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打印机的常见故障
2025-10-02 15:29:46 责编:小OO
文档
打印机常见故障简易排除技巧

喷墨打印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案

1. 开机打印时不进纸

发生这一类问题,最大可能就是机械上的故障,如送纸传感器故障,或者是纸屑和掉进去的物品卡住传感器的重垂杆。此类故障可以关闭电源,将打印机抱起倒置并轻轻摇晃,将纸屑和物品倒出,并让重垂杆自然下垂,一般可以自行解决。另外,如果墨盒里的黑墨或彩色墨用尽后,也可能导致打印时不进纸。   

2. 联机打印时不出墨,用打印机附带软件清洗打印头无效

引起这种故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说应该是喷头和喷孔堵塞,也不排除电缆线或电路板故障。如果喷头和喷孔故障,通过随机的驱动中的清洗选项也无法解决,那么为了保证打印机今后的正常使用,最好不要自己拆卸维修,建议直接与当地的产品维修中心联系。

3. 打印过程中,送纸明显倾斜

这一原因是放纸时,纸张没有紧靠送纸匣右边或者左边滑动挡板而造成的。当左边的滑动挡板离纸太远,进纸时纸张就容易出现向滑动挡板方向倾斜的现象;而如果挡板离纸张太近,对纸张挤压压力过大,也会增大纸张与挡板之间摩擦力,给送纸带来困难。因此要掌握好纸张与进纸滑动挡板的距离。

4. 打印时,字车滑向打印机左侧后不能回位进行正常打印

这类故障与针式打印机故障相同,是字车导轴上灰尘过多而造成阻力增大,引起字车移动时受阻不能回位。可用软布将灰尘擦拭干净后,在导轴上滴几滴缝纫机油滑动字车,使机油涂布均匀即可。

5. 换上新墨盒后显示为墨尽,且不能打印

这种现象一般是更换墨盒不当造成的。有些用户在换新墨盒时认为在关机状态下换新墨盒似乎更安全,而实际上在关机状态换上新墨盒,不能被打印机所认可,所以换上的新墨盒实际上“变成”了旧墨盒。这时只要在开机的状态下重新安装墨盒,清洗打印头可解决问题。

6. 打印时打印速度较以前明显减慢

这种情况可能是后台打印设置被改动,单击“开始 →设置→打印机”,右键单击打印机图标,选中“属性→详细资料 →后台打印设置”,选中在“后台执行作业时以加快打印速度”或者“直接输出到打印机”选项,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7. 在连续打印多页纸时,送纸器送入几张或多张纸

这一问题,很有可能是打印机纸张厚度调节杆不正确造成的。应该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合理地选择纸厚度调节杆的位置来打印。

故障现象

  1. 打印机不装纸;2. 装纸后还出现缺纸报警声;3. 装一张纸胶辊不拉纸,需要装两张以上的纸胶辊才可以拉纸。

  原因分析 一般针式或喷墨式打印机的字辊下都装有一个光电传感器,来检测是否缺纸。在正常的情况下,装纸后光电传感器感触到纸张的存在,产生一个电讯号返回,控制面板上就给出一个有纸的信号。如果光电传感器长时间没有清洁,光电传感器表面就会附有纸屑、灰尘等,使传感器表面脏污,不能正确地感光,就会出现误报。以上这几种现象基本是同一问题,光电传感器表面脏污所致。

  解决方法 拔掉电源,打开机盖。对于大多数针式打印机(如EPSON LQ-1600K、STAR-3200等),拿掉上盖板后,要先把与打印头平行靠在打印头下部的一块小盖板拿掉(大约有20多厘米长1厘米宽),把打印头推至这中间(喷墨式打印机一般没有此小盖板),这样可以拿掉上盖,否则是拿不下来的。卸掉打印机周边的螺丝(大多数在打印机底部),慢慢活动就可以将外壳拆开,然后卸下黑色的进纸胶辊,要注意进纸辊两边是由一个切槽通过两个铁片卡住,只要用力推它,使它绕纸辊旋转,就可以拿下纸辊。此时能看见纸辊下有一小光电传感器,清除周围灰尘,用酒精棉轻拭光头,擦掉脏污,重新安装好纸辊、机盖等,通电开机,问题解决。

