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焦模式与区域模式的组合特点
2025-10-02 15:43:25 责编:小OO
文档
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在我看来,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因为和不同的对焦模式搭配,不同的区域模式会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所以咱们就不好笼统的说某个区域模式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因为与不同的对焦模式组合,它的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通常要看你是打算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因此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

概念是什么,我们要先说明一下:

1、首先明确一点,咱们今天要学习的“AF自动对焦模式”(以下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以下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手动对焦”(比如您把镜头上的对焦选择开关由M/A档拨到了M档),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因为调整对焦以及在哪一个对焦点上进行对焦完全由您手动操作、人为控制,相机压根做不了主,所以相机也将不再显示或支持关于以上两模式的选择操作。

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简单来说,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您可以选择是让相机对被摄物体仅对焦一次、对完就结束呢,还是让相机自动监视着被摄对象的动态、不断调整并实时保持着对被摄物体的聚焦呢。有了这三种模式,您就可以选择了。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AF-S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AF-C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那就选AF-A自动伺服对焦。

3、区域模式类型,有4种: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F;4、自动区域AF。

简单说,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无论是您自己选定的还是相机自动选定的)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D7000有39个对焦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21点和9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片区域)。

………………………………………………………

下面咱从“自动对焦模式”说起,先说第一种,就是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AF-S 单次对焦”)。

选择AF-S单次对焦,多是为了拍静止物体,AF-S单次对焦时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如果你在相机的对焦设置里没有关闭“蜂鸣音”,那么锁定后相机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表示对好焦了,这时无论被摄物体是否移动位置,相机都不会重新开始对焦,它只对这一次焦,提示音响过就算齐活,想再次对焦您就松开手指,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对焦,要么怎么叫“单次”呢)。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没对好焦您按下快门也没用,快门不会释放。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此时只要您半按着快门不放,焦点的空间位置就不再发生变化)后按下快门才可拍摄。如果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后被摄对象位置移动了(尤其是纵向移动)就可能跑焦,片子就算拍糊了。所以大家要记得:“AF-S单次对焦”无论与“区域模式”里的哪一种模式搭配,一旦半按快门完成对焦,那在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之前,相机和被摄对象最好就都别动了,否则动不好改变了被摄对象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就可能跑焦(原因你懂得)。当然轻微的移动,比如有点晃动、摆动啥的(如果不是拍微距的话),应该没太大影响,因为一般拍摄时由于景深有一定的空间,就是在焦点前后总还是有一定的范围(姑且叫做“对焦精度范围”或者简称“景深”吧)也是可以清晰成像的,轻微晃动如果跑不到相机清晰成像的范围以外,只要快门达到安全速度,应该不影响成像!另外锁定对焦后也不影响平移相机,进行重新构图,只是平移误差要小一些,只要保证重新构图后,被摄物体虽不在选定对焦点上了,但仍和选定对焦点处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就是和镜头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对清晰成像没有太大影响。

…………………………………………………………

从这点看,设置了“AF-S单次对焦”后,除“3D追踪”选项之外(AF-S单次对焦无法与3D追踪组合),您在“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选项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当然对焦点选择的方式会有不同,AF-S单次对焦在搭配“区域模式”的“单点”和“动态区域”选项时,可由您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而搭配“自动区域”选项时的对焦点位置是相机自动确定的。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什么区域模式下,如果你选了“AF-S单次对焦”,那么你每次半按快门对焦之后,对焦点就算是被定死了(在您保持半按快门这一动作期间,相机不会对这个焦点做任何调整),此时甭管是相机还是被摄对象,任何一方只要发生移动,那个焦点可能就不能精准的落到被摄对象身上了(传说中的跑焦?),后果就是这张照片可能有点肉、有点糊。所以在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说白了就是拍静止的东西),使用这个对焦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当然如果谁不小心移动了一下导致失焦也没关系,麻烦您松开手指,接茬再次对准您的拍摄对象,重新半按快门对焦拍摄也就行了。

…………………………………………………………….

接下来咱再说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AF-C连续对焦”)

“AF-C连续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期间,如果被摄物体或者相机位置移动了,相机会重新的、继续的对被摄物体进行对焦,此时你能听见镜头里发出轻微的“吱吱”的响声,那就是在锲而不舍的重新对焦呐(这就跟“AF-S单次对焦”有很大不同了,“AF-S单次对焦”是个死心眼,只要对上焦,这对焦系统就算下班了,至于对焦之后你被摄对象有没有挪动地方、情况变化了没有、需不需要重新调整聚焦等等,它可就不操心了)。

