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象棋运动好处多
2025-10-02 15:42:46 责编:小OO
文档
象棋运动好处多

作者:丁桂兴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年第12期

        中国象棋——思维的艺术,智慧的体操,集科学性、竞技性、艺术性三者于一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历久弥新的魅力。在学校开展象棋运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这无疑极其符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对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生总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象棋是一项智力型的竞技体育项目,其规则性、思考性、竞争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象棋活动中不断自觉地强化个人行为习惯,养成遵守规则、集中心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1 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象棋运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从单子行棋、胜负判定、提和条件、时限要求到赛程安排、积分计算、名次确定,无不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在象棋运动中,学生必须共同无条件遵守“摸子动子、落子生根”、“超时判负、对将判负”等约定的象棋棋规,否则就会受到规则的“判罚”。因此,参加象棋运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利用规则赢得比赛的能力。在象棋教育中,如果把规则意识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让老师、家长都比较“头疼”。而下棋的时候,必须心静神稳、智力集中、冷静思考、沉着应战,因此,通过下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好动、难以安静的心性,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稳重冷静的习惯。正如张家港棋校的一位学生家长所说:“我让孩子学象棋,并非将来让他从事象棋事业,而是培养其静得下,坐得住,进而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事实也是如此,自从他的孩子学棋后,做事马虎的毛病有了明显改观,尤其是该孩子的数学成绩大大提高了。

        3 训练学生的坚韧性格

        心理学家的长期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在事无巨细的呵护下很少经受挫折,大多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象棋运动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顽强的作风。经常赢棋,无疑能增强其自信心;即便输棋,亦非坏事,屡败屡战更能磨练孩子的意志,不因一时的挫折失败而一蹶不振。在多年棋类活动的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发现,爱好棋类运动的学生大多具有敢于竞争、勇于挑战的拼搏激情和不怕失败、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是象棋活动效应的最高层次与目标。人的创造活动基本成份是:地把知识进行迁移,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象棋运动中的观察想象、计算分析、判断决策,是锻炼脑力的有效方式。经常下棋,势必促使学生广博学习、勤于思考,创新创造。

        1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象棋活动是集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5种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于一体的智慧运动。因而,象棋也被列入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聪明的孩子学象棋,学棋的孩子更聪明”,参加象棋活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学校将棋类活动与棋类教学纳入学校与课堂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我校为例,我校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把象棋引进课堂,开展了象棋项目的教学,将启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技能作为教学的关键,着力提高学生思考、运算、记忆的能力。仅几年的时间,参加象棋队的学生不仅棋艺精湛,而且文化成绩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中数学成绩始终高出班级平均分10分以上。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象棋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棋弈对局时运用战略战术的全局性、科学性、计划性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直观性思维、多元化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始终贯穿于对棋局形势的分析、判断、谋划、推理和决策等思维的全过程。如顺炮布局的浩繁变例、“弃马十三着”的大胆抢攻、“七星曜彩”的精巧构思,等等,都是启发学生勇于探寻新规律、寻求新突破的极佳局案。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不循旧例敢于探索、灵活运用巧妙应对的能力,推动学生多角度、多路径去探索发现、求新求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观察判断能力,是学习创造的基础。弈棋也称“手谈”,意思就是通过行棋表达各自的行动意图。如果读不懂对方行棋的含义,不能作出正确应对,对弈结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学生很好地观察棋局形势、判断对手行棋的真实目的。初学者,只能看懂浅层,不及深远,容易被假象迷惑;只有经历丰富,观察判断能力得到加强以后,才能洞察对方的真实意图,躲开骗招陷阱,走出有针对性的应招。

        三、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博弈特性,可以使学生在参加象棋运动中,不断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和统筹大局意识。

        1 训练学生逻辑思辨的严密性

        下象棋,非常讲究步骤的绵密和严谨,因此它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判断性。象棋在于“”,因此非常讲究棋子的效益。落子前可以设计多种路径、寻求多种答案,但落子时就得寻求最佳方案,而方案的取舍就取决于弈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吃则吃、该舍则舍,每一个细节都不可忽视。高手下棋都有着较强的延续性,给人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之感。这就充分体现了弈者的逻辑判断能力,即聚合思维能力。

        2 训练学生逻辑思辨的整体性

        象棋讲究的是战略规划、协调平衡、组合作战。如何统筹协调地运用16颗棋子是成败的关键。有些学生下棋时不讲求子力的协调配合,往往只顾拼杀,一子多动,孤军作战,导致效率不高、全军覆没;有些学生往往忘记“得子得先方可胜,得子失先亦可输”的道理,只顾一子得失而失势致败;还有的学生在下棋中,忽视兵卒的作用,轻易丢弃,最终败在看似不起眼、不经意之处……因此,在整个棋弈对局中,必须通盘考虑、力求平衡:稳守与进攻、左冀与右冀、大子与兵卒、得子与取势。通过棋类教学与训练,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大局观念、协同理念、整体思维。

        通过近年来的象棋教学实践,笔者所在的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棋冶情,以棋益智,以棋会友,以棋育人”的象棋教育氛围。大部分学生对中国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爱好相同者凑在一起互相切磋,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小棋盘,在建设特色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学校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