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4年化学分类复习及详解答案五
2025-10-02 15:44:13 责编:小OO
文档
2014年化学分类复习及详解答案五

第五讲  化学常用计量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典型例题:

例1.(2010年江苏高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0.1mol/L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

例2.(2011年江苏高考)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A

例3.(2010年四川高考)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ρ = (17V+22400)/(22.4+22.4V)        B.ω=17c/(1000ρ)

C.ω =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例4.(2010年海南高考)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 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b-a)/Vmol/L    B.(2b-a)/Vmol/L    C.2(b-a)/Vmol/L    D.2(2b-a)/Vmol/L

例5.(2011年全国理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例6.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说得混合物用100mL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的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7%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0.25   mol

(3)说用氯气何参加反应氢气的物质的量只比n(Cl2):n(H2)=       3:2      。

规律小结: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推论:

⑴同温同压下:V1/V2=n1/n2=N1/N2

⑵同温同压下:ρ1/ρ2=M1/M2

⑶同温同体积下:p1/p2=n1/n2=N1/N2

3.运用:

⑴气体密度:

标准状况下:ρ(气体)=Mg⋅mol-1/22.4L⋅mol-1

⑵摩尔质量:M=22.4L⋅mol-1×ρg⋅L-1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

1.温度和压强:22.4L⋅mol-1是在标准状况(0℃、1.01×105Pa)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对22.4L⋅mol-1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2.物质状态:22.4L·mol-1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如水常温下是液态,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这些物质均不能用22.4L·mol-1进行计算。

3.物质变化:一些物质之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4.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

5.粒子数目: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

课堂练习:

1.(2010年福建理综)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 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A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2.(2009江苏高考)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的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3.(2008年四川理综)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A.(2b-c)/2a        B.(2b-c)/a       C.(2b-c)/3a       D.(2b-c)/6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为8NA

B.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46gNO2和46gN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D.在1L2mol/L的镁溶液中含有根离子数为4NA

5.(2011年全国理综)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A

D.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课后练习(1)

1.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A

D.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H2O和D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是NA

B.28 g N60(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中含有的N—N键数目为1.5NA

C.0 ℃、1.01×105Pa时,11.2 L氧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常温下,将5.6 g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足量的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1 L浓度为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中含铜离子数为0.1NA

C.0.1 mol 18O原子中含中子数为NA

D.4.6 g NO2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1NA

5.以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与2N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B.0.1mol甲基中含N个电子

C.16g臭氧O3中含有N个氧原子

D.31g白磷P4中含有1.5N个P-P键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B.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 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

C.1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的个数为2NA

D.1.8 g 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6 g铁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铁片失去电子数为0.3NA

B.60 g二氧化硅(SiO2)中含有的Si-O键为4NA

C.标准状况下,3 g NO与1.6 g O2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8.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与12ab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 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 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标准状况下,m g N2和O2的混合气体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的体积为(单位为L)

A.22.4 nbNA      B.22.4 nbmNA

C.22.4 nNAmb      D.nbNA22.4m

10.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甲:物质中的粒子数;乙:阿伏加德罗常数

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

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

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

11.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

A.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X可能是C2H4,Y可能是CH4

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

D.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

12.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与标准状况下的一定质量的O2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 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答案:(1)672 mL (2)76 g/mol (3)C S

13.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的实验,操作如下: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数据见下表(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气体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g)

A48.4082
B48.4082
C48.4082
D48.4342
E48.8762
已知标准状况下,容积为0.293 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为48.4212 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A、B、C、D、E是中学常见的气体。

(1)上述五种气体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

(2)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11.2 LD气体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________。

(4)A、B、C可能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1)SO2 (2)30 (3)3.5NA或2.107×1024

(4)N2、CO、C2H4(顺序可不一致)

14.数据分析能力是新课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一项要求。下表是用沉淀法测定KHCO3和Na2CO3混合物的组成的相关数据。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称取样品的质量/g

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L

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5180.50.985
21.0360.5
31.5540.52.955
42.0720.53.940
52.5900.53.940
63.1080.53.940
分析上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将结果填在表格相应的空格中。

(2)样品中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室温下,取上述Ba(OH)2溶液50 mL,加入0.05 mol/L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2,求出所加盐酸的体积(溶液混合时不考虑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970 (2)2:3

(3)由0.518:2.072=0.985:3.940,可知第4次实验中反应物恰好完全沉淀,则原0.5 L Ba(OH)2溶液中:

n(OH-)=2×(3.940 g÷197 g/mol)=0.04 mol

c(OH-)=0.04 mol/0.5 L=0.08 mol/L

pH=2,则c(H+)=0.01 mol/L

(0.05 mol/L×V mL-0.08 mol/L×50 mL)÷(V mL+50 mL)=0.01 mol/L

V=112.5

课后练习(2)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存在NA个CH3COO-

B.1 mol Cn H2n+2含有(3n+1) NA个共价键

C.1 mol Cl2参加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都是2NA

D.1 mol NO2气体降温后颜色变浅,其所含的分子数仍为NA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和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0.5 L 0.2 mol/L FeCl3溶液中,含Fe3+数为0.1NA

C.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分解80 g S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总数为2.5 NA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均为22.4 L,质量为28 g

D.3.4 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参加的任何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都是2 NA

B.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 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2分子的数目为NA22.4×2

D.将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Br2中含有的溴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 L,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

C.由2H和18O构成的水分子组成的11 g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5NA

D.1 mol氧气与足量钾点燃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的33.6 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1.5×10-3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价键数目为4NA

C.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3NA个离子

D.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每形成1NA N≡N键的同时,就有6NAN—H键形成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 L(标准状况下)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B.常温常压下,NA个甲烷分子的体积大于22.4 L

C.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含0.2 NA个阳离子

D.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N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烯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②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③7.1 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④60 g SiO2晶体中含有2×6.02×1023个Si-O键

⑤1 mo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7×6.02×1023

⑥500 mL 1 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1.5×6.02×1023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②⑤

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 nA个Fe3+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 NA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

12.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 V)

B.w=17c/(1000ρ)

C.w=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13.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b mol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 mol·L-1          B.10(2a-b)mol·L-1

C.10(b-a)mol·L-1              D.10(b-2a)mol·L-1

14.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气体共A mol,将这些气体通入足量烧碱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共消耗NaOH B mol。

(1)此过程涉及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①N2O4⇌2NO2;

②NO+NO2+2NaOH===2NaNO2+H2O;

③写出NO2被NaOH溶液吸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若A=0.8,B=1.0时,原混合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则0.8 mol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3)求A=0.8时,气体与碱反应所得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2NO2+2NaOH===NaNO2+NaNO3+H2O

(2)0.3 mol 0.2 mol 0.3 mol

(3)(B-0.8)mol

15.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2O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 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其中臭氧为___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6 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 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 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答案:(1)35.6 (2)3 (3)50%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