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厂房围堰、基坑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一、制定围堰及基坑应急预案的目的
厂房正在进行二期基坑开挖,现已开挖至EL.713 m ,并将很快进入砼施工阶段。根据目前情况,汛前防洪挡墙及砼施工达到EL.713 m度汛高程时间紧、难度大,尾水渠、尾水闸及基坑砼施工均处于低高程部位,基坑高程低于防洪水位最高达20m左右,防洪度汛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围堰安全运行及基坑的安全施工,防洪度汛形势严峻。
为确保2008年汛期围堰及基坑安全度汛,特制定2008年厂房围堰及基坑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事件管理,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二、 2008年围堰及基坑可能发生几种紧急情况及对应的应急措施
(1)预案一:设计洪水(10年一遇)以下围堰发生集中渗漏、局部塌滑时的应急措施汛期围堰迎水面在设计洪水涨落过程中可能发生渗流、管涌和局部塌滑等险情,为保证围堰的安全运行,需对上述险情进行应急处理。
当围堰发生集中渗漏情况,首先在围堰迎水侧找出渗流进水口,及时堵塞,截断漏水来源。同时,在背水侧渗流出口采用反滤料压填,降低水流流速,降低延缓围堰土料的流失,防止险情扩大。采用盖堵法对围堰渗漏部位进行抢护,即采用大面积的复合土工膜盖堵,也可就地取材用蓬布盖堵,再用土袋或石渣袋压脚,直到完全断流为止。
围堰出现局部塌方时,采用自卸车及时对塌方范围抛填块石进行修补完善,恢复围堰断面尺寸,防止围堰断面减小,造成险情扩大。
发生渗漏、局部塌方时的抢险资源配置如下表:
| 序号 | 名称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 1 | 8t 自卸车 | 台 | 8 | |
| 2 | ZL50E装载机 | 台 | 3 | |
| 3 | 土工膜或蓬布 | m2 | 500 | |
| 4 | 反滤料 | m3 | 300 | |
| 5 | 砂 | m3 | 100 | |
| 6 | 石渣 | m3 | 2000 | |
| 7 | 编织袋 | 条 | 5000 |
当发生超标洪水(大于10年一遇标准)围堰难以避免过水情况发生时,为防止汛期特大超标洪水翻堰造成围堰及基坑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须采取措施对基坑内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紧急撤退。
当上游围堰堰前水位为EL726.51m,并呈持续上涨趋势时。基坑内人员和施工设备开始撤离现场。撤离工作由抢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部位责任抢险大队组织实施。人员撤离时,处在同部位相应的易撤离设备和材料由该部位责任单位负责撤离至安全地带,其它设备和材料按领导小组指示精神进行妥善处理。由质安部门维持现场秩序实施有序安全撤离,从“开始撤离”指令下达30分钟后不能撤离的设备和材料视为为力而放弃,但必须确保人员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各施工队伍负责人将及时向抢险领导小组报告本队安全撤离情况;救助小组和急救车辆将在“开始撤离”指令下达20分钟内到达安全撤离地带,随时实施伤员转移和现场救助。基坑应急撤离的二条主要通道:一是上游侧下基坑道路,主要承担尾水渠、尾水闸及基坑施工人员及设备的撤离;二是下游侧(通往压力管道下平洞)道路,主要承担压力管道施工人员及设备物资的撤离;要求各撤离通道必须具备便捷的撤离条件,确保各部位施工人员在撤退指令下达后能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三、实施应急预案的领导机构及职责
为切实做好2008年围堰及基坑防洪抢险组织领导工作,经项目研究决定, 在本工程2008年度防洪度汛组织机构之下成立围堰及基坑防汛领导小组,负责围堰及基坑发生险情预警及突发性灾害、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和协调工作,有效处置突发性灾害及安全事故。负责下达基坑施工人员及设备撤退等重大指令。围堰及基坑防汛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其他项目领导担任。具体分工如下:
组 长: 王林旭
全面负责整个防汛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及各种指令的下达。
副组长: 熊煦 马超峰
协助组长分别负责协调解决上下游通道设备、物资及人员的撤离工作。
组 员: 简章宇 刘 宁 刘 斌 王建彬 肖晶晶 王真路 杨 赟
根据副组长的安排,分工负责有关防汛工作的资料收集、分析,并上报结果,负责有关防汛材料的安排落实,负责后勤保证工作、施工设备和人员安排,负责洪灾损失的统计及救灾日志的记录。
四、应急抢险队伍及物资准备
为确保围堰及基坑应急抢险时做到“政令”统一,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统一布署、统一协调,领导小组专门成立应急抢险总预备队,刘斌任队长,队员150人,下分2个支队, 1支队由吴辉任支队长,共50人,负责压力管道区域防洪责任区;2支队100人,由曾垂源任支队长,负责厂房基坑区域防洪责任区。