  故障现象

  打印时字迹一边清晰,而另一边不清晰。

  原因分析 此现象一般也是出现在针式打印机上,喷墨打印机也可能出现,不过几率较小,主要是打印头导轨与打印辊不平行,导致两者距离有远有近所致。

  解决方法 可以调节打印头导轨与打印辊的间距,使其平行。具体做法是:分别拧松打印头导轨两边的螺母,在左右两边螺母下有一调节片,移动两边的调节片,逆时针转动调节片使间隙减小,顺时针可使间隙增大,最后把打印头导轨与打印辊调节平行就可解决问题。要注意调节时找准方向,可以逐渐调节,多试打几次。

  故障现象

  打印时感觉打印头受阻力,打印一会就停下发出长鸣或在原处震动。

  原因分析 打印头导轨长时间滑动会变得干涩,打印头移动时就会受阻,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打印停止,严重时可以烧坏驱动电路。

  解决方法 在打印导轨上涂几滴仪表油,来回移动打印头,使其均匀。重新开机,如果还有此现象,那有可能是驱动电路烧坏,需要拿到维修部了。

  故障现象

  打印字符残缺不全,并且字符不清晰。

  原因分析 对于喷墨打印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1. 墨盒墨尽;2. 打印机长时间不用或受日光直射,墨嘴堵塞。对于针式打印机,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1. 打印色带用得时间过长;2. 打印头长时间没有清洁,脏污太多;3. 打印头有断针;4. 打印头驱动电路有故障。

  解决方法 对于喷墨打印机,可以换新墨盒或注墨水,如果墨盒未用完,可以断定是墨嘴堵塞:拿下墨盒(对于墨盒喷嘴非一体的打印机,需要拿下喷嘴,但需要仔细),把喷嘴放在温水中浸泡一会,注意,一定不要把电路板部分也浸在水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用吸水纸吸走沾有的水滴,装上后再清洗几次喷嘴就可以了。对于针式打印机,可以调节一下打印头与打印辊间的间距(在打印头移动线的周围可以找到),如果不行,可以换新色带,如果还不行,就需要清洁打印头了,方法是:卸掉打印头上的两个固定螺钉,拿下打印头,用针或小钩清除打印头前、后夹杂的脏污,一般都是长时间积累的色带纤维等,再在打印头的后部看得见针的地方滴几滴仪表油,以清除一些顽污,不装色带空打几张纸,再装上色带,这样问题基本就可以解决,如果是打印头断针或是驱动电路的问题,那只好拿到维修部去了。

  故障现象

  打印机开机后没有任何反应,根本就不通电。

  原因分析 打印机都有过电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就会引起过电保护,此现象出现基本是打印机保险管烧坏。

  解决方法 打开机壳,在打印机内部电源部分找到保险管(内部电源部分在打印机的外接电源附近可以找到),看其是否发黑,或用万用表测量一下是否烧坏,如果烧坏,换一个与其基本相符的保险管就可以了(保险管上都标有额定电流)。

  故障现象

  打印时纸上出现一条条粗细不匀的黑线,严重时整张纸都是如此效果。

  原因分析 此种现象一般出现在针式打印机上,原因是打印头过脏或者是打印头与打印辊的间距过小或打印纸张过厚引起。

  解决方法 卸下打印头,清洗一下打印头,或是调节一下打印头与打印辊间的间距。

 1、打印时墨迹稀少,字迹无法辨认的处理

  该故障多数是由于打印机长期未用或其他原因,造成墨水输送系统障碍或喷头堵塞。

  排除的方法是执行清洗操作。

  2、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在开机时面板上的"墨尽"灯亮的处理   正常情况下,当墨水已用完时"墨尽"灯才会亮。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面板上的"墨尽"灯还亮,发生这种故障,一是有可能墨盒未装好,另一种可能是在关机状态下自行拿下旧墨盒,更换上新的墨盒。因为重新更换墨盒后,打印机将对墨水输送系统进行充墨,而这一过程在关机状态下将无法进行,使得打印机无法检测到重新安装上的墨盒。另外,有些打印机对墨水容量的计量是使用打印机内部的电子计数器来进行计数的(特别是在对彩色墨水使用量的统计上),当该计数器达到一定值时,打印机判断墨水用尽。而在墨盒更换过程中,打印机将对其内部的电子计数器进行复位,从而确认安装了新的墨盒。