在“AF-C连续对焦”状态下,摄影师可根据取景器中的对焦情况随时按下快门进行拍摄(跟“AF-S单次对焦”不一样,“AF-C连续对焦”没有提示音,而且甭管对没对上焦只要你按下快门就能完成拍摄)。换句话说,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相机就随时调整对焦,连续调整对焦紧跟拍摄对象,要不怎么叫连续对焦呢,所以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即使你不拍移动的物体,而是拍静物,对焦完成时相机也不会有提示音出现(而AF-S单次对焦后是会发出““哔”的一声提示音的),所以对没对上焦、啥时候按快门您得自己观察取景器中的对焦标示是否合焦。

……………………………………………

下面咱分别研究一下“AF-C连续对焦”与“区域模式”中不同选项的搭配组合情况。“AF-C连续对焦”模式可与“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动态区域、3D跟踪和自动区域这4个选项分别搭配出4种组合。各组合的作用有所不同:

1、与单点模式的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那么相机就不能保证这个对象能够清晰成像了(管不着了),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对焦点上,相机会自动对新的目标进行重新对焦。

我们可以演示一个实拍的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只要你半按着快门别撒手,相机就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然而就在你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如果你还是男人的话,你会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的选定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身上,这时候相机会和你心有灵犀,立即在这个对焦点上重新开始对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你老婆还在那里前前后后的走动,但在镜头之中,她,早已成了一团模模糊糊、飘动的身影……

知道为什么你选定的焦点在你老婆身上的时候,她来回走动仍能随时被清晰对焦么?那是因为你在“对焦模式”中选择了AF-C连续对焦模式(跟您选什么区域模式没关系);那为什么选定对焦点一转到靓妹身上,你老婆就不能清晰成像了?那是因为你在“区域模式”中选了单点模式,相机就会只认你选定的、单一的这一个对焦点,它指向哪里,相机就在哪里连续对焦,这就是单点AF模式的作用。

………………………………………………….

2、与动态区域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D7000有39个对焦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21点和9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些个点覆盖的范围内,尽管已经偏离了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但是相机仍可以暂时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其原因就是说明书里说的那句经常能把一些新人搞死的话:如果被摄主体移动了,相机会根据周围对焦点的信息进行对焦)。但是、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对焦点上,而且、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并在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顾不上了。我们重新演示一下那个实拍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AF-C连续对焦”加“动态区域”模式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因为你选了AF-C连续对焦模式,所以相机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然而就在你半按快门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你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自己选定的这个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的身上,这时候如果你老婆和靓妹都是静止的,那么由于你同时选了动态区域模式,相机就会暂时忠实于你的老婆,你老婆仍然清晰,而靓妹仍然很模糊,这时如果你老婆或是靓妹双方或任何一方相对相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你的相机就会立即重新开始对正处于选定对焦点上的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镜头之中未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你老婆,她将渐渐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

这就是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和“动态区域”这两个选项的区别,就这么一点点区别!怎样用好这点区别,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说了,留给大家当家庭作业,回家自己好好想。(顺便说下今天我自己的一个实拍体会,俺今天在行驶的车里,用“AF-C连续对焦”加“动态区域”的组合透过车窗拍路边行人,手持相机追着行人在快速行进中拍了一张,居然把那个行人拍的十分清晰,背景就是那种虚化的、飞快掠过的样子,很有动感)

…………………………………………………………………….

3、与3D跟踪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由于是AF-C连续伺服,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但是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D7000有39个对焦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21点和9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39个点覆盖的范围内,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就会自动消失,而拍摄对象在这39个对焦点的范围内跑到哪个对焦点的位置上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形成新的选定对焦点(选定的对焦点边框会加黑加粗),由于您选了AF-C连续对焦,相机就会在新的对焦点上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以保证这个跑来跑去的对象能够在您按下快门的一刻在您的相机中清晰成像。你在取景框里看到的景象就是:在这39个对焦点的范围内,你老婆跑到哪里,好像那个选定的对焦点就跳到哪里,保证始终把选定对焦点对在你老婆身上,要不怎么叫3D追踪呢(据说相机让选定对焦点跟踪目标的依据就是焦点上目标物体的颜色形成的区块,颜色区块相对背景移动则选定的对焦点就会跟随着它移动)。当然,如果您的拍摄对象跑出了这39个点的范围,并且在这个时候,选定的对焦点又捕获了一个新的对焦目标,相机就会把新目标当做跟踪拍摄的对象,对焦点会随着新目标跳来跳去,即使原目标又回来了,相机也不会再搭理它了。所以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我们在区域模式中如果选3D跟踪模式与之搭配,就特别适合拍飞鸟哈,那真叫“焦点与孤鹜齐飞、好片共鸟毛一色”啊!当然,如果选单点或动态区域组合也可以,那您就得端着相机练移动靶瞄准了,保证始终把镜头中选定的焦点对准移动中的飞鸟就可以了(实拍中,飞鸟目标小移动快,俺估计用3D挺够呛的,俺和相机可能反应不过来,选定对焦点也不一定能追上小鸟,具体如何,还需您在实践中体会)。

