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智能溶出度仪检定规程
2025-10-02 15:44:17 责编:小OO
文档

起    草:           日期:

审    核:             日期:

批    准:           日期:

生效日期:             签字:

拷贝号:
变更记载:制定(变更)原因及目的:

     公司更名。

修订号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002001年5月10日

2001年5月20日

01
02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   [  ]份质量部QA   [  ]份质量部QC   [  ]份
一  车  间   [  ]份二  车  间   [  ]份三  车 间   [  ]份
设备动力科   [  ]份物  控  部   [  ]份总  经 办   [  ]份
综  合  部   [  ]份
溶出度测定仪检定规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ZRS-8G型智能溶出度仪的检定。

2.职责

计量管理员:严格按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检定。

QC主管: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3.1.转篮摆动幅度≤±1mm。

3.2.浆板摆动幅度≤±0.5mm。

3.3.调速范围 25~200转/分钟。

3.4.稳速误差≤预置转速的±4%。

3.5.温控精度 37℃时≤±0.5℃。

3.6.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φ2mm。

3.7.校正片测试应在规定的溶出速率范围或应符合规定。

4.检定条件

4.1.仪器的防震安放

将仪器在防震的水平台上放稳后,用水平仪调节仪器水平。在仪器水浴槽下部垫上泡沫塑料垫,并尽量避免仪器周围有较大的振动。

4.2.秒表

4.3.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º的温度计。

4.4.溶出度仪测试用的校正片及配制测试用的溶剂。

5.检定方法

5.1.转动轴的偏心度

我国药典规定转篮法的摆动不得超过1.0mm;搅拌浆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mm。检测方法:用眼睛观察应无明显晃动。(眼睛看出有晃动为2.0mm)。

5.2.转速

5.2.1.在转动轴上设一个固定点(如贴一小块白色橡皮膏),用秒表计时,目视记数检测。例如予置转速为100转/分钟,检测结果应在96~104转/分钟的范围内,其电子显示并应与检测的实际转速一致。6个杯子中的转动轴,其转速均应一致。

5.2.2.用转速测定仪测定,测定结果应与电子显示的转速一致。

5.3.温控精度

将该品种所规定的溶剂脱气,并按规定量置于溶出杯中,开启仪器的予置温度,一般应根据室温情况,可稍高于37℃(+0.5~1.0℃)以使溶出杯溶剂的温度为37℃,应用0.1分度的温度计,逐一在溶出杯中测量,六个溶出杯之间的差异应在0.5℃之内。

5.4.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

仪器的每个溶出杯孔旁,有三个偏心轮,用来固定溶出杯,先将仪器所带的测同心圆的盖子放在第一个溶出杯上,将转杆反过来从仪器的上端插入,直到通过同心圆盖上的孔,如位置不对,应调整三个偏心轮的位置,使溶出杯固定于中心位置上,再用同样方法调整第六个杯的位置,然后再调整其他四个杯的位置(调整后,应将每个溶出杯编号,此后如不移动溶出仪,则不需要每次都调整)。

取直角三角板,检查转动轴与溶出杯平面的垂直度。

5.5.校正片的测试: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溶出度校正片。

溶出度仪校正片分崩介型和非崩解型两种,崩解型为泼尼松片,非崩解型为水扬酸片。

校正片测定的数据,是用于检查测试结果是否可靠的依据,其中包括对仪器性能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

校正片测定前,应按4.1~4.4项调试所用仪器,校正片的溶出度标准值,只适用于6杯溶出度测定仪。

5.5.1.水扬酸校正片测定法

5.5.1.1.溶剂:磷酸盐缓冲液(PH7.40±0.05)。配制方法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75页,临  用前脱气。

5.5.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片,精密称定,置乳钵中,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水扬酸20mg),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1ml,摇匀,加溶剂适量,经超声处理30分钟,使水扬酸溶解,加溶剂到刻度,摇匀,滤过,为对照品溶液。(对照应做2份平行试验)

5.5.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6片,分别精密称定,分置干燥的网篮中,待溶出杯中900ml溶剂恒温后,按所选定方法(篮法或浆法)开启转速,自药片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并分别在10、15、20、25和30分钟时取样,(连续取样不停机)每次抽取2ml,各自经滤纸滤过(六个小漏斗和六张滤纸,连续使用,每次滤过后,漏斗底部应无液体存在),滤液为供试品溶液。

5.5.1.4.测定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ml,分别置5ml量瓶中,加上述溶剂至刻度,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296nm的波长处,用1cm吸收池,分别测定其吸收度,与对照相比较计算每片的溶出度。

计算公式:溶出度(%)=  M对×A供×9   M供×A对   ×100

5.5.2.实验要求

5.5.2.1.浆法的转速规定为50转/分钟;篮法规定为100转/分钟。

5.5.2.2.校正片中每片的30分钟溶出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5.5.2.3.求出每组时间点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除10分钟一组可以在10%以下外,转篮法100转/分钟的其他组应在5%以下;浆法50转/分钟的其他组应在7%以下。

计算公式:标准偏差=       ∑(Xi—X)     n—1

相对标准偏差(RSD)=  标准偏差     X                              

其中:X为平均值;Xi为测得值   

          时间

溶出度   

编号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1
2
3
4
5
6
RSD
溶出度平均值
相关系数r

5.5.2.4.以时间(y)为横坐标,以溶出度平均值(x)为纵坐标,求出相关系数(r)值,应在0.99以上。

6.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6.1.检定结果全部项目符合技术要求,判为合格,方可使用。如不符合,应检修后再行检定。

6.2.用校正片校正仪器,应每年校正一次。

6.3.溶出仪移动后,应先行调整再用校正片进行校正,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6.4.检品不合格时,复验前再用校正片检查仪器,以保证测定数据的可靠性。

7.备注:溶出度测试所用溶剂的脱气方法

7.1.煮沸脱气法:水可以直接煮沸。酸液或缓冲液应配制后煮沸。含有机溶煤的溶出液,应先 将水脱气后放冷,再按比例加入有机溶剂,摇匀。

7.2.抽滤脱气法:使用0.8μm以下的滤膜减压抽滤脱气。(注:脱气后的水,贮瓶加盖,于2~3天内使用,如超过三天应重新脱气。)

7.3.超声脱气法:将盛有水或缓冲液的容器置超声波发生器中,超声脱气20分钟,即可备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