  解决方法:打开电源,将打印头移动到墨盒更换位置。将墨盒安装好后,让打印机进行充墨,充墨过程结束后,故障排除。

  3、喷头软性堵头的处理

  软性堵头堵塞指的是因种种原因造成墨水在喷头上粘度变大所致的断线故障。一般用原装墨水盒经过多次清洗就可恢复,但这样的方法太浪费墨水。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你手中的空墨盒来进行喷头的清洗。用空墨盒清洗前,先要用针管将墨盒内残余墨水尽量抽出,越干净越好,然后加入智河961清洗液。961清洗液是专为EPSON研制的,分为A液、B液。A液清洗力较强,使用于中等堵头的处理,但不能久留喷头内。B液清洗能力较弱,但使用的安全系数较高,此液可以2(B液):1(EPSON红或兰墨水)进行兑制,兑制出的半色墨水使用于EPSON Photo墨盒的半色墨水。加注清洗液时,应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将加好清洗液的墨盒按打印机正常的操作上机,不断按打印机的清洗键对其进行清洗。利用墨盒内残余墨水与清洗液混合的淡颜色进行打印测试,正常之后换上好墨盒就可以使用了。

  4、喷头硬性堵头的处理

  硬性堵头指的是喷头内有化学凝固物或有杂质造成的堵头,此故障的排除比较困难,必须用人工的方法来处理。首先要将喷头卸下来,将喷头浸泡在A液中用反抽洗加压进行清洗。洗通之后用纯净水过净清洗液,晾干之后就可以装机了。只要硬物没有对喷头电极造成损坏,清洗后的喷头还是不错的。

  5、打印机清洗泵嘴的故障处理

  打印机清洗泵嘴出毛病是较多的,也是造成堵头的主要因素之一。打印机清洗泵嘴对打印机喷头的保护起决定性作用。喷头小车回位后,要由清洗泵嘴对喷头进行弱抽气处理,对喷头进行密封保护。在打印机安装新墨盒或喷嘴有断线时,机器下端的抽吸泵要通过它对喷头进行抽气,此嘴的工作精度越高越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它的性能及气密性会因时间的延长、灰尘及墨水在此嘴的残留凝固物增加而降低。如果使用者不对其经常进行检查或清洗,它会使你的打印机喷头不断出些故障。   养护此部件的方法:将打印机的上盖卸下移开小车,用针管吸入纯净水对其进行冲洗,特别要对嘴内镶嵌的微孔垫片充分清洗。在此要特别提醒用户,清洗此部件时,千万不能用乙醇或甲醇对其进行清洗,这样会造成此组件中镶嵌的微孔垫片溶解变形。另外要提的是,喷墨打印机要尽量远离高温及灰尘的工作环境,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机器长久正常的使用。

  6、检测墨线正常而打印精度明显变差的处理

  喷墨打印机在使用中会因使用的次数及时间的延长而打印精度逐渐变差。喷墨打印机喷头也是有寿命的。一般一只新喷头从开始使用到寿命完结,如果不出什么故障较顺利的话,也就是20-40个墨盒的用量寿命。如果你的打印机已使用很久,现在的打印精度变差,你可以用更换墨盒的方法来试试,如果换了几个墨盒,其输出打印的结果都一样,那么你这台打印机的喷头将要更换了。如果更换墨盒以后有变化,说明可能你使用的墨盒中有质量较差的非原装墨水。

  如果打印机是新的,打印的结果不能令你满意,经常出现打印线段不清晰、文字图形歪斜、文字图形外边界模糊、打印出墨控制同步精度差,这说明你可能买到的是假墨盒或者使用的墨盒是非原装产品,应当对其立即更换。