防洪抢险项目所需物资设备、工器具及其它材料及抢险设备由我项目部自行采购或准备。所有抢险物资均存放于项目部物资仓库。围堰抢险所用粘土及石渣在5月底之前完成装袋,堆存在厂房升压站平台。
对讲机是抢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项目部在5月30日前购置足够的对讲机,要求各单位抢险指挥人员均配备一部对讲机,用于抢险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五、应急预案执行程序及流程图
1)报警及启动预案的流程
A、报警要求及流程
灾情及事故发生单位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防洪度汛办公室报告灾情和事故情况。
汛前防洪度汛办公室均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明确专人负责对责任区内发生的灾情及事故,向办公室进行报告。
对于突发性灾害及安全事故,项目部将按照工程局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逐级上报。特大以上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人身事故最迟报告时间分别是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
突发性灾害及安全事故处置过程中,项目部应将事件处置情况及时向分局和业主、监理单位进行报告,原则上每天进行一次书面报告,并根据需要进行口头报告;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根据防洪度汛办公室要求,应适当增加书面报告次数;在汛期突发性灾害及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后1日内应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同时,项目部应按国家规定向当地及时报告人身死亡事故情况。
2)、灾情及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
灾情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情况。
灾情及事故的简要经过,原因的初步判断情况。
已经采取的紧急抢险救援或救助措施以及救助要求。
灾情及事故报告的单位、人员和通信联络方法。
3)、应急救援预案启动
在接到事故、险情报告后,由防洪度汛领导小组组长按照事故等级标准及其危害程度确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当领导小组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命令后,防洪度汛办公室应确定现场指挥部地点并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到位,同时通知1#、2#抢险支队立刻进入抢险位置,随时准备响应防洪度汛领导小组的命令,实施应急救援。
4)、应急资源的投入程序
出现险情时,马上投入尽量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抢险。同时开始调运围堰抢险物料至现场。 防洪度汛领导小组、防洪度汛办公室成员应首先到位。
1#、2#抢险支队应在防洪度汛办公室指挥下及时到位,且应配备足够的工、器具。
防洪抢险设备以厂房设备为主,不够时,由防洪度汛办公室指挥调配其他工作面的设备。
5)、抢险人员保护措施
项目部、抢险大队应为抢险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所有抢险人员必须遵守厂房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抢险人员、抢险措施由防洪度汛领导小组确定。
险情发生后,应安排专人指挥交通、维护场面秩序。救灾现场视情况由项目部办公室或业主方联系医疗救护人员至现场,随时准备进行救护。
六、预警中发现紧急情况时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一般无安全威胁、隐患,不可能带来危害及风险时,由项目部自行处理并报告监理单位。
存在一定安全威胁、隐患,并且危害及风险有可能扩大时,项目部检查发现后2小时内电话报告监理,监理单位接报告后2小时内报告业主防洪度汛办公室,同时项目部在检查发现后4小时内书面报告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接报告后4小时内书面报告业主防洪度汛办公室。
存在严重的危害及风险,有可能引起工程停工甚至破坏工程安全时,项目部防洪度汛值班人员接报或发现险情时,须立即电话报告项目部防洪度汛领导小组值班人员,防洪度汛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查看并组织抢险,同时将险情电话报告监理单位及业主防洪度汛办公室值班人员,并于8小时内将详细的抢险情况作出书面报告进行上报。
七、恢复生产程序
项目防洪度汛办公室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除、整理及恢复措施。
项目部按照制定的恢复措施开展工作,逐项落实各种措施。
恢复施工前,必须由业主防洪度汛办公室组织组织各方对现场工作面及周边区域检查,在确认措施到位、隐患排除后,由业主防洪度汛办公室责成监理单位下达复工命令。
施工人员、设备方进入工作面施工,恢复生产。
中国水电十局庙林电站厂区枢纽项目经理部
二00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