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路堤挡墙施工工艺
2025-10-02 15:31:18 责编:小OO
文档
路堤挡墙施工工艺

根据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挡墙设计图纸和客运专线路基验收标准及混凝土验收补充标准,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挡墙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方法。

路堤挡墙的典型结构形式如下:

图1 挡墙的典型结构形式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按设计尺寸粗放样,洒出挡墙基础轮廓线(含工作面)。然后进行场地清理和粗平同时作好地面排水系统(主要用挖土沟顺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

二.测量放线

按挡墙施工图纸设计尺寸精确放出挡墙轮廓线(内外侧边缘线)并进行双检复核。无误后用白灰撒出开挖线并放出护桩,以便随时检查挡墙的尺寸、成型位置。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开挖。测量放线原则:直线每20m一个断面,曲线断面每5m一个断面。

三.施工方法

1.挡墙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基坑开挖至距设计基底标高0.3m时,采用人工开挖、清底,确保基底原状土不被扰动。

2.墙趾(基础)与墙身混凝土分次立模浇注施工。

四.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视现场和设计规定。采用分段开挖、分段立模浇注的方法进行施工。挡墙在路基填筑前进行施工,填土面与墙体顶面高差不得超过1.0m。

1.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地质核查,并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如满足设计要求,则报监理工程师到场确认。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施工。基坑不能长期暴露,防止被雨水浸泡坍塌和降低承载力。如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则按规定程序上报监理、设计、业主单位进行变更设计处理。

2.基础混凝土施工

基础采用组合钢模板立模,应分层水平均匀浇注,一次连续浇注完毕。片石掺入量为15~20%,片石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人工配合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接茬面布设接茬石,片石露出5~10cm,间距均匀,以便和墙身结合。

3.回填

挡墙基础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时进行回填。墙前基坑,非浸水地段用原土回填,夯实紧密;浸水地段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五.墙身砼施工

1.接缝处理

墙身与基础的砼结合面,要按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将基础面混凝土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保证接缝严密。

2.墙身立模

墙身立模采用定型大钢模拼装。模板固定采用钢管围楞,对拉杆固定牢固。内侧模板设斜支撑,确保模形不变形、位移。围楞及拉杆布置间距为0.8m。对拉杆预设PVC套管,以便拉杆重复使用。拉筋孔洞拆模后用1: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注意外观色泽协调一致。模板在每次使用前,要打磨除锈,模板缝用海绵条填塞,并打腻子抛光。

3.墙身砼浇注:

墙身应分节立模浇注,分节高度为1.5~2m,应水平均匀进行浇注,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片石掺入量为15~20%,片石尺寸不大于30cm,含泥量不大于5%,不能采用风化石。每节墙身一次连续浇注完毕。砼由砼搅拌站拌合,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砼至平台进行浇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遵循“快插慢提”的原则。振捣棒靠近模板振动时应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每个振点保持30s切勿漏振或过振。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振动过程中要专人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加固,防止跑模、漏浆,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或地基条件变化处设置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砼浇注过程中,按要求制作试件。

4.回填

为保证路堤挡墙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稳定,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回填,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填筑墙背路堤时,靠近墙背1m的范围内不能采用重型机械碾压,应采用振动夯夯实。

六.养护

砼浇灌完后,要及时进行养护,用土工布或塑料膜覆盖以保湿。养护主要采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模板,拆模时,注意不得损坏墙面及棱角。

七. 反滤层、泄水孔

墙背按设计要求夹砂卵石反滤层,反滤层的厚度为30 cm;当墙后填料为渗水料时,可不设反滤层。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及墙顶以下0.5m高范围内设夯填黏土防渗层。

墙身基础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φ=0.1m的PVC管泄水孔,泄水孔由内至外设4%横坡,以利排水(按梅花型布置)。            墙身按设计设置泄水孔。施工时注意泄水孔的排水坡度设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八.防护

为了便于防护,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护设施。结合地形条件在挡墙适当位置设置踏步和检查梯,无声屏障时,路堤支挡结构物地面高度大于3m,连续长度超过50m则全段设防护栏杆。

九.施工工序

                    图2 挡墙施工工艺框图

十.技术标准    

支挡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的规定,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1-1 支挡结构施工允许偏差

部位项目允许偏差(mm)

基础

前边缘距路基中线0,+20

宽度(前缘至后缘)0,+20

顶面高程(水平基线)±20

墙身

前边缘距路基中线0,+20

厚度(前缘至后缘)0,+20

顶面高程±20

垂直度h≤5m

10
h>5m

15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板、柱、块体)

长度+10,-5

板、块体+10,-5

板对角线差10
横截面尺寸柱、块体±5

+3,-5

+5,-3

+4,-2

侧向弯曲L/750
板、块体L/1000
上表面平整度

5
十一.检验方法

长、宽、高等结构尺寸方面采用尺量方式检验;平整度采用1m靠尺检查;坡度用坡度尺实测实量;线型位置放出轴线检查是否平顺;墙顶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所检项目都应符合表1-1要求。混凝土强度待试块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合格后可报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并签认质量检验报告单。

十二.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浸水挡土墙宜在枯水季节施工。在软弱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宜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前发生土体坍滑,宜采用跳槽开挖的方法。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应按规定程序报项目经理部、监理、设计、业主单位会商处理。

混凝土养护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能提早拆模,防止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养护期间应对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岗位责任制。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方法。

十三、质量、安全、环保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事前把关”的质量管理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专职质检员的作用,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通过设置工序质量预控点,进一步强化工序质量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的“三检”管理制度,做到自检和专检相结合,普检和抽检相结合,确保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组织施工,把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原材料进厂(场)后,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

施工前应核对地质情况,防止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如达不到要求要立刻上报监理、设计、业主单位,绝对不出现瞒报、漏报的现象。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排水设施。开挖不宜过长,开挖到距设计标高30cm时,用人工开挖清理,开挖一段,施工一段,防止长时间暴漏,降低地基承载力。浇注混凝土要严格按设计比例填塞片石,片石要清洗干净,不能使用风化石及含泥量超过5%的片石。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并做到每个工序都有记录。

墙后填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填筑厚度不大于30cm,不小于10cm,压实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安全保证措施

挡土墙基坑开挖时,及时做好临时支撑,在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地段,基坑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防止坍塌伤人。挡土墙体施工一定高度时,搭设脚手架平台、防护栏、挂安全网。

搭设脚手架平台,要稳当牢固。填塞片石时要注意周围,防止落空砸伤人员。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注意电线,电线不能拖地,要收起整理架空,并有专人负责,防止电线漏电伤人。

专职安全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安全人员袖标,凡进入工地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工序开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各主要工序及重要环节都要专职人员具体落实。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妥善保管,工程材料的合理堆放,各种交通施工信号的标识,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工作。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加强安全警戒、警示,特别对于村道和村庄附近应有专人管理,并立明显的警示牌。雨季施工时,应配备足够的防雨用具,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

3.环保措施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生产、生活、办公、机械设备临时设施,做到场面整洁,标志明显,材料、设备堆放整齐。

道路保持通畅、平坦、整洁,不乱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成系统,并畅通无堵。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应采用过滤的方法或沉淀池处理,不得污染水源、耕地、农田、灌溉渠道,使生态环境受损降到最低程度,并积极做好雨季排水,以免污水对库区产生污染。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