  7、行走小车错位碰头的处理

  EPSON喷墨打印机行走小车的轨道是由两只粉末合金铜套与一根圆钢轴的精密结合来滑动完成的。虽然行走小车上设计安装有一片含油毡垫以补充轴上润滑油,但因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灰尘,时间一久,会因空气的氧化,灰尘的破坏使轴表面的润滑油老化而失效,这时如果继续使用打印机,就会因轴与铜套的摩擦力增大而造成小车行走错位,直至碰撞车头造成无法使用。

  解决的办法是:一旦出现此故障应立即关闭打印机电源,用手将未回位的小车推回停车位。找一小块海绵或毡,放在缝纫机油里浸饱油,用镊子夹住在主轴上来回擦。最好是将主轴拆下来,洗净后上油,这样的效果最好。

  另一种小车碰头是因为器件损坏所致。打印机小车停车位的上方有一只光电传感器,它是向打印机主板提供打印小车复位信号的重要元件。此元件如果因灰尘太大或损坏,打印机的小车会因找不到回位信号碰到车头,而导致无法使用,一般出此故障时需要更换器件。

  8、断线故障的处理

  1)新墨盒上机后,基本上只需一次或两次清洗打印墨线就能正常,一般在使用中不会断线。断线常出的原因一是使用者在打印前没有将进纸托架设定好,进纸过程中造成轧纸,纸与喷头摩擦后造成断线。

  解决方法:将进纸托架设定好。

  另一类是原装墨水快用完时,没有及时更换新墨盒,而是将打印机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时间较长所致。一般一墨盒装机之后要在三个月内用完立即更换,如果换上墨盒不经常使用,会因墨盒内进入空气的作用导致气密性能变差,容易使墨水在喷头上、墨盒内的粘度变大,从而造成喷墨打印机断线的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墨盒,清洗喷头。

  2)更换其他品牌墨盒常见的问题

  更换其它品牌墨盒产生的断线是因为墨盒理化性能未达到EPSON墨盒所要求的参数。我们在更换其它品牌墨盒时,有时可以发现,某些颜色出墨顺利而有些颜色要经过多次清洗后才能出来,浪费了大量的墨水。这是因为这类生产厂家生产的墨盒远远达不到EPSON墨盒的技术要求,使用时最易发生墨水输墨不平衡的问题。

  原装墨盒在墨水的化学特性和盒体气压压力调节上做了文章,而其它某些品牌的墨盒因不了解其原理,所做出的墨盒差距较大,难以达到出墨流量的平衡。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墨盒因海绵的溶出物较多,海绵遇墨膨胀系数过大,出墨口使用的不锈钢超细滤网达不到要求,这种墨盒给打印机造成故障也在情理之中。

  解决方法:用原装墨盒。

  3)往墨盒里加墨出现的问题

  使用注墨后的墨盒常见故障是:断线、堵头、色度不准。

  如果你注入的墨水,理化性能和原墨盒残留墨水基本相近,那它是完全可以用的。因为我们手工加墨是在空气中常压下完成的,各色注墨量不可能掌握得很一致,加入的墨水分子中会有较多气泡含量,这时你将墨盒装机之后不要急着立即使用,而是要将喷头清洗一至两次之后将打印机关掉。要停机2-6个小时左右再使用,这时墨盒内的墨水会因化学自动排气的作用,已将气泡及空气排到墨盒顶端,这对你再使用时能减少故障。

  堵头是注墨以后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因为EPSON喷墨打印机的超精细滤网是设计在墨盒出墨口处,而喷头输墨口与墨盒的接口处是没有滤网的。有些人在墨盒的出墨口处向墨盒内反向注墨,容易造成灰尘及杂质进入输墨口,这样使打印机堵头。 另一种发生的化学性堵头,是因为加注墨水的化学性质与原装墨盒中残留墨水不一样,其不同墨水的化学反应过程较慢,极难用肉眼观察到,如果这种墨水停留在喷头上产生了反应,将会对喷头造成破坏性后果。

  补充墨水常见的另一类问题是颜色不很准确。彩色材料的生产会因批号不同,出现色差,这也是生产彩色材料最难的一关。EPSON喷墨打印机的补充墨水,一般出现色度偏差时,用户在EPSON喷墨打印机的属性设置中进行调整就可以了,只要可调范围在EPSON软件可设置的范围内就可用。

