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生态意义
2025-10-02 15:29:46 责编:小OO
文档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生态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从环境、能源、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旧工业建筑更新的物质及社会生态意义。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 再利用 生态 资源 文化

1.概述

目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旧城改造如火如荼,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退二进三”(即把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尤其是中心商业区的工业用地置换为第三产业用地,以获得最佳的区位经济效益)发展战略的推进,城市中心用地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和调整,大量的工业建筑被废弃、闲置。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遗产”,是目前众多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探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生态、社会、文化及其经济价值,意义重大。

在生态学繁杂的体系构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更新、再利用”的语汇,旧建筑更新也是可持续建筑发展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概念中的“revalue”、“renew”、“reuse”、“reduce”、“reecycle”,都与旧建筑更新的概念相吻合。

2.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

从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角度来讲,城市旧工业建筑再生具有天生的优势。一般来讲,这些旧工业建筑绝大部分建成于建国后三十年间工业化的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当时,在建设生产型城市的大旗下,城市生活以工业生产为核心,工厂企业拥有极高的地位,往往占据城市中的关键位置,这就为其在新的经济条件和城市环境下向第三产业转化提供了便利。如果这些闲置或废弃旧工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不仅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还会进一步加剧城市或社区的衰落,与此同时,大量的新增用地又将导致城市的恶性膨胀。反之,我们可以全面调动原有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各方面资源,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镇,有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可以再利用。这些空置的旧工业建筑、厂房荒废,无人使用和维护,这种资源的浪费无疑是巨大的。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是物质及社会文化遗产资源的重新整合,重新利用,新建新的建筑的资金如果用来对旧建筑加以改造,将会节约一笔巨大的投资费用。1976年美国历史建筑保护国家信托委员会(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举行的“老建筑保护经济效益(eeonomic benefits of preservational old building)”会议中分析得出的报告指出再利用通常可较新建节省费用1/3一1/4。到80年代后,英美的统计数字表明,总体上再利用的建筑成本比新建同样规模、标准的建筑可节省20%一50%费用。上海莫干山大饭店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对其不是推倒重建,而是改造再利用, 所耗的费用比新建同等水准的酒店可省一半费用。而且那些面临拆除命运的建筑一旦更新再利用后, 将为良好生态环境的维护做出贡献。

旧工业建筑的更新节约了能源消耗,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的能源消耗中,5%用于建筑物的建造,而我国生产建材的耗能占全部耗能的25%,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总是耗费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我国生产墙体粘土砖,每年要破坏耕地2×108㎡。制砖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也是很可观的。因此,减少能源消耗就等于创造了价值,保护了环境。在新建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水、电等能源的消耗、人力资源的消耗都比旧建筑更新消耗量多很多,诸如水泥、砂、石灰、砖、钢、玻璃、塑料等,而利用旧建筑改造的消耗相对来说小得多,也节约了经济成本。

3.旧建筑的更新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建筑的更新应避免旧建筑的大量拆除。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

限》(the limits to growth: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eament of mankind)。该报告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对于大规模开发、用过就扔的资源利用和建设方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指出这种行为将使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导致人类的发展陷人停顿,而其所产生的废弃物将彻底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该报告预示了未来全球资源与环境所面临的危机。目前,每年新建建筑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几乎很少能够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据统计,英国每年的建筑垃圾达7×107t,占全国垃圾总量的16%。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这个比例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上海1998年的建筑垃圾达12×106t。房屋拆除之后,钢筋、水泥不容易回收再建房屋,而我国的粘土砖质量也比较粗糙,拆房后很多成为破碎的砖块,也不能作为再建房屋的材料,木门窗更是腐朽不能再利用了,建材质量的低劣也是造成建筑垃圾增多和旧材料不能再利用的重要因素。

而国外已经有很成熟的旧建筑更新的经验,也有很多这方面成功的实例。加拿大温哥华的哥伦比亚大学的ck.choi building就是重复利用以前的建筑材料的实例。它不仅采用许多生态设计手法,诸如采用“一”字型的形体以加大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等。其结构则多采用钢木结构,建筑材料50%左右均是重复利用的,而且又有近一半的材料是以后可以重新再利用的,它的梁和柱是采用附近的军械库中的梁柱,外装修用的面砖和门窗也是其他建筑的废弃的部件。同时对于建筑的施工,也要求施工单位能对建筑废料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做到建筑废料再利用的最大化。

旧建筑更新所用的材料如果用钢或经过处理不易腐烂的木材,那么即使经过若干年后拆除房屋,也会把大部分材料都重新再利用,材可用于其他建筑上,木材没有腐烂,也可以重新加以利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出一些可重复利用的新型的建材,但还远未普及,需要深人研究廉价又实用的材料加以推广。

4.旧建筑的更新改造,丰富了现代城市的社会生态

旧建筑更新后的生态概念,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价值,对于许多历史文化建筑来说,建筑遗产有着历史文化上的重大无形资产价值,这种无形文化资产是无法用金钱投人来获得的。要再积累类似的无形资产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要经历长久的历史洗礼,更何况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出现了所谓的“阁楼”空间,即把厂房改建成展览馆、办公场所或艺术画廊等空间,其结果不仅是空间的改造,还引人了文化艺术气氛,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这是一种旧建筑在精神文化上的再生,并已成为西方以旧建筑更新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浪潮中频繁出现的一种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实践。对于一些城市中心衰败区域,随着loft(阁楼)的出现、艺术家等的进人聚集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文化艺术氛围, 犯罪率下降, 最后使得整个区域的城市活力得以恢复,体现出城市的多样性的特征,新与旧、历史与现代、工作与居住同时共存,城市的社会生态得以丰富。

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因都是大跨度的单层建筑,内部空间布置可灵活分隔,在改造中可以在顶部加设可以开启关闭的玻璃天窗,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设一个中庭空间,在建筑内部形成新的空气对流系统,使室内空气换气量加大,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可在墙里及屋面添加保温隔热材料等。中庭采光空间可以引人一些绿化植物,达到视觉上的生态效应,也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并使室内环境的生态效应愈发显现出来。

5.结语

在中国这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国家里,大量存在着历史遗留的建筑,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留下了许多旧厂房建筑,都会面临着空置、更新还是推倒重建的选择。如果是花很少的代价而得到最有物质和社会生态价值及最经济的结果,那么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海松,臧子悦.适应性生态技术在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华中建筑 2010.9

[2] 胡英,姜涛.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性再利用. 工业建筑 2010.6

[3] 陈亚宁.旧工业建筑的生态再利用策略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0.05

[4]董立.工业建筑改造技术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0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