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换位思考---教学设计
2025-10-02 15:42:03 责编:小OO
文档
心理健康教育“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她》教学设计

整体理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这是正常的,但是有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友谊,亲情,甚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正确地看待矛盾,不斤斤计较,学会换位思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换位思考?什么是换位思考?怎样换位思考?帮助学生弄明白解决矛盾的办法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安心学习的一个前提,因此在此时来讨论“换位思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树立目标,树立自信心等心理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生学习解决冲突和学会交往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看法,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习得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感受他人的感受,增进双方的理解。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课的要求:即领会“换位思考”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看法,尊重他人的意见看法。

(2)习得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感受他人的感受,增进双方的理解。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欣赏的态度对待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带来的乐趣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换位思考”的含义、要求及实质;

(2)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方法。

难点:在生活中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真正做到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二、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法等,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现因材施教。

1、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课伊始,我借助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扣住学生的心弦,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将学内容。

2、情感体验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与社会现是接轨,启发学生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运动:伸出你的双手:

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

2.左手放回原位;

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

4.右手放回原位。

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就可以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一起进入今天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二)小故事引入、揭示主题

该部分由老师讲述,故事内容如下:

《小故事一》

昨天,我很不开心,因为刚刚进行了英语第三单元的测试,有一位同学,在我发试卷的时后,竟然当着我的面将试卷扔进了垃圾桶,我很生气,他也很生气……  

大家讨论一下:

我生气是因为…… 学生生气是因为……

如果,学生是我…… 我是学生……

《小故事二》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嚎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确是要我的命啊。”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呢?同学举手或点名,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悟分享出来,逐一进行点评和表扬。

总结:其实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舍身处地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看问题,也许就不同了。

(三)换个角度看世界

1、PPT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观察。

2、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3、讨论:为什么别人看到的和我自己看到的不一样?

4、小结: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看的角度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不顺心的事,觉得心情郁闷,很烦恼,那么换个角度,换个思路,重新考虑一下,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就变成美丽的少女,同一件事,也许你看到的就是天使而不是魔鬼。

心理百科:教师阐述什么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

(四)畅游心世界:

情景1:《剪了发型》

事例2:《试卷风波》

情景3:《小梦在课上》

每一段事例之后都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事例中的人物,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然后教师总结。

(五)情景再现,故事续演

小小剧场1:《杨柳与妈妈…...》

学生进行短剧表演,表演之后由当事人谈真实感受。然后让其他学生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说?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做?”(学生畅谈) 

 说完后进行角色互换再来表演,仔细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

心灵物语:(配有柔和的音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这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当我们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时,我们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才能体验对方的感受。

(六)心灵小贴士:换位思考的小办法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试着了解他人的性格特点,想象他人的角色以及所处的情景等来理解他人的想法或行动。

●主动沟通,友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不了解别人的意图时。

●尊重他人、真诚地与他人交往。

或许大家还有好主意,请大家一起来补充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七)成长加油站

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最近,班上有个俩个孩子杨梅青,李良清老是和其他同学闹矛盾,处理不好同学关系,遭受班上其他同学排挤,导致她俩性格孤僻,行为过激。为他俩的事儿很烦心……)

学生闭目冥想自己最近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一次矛盾、冲突,或者是一直以来的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背景音乐起 钢琴曲《眼泪》)

诉说自己的烦恼:回想一下,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愉快事件写一写,写在工作纸的背面,小组内说一说当时不愉快的原因,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再给大家讲一讲当时对方会怎么样想?换位思考后,你现在怎么想?(老师做适当的鼓励)。愿意跟大家分享的,可以勇敢地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冲突事件: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换位思考后我想:

(学生填写后大声读出来,如果所诉说内容的当事人在班级内部,可以从座位上走下来,进行现场互动。最后同学们将心里话贴到黑板上的心形内,让一颗“空心”变成一颗满腔热情的“红心”)

(八)心里延长线:青少年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正值青春期的我们,自我意识高涨,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我们希望受到每个人尤其是同龄人的喜欢和赞扬,把个人的心理感受摆在无比重要的位置上。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可能带来更多的人际冲突或人际矛盾。而学会换位思考恰好可以帮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来看问题,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态度,理解他人的处境和心理感受,并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减少很多的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使人际交往得到和谐发展。

(九)畅谈收获

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用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做本课小结,用音乐《如果我们能换一换》渲染教学气氛,心情愉悦,感悟深刻的结束课堂教学。

教学板书

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他》

换位思考:

冲突事件: 成长加油站: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换位思考”后我想: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沿着“看图片----听事例----演场景----忆过去---思现在”的线索逐步展开心理辅导,整个过程贯穿着“说”,使学生由理论到现实,由别人到自己直至最终用“换位思考”的心理知识解决自己心中的那些不愉快。使本节课的心理知识真正起到了实效。当然不足之处是“成长加油站”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部分学生没拿出自己的勇气将自己内心的声音喊出来。但可以感受得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在本节课都有所收获。我觉得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节课就可以解决的,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之余多关心他们,经常与他们沟通,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门,从而使大家和谐相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