一、EPSON喷墨系列打印机开机来回碰撞的处理方法

各位先生好(其实各位也不怎么好,深受它的折腾,饱受它的气,现在你终于可以去修理它了,是你“报仇”的机会来了),特别是冬天EPSON打印机发生这种故障例更高。主要原因:首先,检查导轨(也称滑杆)是否干涩,如果是的话只要滴几滴润滑油就可以了(记得要把电源先切断,用棉花毡上油来回擦几次就可以;不能用太稠的油,一般用缝纫机油就可以),油不可滴太多,否则的话你打印机的喷头就有可能沾上油导致无法打印,切记切记。如果滴完油故障仍存在,那可能是打印机定位传感器松脱,否则就是传感器坏(一般它很少坏)。如果松脱的话只要把机盖打开重新安装一下,它的位置在头缆的右侧,看是不是松了,自已动手装一下就轻松搞定,这样就能为自己挣回50-100元,何乐而不为!何必去浪费那不必要的费用,一般只要加完油它就会好好工作了。

二、EPSON喷墨系列打印机不进纸的处理

EPSON旧机型打印机如果打印量大的话就很容易不进纸,其主要原因是进纸架的搓纸轮沾上纸灰,导致磨擦力变小而不能进纸。处理方法是:先拆开机盖,你就会看到进纸架,它的左边有一个齿轮卡住进纸架,用镊子把齿轮的卡子弄开,然后拿出进纸架你就会看到有两个黑黑的搓纸轮,看是不是有很多的白纸灰,用酒精沾上棉花搓洗就可以了。记得上螺丝的时,要把进纸架放好,这样就OK了。对新机型(如 SC480,SC580,SP790等等)不进纸的原因主要是纸传感器上的弹簧脱落,再则就是离合器的弹簧脱落,重装一下就可以搞定了。

三、EPSON LQ-1600K3打印跳行的处理

EPSON LQ-1600K3打印有时经常跳行,只要按住“字体”+“高速”,然后开机通过清除内存就可以解除跳行的问题。

1、打印时墨迹稀少,字迹无法辨认的处理

该故障多数是由于打印机长期未用或其他原因,造成墨水输送系统障碍或喷头堵塞。

排除的方法是执行清洗操作。

2、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在开机时面板上的"墨尽"灯亮的处理

正常情况下,当墨水已用完时"墨尽"灯才会亮。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面板上的"墨尽"灯还亮,发生这种故障,一是有可能墨盒未装好,另一种可能是在关机状态下自行拿下旧墨盒,更换上新的墨盒。因为重新更换墨盒后,打印机将对墨水输送系统进行充墨,而这一过程在关机状态下将无法进行,使得打印机无法检测到重新安装上的墨盒。另外,有些打印机对墨水容量的计量是使用打印机内部的电子计数器来进行计数的(特别是在对彩色墨水使用量的统计上),当该计数器达到一定值时,打印机判断墨水用尽。而在墨盒更换过程中,打印机将对其内部的电子计数器进行复位,从而确认安装了新的墨盒。

解决方法:打开电源,将打印头移动到墨盒更换位置。将墨盒安装好后,让打印机进行充墨,充墨过程结束后,故障排除。

5、打印机清洗泵嘴的故障处理

打印机清洗泵嘴出毛病是较多的,也是造成堵头的主要因素之一。打印机清洗泵嘴对打印机喷头的保护起决定性作用。喷头小车回位后,要由清洗泵嘴对喷头进行弱抽气处理,对喷头进行密封保护。在打印机安装新墨盒或喷嘴有断线时,机器下端的抽吸泵要通过它对喷头进行抽气,此嘴的工作精度越高越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它的性能及气密性会因时间的延长、灰尘及墨水在此嘴的残留凝固物增加而降低。如果使用者不对其经常进行检查或清洗,它会使你的打印机喷头不断出些故障。

