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科学 变色花教学设计
2025-10-02 15:31:51 责编:小OO
文档
变色花

教材分析:

《变色花》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变化》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给白醋和洗衣粉水滴加紫甘蓝水。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白醋变红、洗衣粉水变绿从而引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而且也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白花为什么会变成红花绿叶;活动(二):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加深如何利用指示剂来辨别酸碱性物质,同时也引出了中性物质这个概念。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学习。

学情分析:八(一)班的学生基础不错,有5位学生接受能力强,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变化的内容,可能会感到有点陌生,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的酸性物质可能有感性的认识,但对于碱性物质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哪些是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从而建立科学的概念。

【教学目标】

过程技能

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

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显示酸性、碱性和中性的物质。         

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

2、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难点: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一朵我亲手制作的纸花。

2.(停顿片刻)你觉得这朵花还差点什么?

3.表演魔术

  师:同学们请看,花朵变色了,这是一朵变色花(板书)

二、新授

1.提问

师:是什么使花朵变成了红色,叶子变成了绿色?老师给花朵喷洒的溶液是什么?

2.讲解:没错,这瓶溶液就是紫甘蓝汁(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制作一下紫甘蓝汁呢?

3.观看实验视频

师:看完视频后, 你觉得在做这个实验时还有什么主意点?

学生汇报

师总结:没错,做紫甘蓝汁时,要尽量选择紫甘蓝的叶子,少用梗。叶子要撕得越小越好;用手反复揉搓菜叶时,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把塑料袋弄破;揉搓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4.学生实验 教师巡视

5.制作完成后请一学生上台用紫甘蓝汁喷洒在白花上,后观察,花朵未变色,引导学生继续猜测,在花朵上有什么溶液。

出示:白醋、盐水、碱水。

师: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液体,我请一位同学来帮我分辨一下。

一学生上台分辨液体。教师同时板书。

6.每组下发实验器材,用紫甘蓝试剂滴入相应的溶液中,测试酸碱度。

师:从你的实验结果中可以观察到什么? 学生汇报。

7.讲解:

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酸性物质。(板书)

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板书)

像盐水一样,紫甘蓝汁没有发生变化,就称作为中性物质。(板书)

而紫甘蓝汁,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能够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我

们通常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三、拓展。

   师:现在我想要一朵绿花红叶,应该怎么来做?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师总结:根据板书总结。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了本课我们就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示剂去鉴别酸碱性了。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以“白花变红花”为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并让学生认识什么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第二步骤是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以及对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感受,加深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理解。第三步是自制酸碱指示剂。通过自制指示剂的活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自主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第四步是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各种物品。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通过检测活动使学生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粗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现成的酸碱指示剂。第五步是学以致用,通过杜鹃花和竹子对土壤酸碱性的要求,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能够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老师的主导下通过体验,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氛围中能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快乐地学。但是,在整堂课中,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实验激情还未能充分实现,并且对于酸碱的用途价值也有待课后进一步的拓展。

总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准备好教学和学生实验器材,以观察入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物质

白醋

碱水

盐水

你带来的是  

(           )

猜测酸碱度
实验后的颜色
    实验总结:

物质

白醋

碱水

盐水

你带来的是  

(           )

猜测酸碱度
实验后的颜色
    实验总结:

物质

白醋

碱水

盐水

你带来的是  

(           )

猜测酸碱度
实验后的颜色
    实验总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