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最新关于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集锦
2025-10-02 15:42:12 责编:小OO
文档
Never fall is not considered glorious. It is the greatest honor to stand up again after every fall.简单易用轻享办

公(页眉可删)

20__年最新关于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集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你们好!

我是一年级四班郭静雯的家长。首先感谢老师提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们大家能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

郭静雯上学以来,我发现她一天天地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是与

各位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息息相关的,特别是老师们严谨的教学态度、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使她不仅得到了书本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在此我向学校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习惯的培养很重要许多成功者的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养成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孩子的习惯从小没有培养好,那么,到大了再纠正是很难的。一年级,是养成教育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小孩现在就是一张最干净的白纸,你在这张白纸上为他涂上什么颜色,它将来就是什么颜色。所以,要想使这张白纸,将来成为一最美丽的图画,你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去勾画每一笔。我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都能达到最优秀。关键在于孩子自己有没有认真对待,有没有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因此,我们家长要充分发挥外力的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所以,在刚入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的地方,下面我想就这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1 ) 思想上要正确引导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敬长辈,待人有礼。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则。“小树易直也易弯”,孩子还小,不能明辨是非,只要我们从小教育引导好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2 )行为上要督促辅导孩子。日常行为方面家长应配合做好以下教育:(1 )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要养成打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长辈,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同学。

(2 )孩子的合群教育。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走了别人的物品等等,家长教育孩子要宽容大度,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

(3 )孩子的纪律卫生观念。不随便丢纸屑。不带零食进校园,也不要到校门口附近的小商小贩那儿买零食。一年级孩子缺乏自制力,强调纪律约束是必要的。

同时,我们家长还要做到“三忌”:

(1 )忌过分保护。一根独苗,捧在手中拍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样样事情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系鞋带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对大人的依赖,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

(2 )忌过分宠爱。有时家长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可是进入学校以后,人人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而且有约束和压力,这样的孩子就会不适应,不听老师的话,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制止,要让孩子受到批评。

(3 )忌过分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样样都争第一,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长,小学不能与幼儿园比,幼儿园学习负担与一年级决然不同,孩子一次考不好不要紧,关键是帮助孩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提醒。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习惯培养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等。有的父母见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经常埋怨批评甚至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要知道,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我向各位家长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学习习惯

1 .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过早到校。有病有事及时请假,做一个守时的人。

2 .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按要求完成作业,读写姿势要正确。

3 .爱护学习用品,使用后立即整理好,防止丢失。

4 .主动获取知识,在生活中学习,多读,多听,多看,多想,多做。

5 .能自己整理书包,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作业习惯

1. 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而且必须检查后再出去玩,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放学后督促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要让孩子一到家就是看电视或者到处打闹。如果在一年级不纠正过来,稍微大点就很难纠正,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习惯,希望家长再忙都要把这件事督促到位。做作业时,是不是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这样既对眼睛有害,又影响作业的质量,所以孩子做作业一定要把电视关掉。每天查看孩子作业书写是否认真,不要以为孩子作业做完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作业的质量,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现在一年级的孩子识字较少,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思考,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看别人的。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2. 把孩子推上讲台,和孩子分享功课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对小孩子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复习知识的方式。

三、生活习惯

①培养孩子不撒谎、爱劳动、爱惜学习用具、团结同学、尊师守纪等好习惯。

②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

③教育孩子行走时不要跑、跳;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去厕所,做好课前准备再玩。

④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让其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孩子学了特长就是要他们大胆的充分的去展示自我) 以上是我对家庭教育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最后,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家长朋友们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希望一(4 )班的所有同学每天都快快乐乐、好学上进。

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三(3)班张景润的妈妈。

很荣幸有机会作为大新小学家长委员会代表在开学典礼上

发言。在这乍暖还寒日子里,我们告别了假期的宁静,迎来了新的学期。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春天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启程了。带着希望,憧憬,热情,我们在吴希福校长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信任与支持下,以及家委会陈彩艳会长和全体家长义工的努力下不辞劳苦地坚守岗位,并以饱满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种寂寞与哀愁决非常人所能体会得到。我想要说的是,在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心灵深处,也有一道必须时刻守卫着的长城。那就是我们孩子们的安全成长。

一直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以敬业的工作精神。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敬爱的老师们,有了你们对孩子们的精心培育,给予孩子们的无私与奉献。我们的校园环境才更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变得更美了;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校园课堂改革的正式建成,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启动了。大新小学在和我们一起成长。这是学校师生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成果。在此,再一次代表全体家长向所有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说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啦!

新的学年里,我们依然充满了激情,我们必定做到更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们的进步和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大新小学既有学识渊博。认真负责的老师,还有家长义工们的辅助,我们的孩子们将会更好地融入到这良好的学习平台中,不断地进步。看!这里就是我们孩子们的家园!绿色的校园是那么的吸引人,明亮的教室,五彩缤纷的花坛,整齐干净的操场,似乎都在向我们招手。用无声的语言拥抱着在座每一位学生、家长、老师。这是孩子们的学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家园。家委会将一如既往地协助学校,为我们的孩子们尽可能的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再多一些!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合家幸福!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倾听、共同进步、共同关注我们的孩子。谢谢大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