养护此部件的方法:将打印机的上盖卸下移开小车,用针管吸入纯净水对其进行冲洗,特别要对嘴内镶嵌的微孔垫片充分清洗。在此要特别提醒用户,清洗此部件时,千万不能用乙醇或甲醇对其进行清洗,这样会造成此组件中镶嵌的微孔垫片溶解变形。另外要提的是,喷墨打印机要尽量远离高温及灰尘的工作环境,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机器长久正常的使用。

6、检测墨线正常而打印精度明显变差的处理

喷墨打印机在使用中会因使用的次数及时间的延长而打印精度逐渐变差。喷墨打印机喷头也是有寿命的。一般一只新喷头从开始使用到寿命完结,如果不出什么故障较顺利的话,也就是20-40个墨盒的用量寿命。如果你的打印机已使用很久,现在的打印精度变差,你可以用更换墨盒的方法来试试,如果换了几个墨盒,其输出打印的结果都一样,那么你这台打印机的喷头将要更换了。如果更换墨盒以后有变化,说明可能你使用的墨盒中有质量较差的非原装墨水。

如果打印机是新的,打印的结果不能令你满意,经常出现打印线段不清晰、文字图形歪斜、文字图形外边界模糊、打印出墨控制同步精度差,这说明你可能买到的是假墨盒或者使用的墨盒是非原装产品,应当对其立即更换。

7、行走小车错位碰头的处理

EPSON喷墨打印机行走小车的轨道是由两只粉末合金铜套与一根圆钢轴的精密结合来滑动完成的。虽然行走小车上设计安装有一片含油毡垫以补充轴上润滑油,但因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灰尘,时间一久,会因空气的氧化,灰尘的破坏使轴表面的润滑油老化而失效,这时如果继续使用打印机,就会因轴与铜套的摩擦力增大而造成小车行走错位,直至碰撞车头造成无法使用。

解决的办法是:一旦出现此故障应立即关闭打印机电源,用手将未回位的小车推回停车位。找一小块海绵或毡,放在缝纫机油里浸饱油,用镊子夹住在主轴上来回擦。最好是将主轴拆下来,洗净后上油,这样的效果最好。

另一种小车碰头是因为器件损坏所致。打印机小车停车位的上方有一只光电传感器,它是向打印机主板提供打印小车复位信号的重要元件。此元件如果因灰尘太大或损坏,打印机的小车会因找不到回位信号碰到车头,而导致无法使用,一般出此故障时需要更换器件。

8、断线故障的处理

打印断线是常见故障,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新墨盒上机后,基本上只需一次或两次清洗打印墨线就能正常,一般在使用中不会断线。断线常出的原因一是使用者在打印前没有将进纸托架设定好,进纸过程中造成轧纸,纸与喷头摩擦后造成断线。

解决方法:将进纸托架设定好。

另一类是原装墨水快用完时,没有及时更换新墨盒,而是将打印机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时间较长所致。一般一墨盒装机之后要在三个月内用完立即更换,如果换上墨盒不经常使用,会因墨盒内进入空气的作用导致气密性能变差,容易使墨水在喷头上、墨盒内的粘度变大,从而造成喷墨打印机断线的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墨盒,清洗喷头。

2)更换其他品牌墨盒常见的问题

更换其它品牌墨盒产生的断线是因为墨盒理化性能未达到EPSON墨盒所要求的参数。我们在更换其它品牌墨盒时,有时可以发现,某些颜色出墨顺利而有些颜色要经过多次清洗后才能出来,浪费了大量的墨水。这是因为这类生产厂家生产的墨盒远远达不到EPSON墨盒的技术要求,使用时最易发生墨水输墨不平衡的问题。

原装墨盒在墨水的化学特性和盒体气压压力调节上做了文章,而其它某些品牌的墨盒因不了解其原理,所做出的墨盒差距较大,难以达到出墨流量的平衡。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墨盒因海绵的溶出物较多,海绵遇墨膨胀系数过大,出墨口使用的不锈钢超细滤网达不到要求,这种墨盒给打印机造成故障也在情理之中。

