绝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1]。

依据基佐对文明的表述,可以看出他把文明界定为事实,而且是一种符合进展的事实。可见,在他看来欧洲文明之与其他文化的区别主要是进展这一特性。欧洲文明之所以称之为文明而不是称之为文化,是因为欧洲有真理传统构造文明,有公理传播文明。这种传统来自希腊哲学的逻各斯精神。欧洲文明之所以能拓展知识而不是重复知识如其他文化那样,就在于欧洲文明中的希腊哲学追求实证,重通约。正是欧洲文明在源头上的希腊特性,决定了欧洲文明拥有这种进展事实的特性。

二、欧洲文明深受希腊精神的影响

基佐说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是在罗马帝国败落以后,但在更原初的欧洲文明中,希腊才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不管在精神层面还是政治层面。所以希腊精神深刻影响着欧洲文明的主要领域。

欧洲文明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教。关于教的作用基佐总结说:教是一种精神势力,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完全依靠人的信念、道德信条和情操的力量,出现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如果没有教教会,整个世界必将完全被物质力量所俘虏。教会单独发挥了一种道德力量[1]。这里他强调了在教中人自身的力量,人自己的道德力量借助教持存着。他又说教会的出现,产生了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分离,这种分离乃是信仰自由的根源[1]。这里他又指出了教使人得以信仰自由这种辩证关系。在说明教世界中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截然分开时,基佐拿教作了对比。他说教中宣传宗教的愿望和征服别人的愿望并不共存于同一个人身上。阿拉伯人则相反,他们既是征服者同时又是传教士,是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的结合[1]。以阿拉伯作对比,基佐进一步说明教是信仰自由的根源这一特点。基佐不仅认为教对世俗势力有平衡作用,也认为教对人性的自由本质有护持作用。追根溯源,正是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才产生了如此这般的教。比如:教中有关善的理念就来自希腊哲学各派对好人和好公民的讨论,教爱的理论和末世说就深受毕达哥拉斯以及柏拉图的灵魂不灭与轮回思想的影响。斯多亚派的世界主义学说也为教的世界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神学意义上说,教的思考方式是希腊式的,继承了希腊精神的很多特性。

欧洲文明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基佐认为欧洲文明的显著特性是在欧洲文明的君主、城市、教会中,没有一个能成功地统治我们的社会。封建君主、教会、自由市都有相对的势力,维持着相对的平衡。1789年的第三等级,从政治角度看,是12世纪自治市镇的后代和继承者[1]。

城市在11世纪后有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而城市的相对作用,对于欧洲后来的政治变局影响深远。在城市中主要是中产阶级的力量,这些中产阶级的市民精神,是近代思想的重要的和直接的来源。市民精神作为市民地方自治的必然产物,也逐步形成了近代欧洲市民社会。自治市早在希腊城邦时已经出现,欧洲市民的自我意识也受到了希腊罗马人的公民观念影响,所以说,追溯欧洲文明此一显著特性必然要溯源到希腊精神。

三、欧洲文明是希腊哲学的现实化

有人说,一部西方文明史,就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展开。这是因为:“所谓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展开的形而上学,历史及关于历史的一切尺度也随形而上学一同展开。”[2]这里之所以说欧洲文明史是希腊哲学的现实化,是基于整个西方历史和世界是按照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物理与后物理来展开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在近代释放出的几何级能量,推动了希腊哲学现实出广泛的自然秘密。动力因在近代释放出机械动力学;目的因在近代释放为进化论并进而认为自己是进步的,且以之传播西方文化。把生物进化转为社会进化就是把目的论转为进化论;质料因在近代变为物质因;形式因变为近代数学等指数关系。这些都与近代世界的种种面相息息相关。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物理与后物理对欧洲近代科学和社会起着发动机一般的作用。

希腊哲学的现实化突出表现在欧洲文明的政治文明、法律文明、物质文明等方面。

(1)希腊哲学对欧洲政治文明的影响。欧洲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是民主,而直接民主制,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等城邦。在这些城邦中,全体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辩论和政治决策,“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3],这一民主政治传统是欧洲政治文明的最主要来源。之后的间接民主制如代议制,也是希腊城邦传统的又一形式。因为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间接民主制,都以承认公民的自由、平等为前提,这种崇尚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源于希腊哲学关于政治学的讨论和设想。

(2)希腊哲学对欧洲法律文明的影响。《拿破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尤其是罗马法遗产中的民法。这种民法的实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问题,这与希腊公民权利至上是一以贯之的,这也得益于希腊哲学的真理语系构造了公民社会形态。法国的《宣言》对欧洲文明影响深远,主要是它宣告了人的平等和基本权利,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欧洲法律文明的一个标志。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而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概念———自由、平 等,又 深 受 希 腊 哲 学 中 人 本 主 义 的 影响[4]。文艺复兴运动后重申了希腊哲学对人的肯定。

(3)希腊哲学对欧洲物质文明的影响。众所周知,近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科技文明带来的结果。几次科技极大地了人,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财富。然而,若是没有希腊哲学的复苏,又怎能想象近代科学以及其衍生品几何级般的扩张。近代自然科学的每一次进展,都是自由意志冲破旧的观念的结果。希腊哲学的核心是热爱智慧、追求真理,这是科学得以进展的一种内在的源动力。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开创了欧洲科学的传统,后来的科学家关于天体物理学和数学等知识,往往是继承着希腊哲学家的足迹。希腊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特质,又鼓励着人去自由思想,这也成为欧洲物质文明中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希腊哲学是近代科学所以能产生并转化为生产力的首要条件,欧洲物质文明中的科学传统和科学精神得益于希腊哲学[5]。

四、结语

欧洲文明的两大源泉是希腊精神与教文明。源于希腊哲学的政治文明和科学思维方式,构成了欧洲文明的核心。欧洲文明走上近代之路,世界真正成为世界,都是与政治文明和科学思维的展开及其衍生品相关联的。教作为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泉,也深受希腊哲学影响。所以说,欧洲文明史就是一部哲学史的展开,是一部形而上学史。欧洲价值的核心即是希腊哲学,欧洲社会的近代性源于哲学的希腊性。

参考文献:

[1] 基佐.欧洲文明史:自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M].程洪逵,沅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 陈春文.回 到 思 的 事 情 [M].武 汉:武 汉 大 学 出 版 社,2007:12.

[3]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19.

[4] 杨娅.论哲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J].云南社会科学,2004(4):38-41.

[5] 郭玉琼.希腊哲学精神与西方文明关系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4-16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