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2年领导班子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发言提纲
2025-10-02 15:31:54 责编:小OO
文档
××局2012年领导班子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发言提纲

(2012.2.27)

同志们: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中召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的通知》(×组通〔2012〕×号)的要求,今天召开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为主题的领导班子学习生活会。在对照 “四群”教育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后,对班子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思想根源剖析以及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1、“四群”教育工作学习不够。往往因为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影响了学习,使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念文章的多,没有深入细致地学习,在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有差距,使统计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2、“四群”教育工作宣传不够。对“四群”教育工作宣传仅仅停留在会议、文件宣传上,宣传形式单一,造成部分职工对“四群”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信息报送不足,影响“四群”教育工作的对外宣传。

3、“四群“教育工作投入不够。××局人员少,在职在编职工×人,借用×人,无法抽出足够人员到基层开展工作。另外,××局经费紧张,虽然每年都投入资金开展挂钩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但与四群教育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三个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不够。干部职工在办公室收集数据时多,下基层调研少。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不全面,分析不深入,对民情了解不够,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得不透彻,党群干群关系不够密切。

  二、思想根源

1、对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是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平安××的需要,对于实现县委提出的构建和谐小康新××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精神,杨善洲精神领会不够深刻。部分干部职工存在自我满足的意识,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淡簿。思想守旧、创新不多,大局观念不强。 

3、工作作风不够端正。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所体现的行为和风格,与群众的要求差距很大,不同程度存在官僚主义习气的工作作风,表现为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机关对机关、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影响了党和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整改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四群”教育学习,提高对“四群”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学习省、市、县委主要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4个专题培训,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等。提部职工对“四群”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

2、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扎实开展“四群”教育

(1)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以“万名党员进农家、千名干部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工作作风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及其实施更加切合本地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4)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切实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全面总结推广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等能力水平问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善于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进行民情体验。

要以“万名党员进农家,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载体,组织干部开展民情恳谈,进行民情体验,加强实践教育,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在民情体验中要广泛走访群众,普通干部要走访群众5户以上,领导干部要走访群众10户以上。要增强走访工作的针对性,重点走访特困户、生活困难党员、老上访户、企业困难职工、离退休干部职工、致富能手等。

4、建立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1)要紧紧围绕统计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狠抓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调查研究要直接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并撰写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能解决问题的调研报告。选派2名新农村指导员,驻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

(2)开展干部结对联户。在挂钩联系点内结对直接联系群众。领导干部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5天,结对联系不少于3户;一般干部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2天,结对联系不少于2户。建立《民情联系卡》,注明干部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及承诺事项,送达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建立《民情登记卡》,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况以及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便于掌握情况、组织考核和群众监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