解决方法:用原装墨盒。

3)往墨盒里加墨出现的问题

使用注墨后的墨盒常见故障是:断线、堵头、色度不准。

如果你注入的墨水,理化性能和原墨盒残留墨水基本相近,那它是完全可以用的。因为我们手工加墨是在空气中常压下完成的,各色注墨量不可能掌握得很一致,加入的墨水分子中会有较多气泡含量,这时你将墨盒装机之后不要急着立即使用,而是要将喷头清洗一至两次之后将打印机关掉。要停机2-6个小时左右再使用,这时墨盒内的墨水会因化学自动排气的作用,已将气泡及空气排到墨盒顶端,这对你再使用时能减少故障。

堵头是注墨以后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因为EPSON喷墨打印机的超精细滤网是设计在墨盒出墨口处,而喷头输墨口与墨盒的接口处是没有滤网的。有些人在墨盒的出墨口处向墨盒内反向注墨,容易造成灰尘及杂质进入输墨口,这样使打印机堵头。

另一种发生的化学性堵头,是因为加注墨水的化学性质与原装墨盒中残留墨水不一样,其不同墨水的化学反应过程较慢,极难用肉眼观察到,如果这种墨水停留在喷头上产生了反应,将会对喷头造成破坏性后果。

补充墨水常见的另一类问题是颜色不很准确。彩色材料的生产会因批号不同,出现色差,这也是生产彩色材料最难的一关。EPSON喷墨打印机的补充墨水,一般出现色度偏差时,用户在EPSON喷墨打印机的属性设置中进行调整就可以了,只要可调范围在EPSON软件可设置的范围内就可用。

打印头喷嘴堵塞的处理

打印头喷嘴堵塞是喷墨打印机最常见的故障,主要表现在打印出的稿件表面有横向条纹,严重时有些颜色根本打印不出来,尤其是在打印图像文件时更加明显。造成喷嘴堵塞的原因有很多:如打印机墨水的质量、打印机的工作环境、打印机闲置的时间等等。要避免喷嘴堵塞,最好要使用打印机厂家指定型号的墨水,在更换墨盒时动作要快,尽量缩短更换墨盒的时间。不要让打印机工作在灰尘较大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闲置打印机,即使不使用打印机 也要每隔三至五天开一次打印机,因为长时间不使用打印机,会使残留在喷嘴中的墨水变干而堵塞打印头,尤其是在夏天墨水更容易变干。如果这样你的打印头还是被堵塞了,你可以根据打印机附带的使用手册中介绍的方法来清洗打印头。如果经过几次清洗以后打印头还是堵塞,可以暂时先关闭打印机,第二天开机时再清洗一下打印头,如果打印质量还是没有改善,说明打印机中的墨盒已经过期或者已经损坏,可以通过更换墨盒来解决问题。

打印字符错位的处理

引起的原因:一是在运输或搬移打印机的过程中打印头错位所引起,再有就是打印头在使用过程中撞车也可能引起打印字符错位。解决方法是使用打印机附带的[打印校准程序]来校准打印头,如果手头没有打印校准程序,可以通过在打印时设置打印机为单向打印来解决问题,但是这样会影响打印速度。

打印头撞车的处理

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打印头控制电路出现故障。

打印头机械部件损坏。

打印头在工作时阻力过大。 

一般来说,前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大多数打印头撞车是由第三种情况引起的,因为打印机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打印头移动的导轨上的润滑油与空气中的灰尘形成油垢,长期积攒起来就会使打印头在移动时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大到一定时就会引起打印头撞车。由于这种原因引起打印头撞车的故障很好排除,可以找一些脱脂棉和一些高纯度缝纫机油,先用脱脂棉将导轨上的油垢擦净,再用脱脂棉蘸上一些缝纫机油均匀地反复擦拭两个导轨(注意:缝纫机油不能太多,以免在打印时油滴落在稿件上影响打印质量)直到看不见黑色的油垢为止。一般在打印头撞车之前打印机工作时的噪音会明显增大,为了防止打印头撞车,可以用这种方法每隔2~3个月清洗一次打印头导轨,使你的打印机一直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下。

激光打印机常见故障排除

激光打印机卡纸或不能走纸

激光打印机最常见的故障是卡纸。出现这种故障时,操作面板上指示灯会发光,并向主机发出一个报警信号。排除这种故障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打开机盖,取下被卡的纸即可。但要注意,必须按进纸方向取纸,绝不可反方向转动任何旋钮。如果经常卡纸,就要检查进纸通道,纸的前部边缘就刚好在金属板的上面。取纸辊是激光打印最易磨损的部分。当盛纸盘内纸张正常,而无法取纸时,往往是取纸辊磨损或弹簧松脱。压力不够,不能将纸送入机器。取纸辊磨损,一时无法更换时,可用缠绕橡皮筋的办法进行应急处理。缠绕橡皮筋后,增大了搓纸摩擦力,能使进纸恢复正常。此外,盛纸盘安装不正,纸张质量不好(过薄、过厚、受潮),也都可能造成卡纸或不能取纸的故障。 

激光打印机输出空白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显影辊未吸到墨粉(显影辊的直流偏压未加上),也可能是感光鼓未接地,由于负电荷无法向地泄放,激光束不能在感光鼓上起作用,因而在纸上也就无法印出文字来。感光鼓不旋转,也不会有影像生成并传到纸上,故必须确定感光鼓能否正常转动。断开打印机电源,取出墨粉盒,打开盒盖上的槽口,在感光鼓的非感光部位作个记号后重新装入机内。开机运行一会儿,再取出检查记号是否移动了,即可判断感光鼓是否工作正常。如果墨粉不能正常供给或激光束被挡住,也会造成白纸。因此,应检查墨粉是否用完、墨盒是否正确装入机内、密封胶带是否已被取掉或激光照射通道上是否有遮挡物。需要注意的是,检查时一定要将电源关断,因为激光束可能会损坏你的眼睛。

打印纸输出变黑

初级电晕放电线失效或控制电路出故障,使得激光一直发射,造成打印输出内容全黑的现象。因此,应检查电晕放电线是否已断开或电晕高压是否存在、激光束通路中的光束探测器是否工作正常。因为这几个方面直接关系到输出效果。

输出字迹偏淡

墨粉盒内的墨粉较少、显影辊的显影电压偏低和墨粉末被极化带电而无法转移到感光鼓上,都会造成打印字迹偏淡现象。取出墨粉盒轻轻摇动,如打印效果没有改善,就应更换墨粉盒或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此外,有些打印机的墨粉盒下方有一组感光开关,用来调节激光的强度,使其与墨粉的感光灵敏度很好匹配。如果这些开关设置不正确,也会造成打印字迹偏淡。

输出时出现竖立白条纹

安装在感光鼓上方的长反射镜上如有脏物,激光遇到镜子上的脏物时被吸收掉,不能到达感光鼓上,从而在打印纸上形成一窄条的白条纹。次级电晕线装在打印纸通道下方,会吸引灰尘和纸屑,电晕部件有的部分会变脏或被堵塞,从而阻止墨粉从感光鼓转移到打印纸上,也会造成在打印纸上形成一窄条白条纹。墨粉盒失效,通常会造成大面积区域字迹变淡。取下墨粉盒轻轻摇动,使盒内墨粉均匀分布,如仍改进不大,应更换墨粉盒。

打印纸上单侧变黑

激光束扫描到正常范围以外,感光鼓上方的反射镜位置改变,墨粉盒失效,墨粉集中在盒内某一边等,都可能产生打印机单侧变黑的故障。取下墨粉盒,轻轻摇动,使盒内墨粉均匀分布,如仍不能改善,更换墨盒。

打印纸上重复出现脏迹

一张纸通过打印机时,机内的12种轧辊转过不止一圈。最大的感光鼓转过2-3圈,送纸辊可转过10多圈。当纸上出现间隔相等的脏迹时,可能是由脏污或损坏的轧辊引起的。假设某一轧辊上沾有污迹,如脏迹相距较近,可能是小轧辊形成的:相距较远时,就应检查大一些的轧辊。测量出脏迹之间的距离,再用下式算出引起脏迹的轧辊直径:轧辊直径:脏迹距离/π。

注意:因为打印机也是比较精密的电子器件,所以如果没有经验的话,出问题后最好还是找厂家来进行维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