………………………………………………………

4、与自动区域AF组合:每一次半按快门键,相机会在对焦点分布的动态区域内(比如D7000机型有39个对焦点)分析焦点信息,并自动从中选定一个或者数个对焦点对拍摄对象进行对焦(自动区域下的选定对焦点不像其他模式下那样只要你半按着快门就一直以加黑加粗的形象标注给你以提示,而是粗黑粗黑地闪动一下就恢复原样了);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那一个或数个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之内,则与“动态区域”模式下一样,相机仍可以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那些对焦点上,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在相机自动选定的那些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不能保证了。话说到这里,聪明的童鞋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选“动态区域”模式和选“自动区域”模式的唯一区别就是在相机的全部对焦点(比如D7000的39个对焦点)里面,对焦点的选定方式有所不同,前者由摄影师自己手动选择且只能选定一个对焦点;而后者由相机自动选择且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对焦点,其他什么操作啊、效果啊、表现啊等等方方面面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

最后咱们说一下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就是由相机根据情况自己选择是采用“AF-S单次对焦”呢,还是选择“AF-C连续对焦”。那相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单次,而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连续呢?根据笔者的实操试验(以D7000为例),它是这个样子的:当你安静的端着相机对着一个安静的物体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相机会认为你要拍静物,就会自动切换到AF-S单次对焦模式。反之,如果你在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你的相机是处于移动之中的,或是你的拍摄对象相对你的相机是移动的(比如你拍的模特正向你跑来),那么这个时候相机会认为你要拍活物,就可能会自动切换到AF-C连续对焦模式(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在实拍的时候我发现,AF-A很容易切换成“AF-S单次对焦”模式,即便有的时候明明是在被摄物体正在移动的状态下,可能是移动幅度不太大还是怎么的,很容易直接就切换成“AF-S单次对焦”模式了)。

借此机会再强调一次,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你在相机的对焦设置里没有关闭“蜂鸣音”,那么对焦成功会有提示音,且对焦没有结束(提示音未出现)之前,就算你把快门摁到底,相机快门也不能释放,无法完成拍摄;而在AF-C模式下,对焦无论是否完成都没有任何提示音,且无论是否对焦准确(合焦),你只要把快门摁到底都可以释放快门并完成拍摄。所以,在 AF-A 自动对焦模式下,你能不能听到对焦提示音,你能不能在没有准确合焦的情况下也能按下快门拍下这张照片,取决于你的“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在这次操作中究竟替你选择了哪一种具体的对焦模式,是AF-S?还是AF-C?

……………………………………………………………….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实拍时相机一旦切换到了“AF-S单次对焦”模式,那么即使这时被摄对象又开始动起来了,相机也不会改变在本次拍摄中已经确立的单次对焦模式了,后续的所有的操作(无论与什么区域模式配合)都与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与它们配合时的情况完全一样,具体怎么个表现,咱们前文有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AF-A模式可以和区域模式中全部的四个选项分别进行组合,因此,当AF-A与3D追踪模式组合的时候,由于AF-A可能在实拍的时候切换到“AF-S单次对焦”模式,因此就能在客观上实现“AF-S单次对焦”与“3D追踪”模式的一个搭配(但恐怕这种组合仅适合拍静物了,比如你在选定一个中心对焦点对一座雕塑进行对焦后,半按着快门,转动相机进行重新构图,这时那个选定的对焦点会跳过去仍然落在雕塑上,这样可以帮你在重新构图的时候保持焦点不变)

而根据俺的实操结果,如果相机切换到“AF-C连续对焦”模式,那必然是因为您在半按快门的那一刻,您的拍摄对象或是您的相机正处在移动状态之中,您可以在这种状态下随时按动快门拍摄,您将得到一张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拍摄的照片。但是如果相机切换到了“AF-C连续对焦”模式后,你们双方都静止了下来(甚至是相对移动的速度慢了下来),相机就可能立即从“AF-C连续对焦”模式自动转换为“AF-S单次对焦”模式(且这个过程在单次拍摄中不可逆,即一旦转为AF-S,只要你还半按着快门,那么在本次拍摄中就不能再转换为AF-C了),此时如果对焦完成,您会听到AF-S模式独有的那“哔”的一声提示音,此时您按下快门,您得到的就是一张在AF-S模式下拍摄的照片。

所以,AF-A有什么用呢?我想,或许在你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将在单次对焦还是连续对焦中完成、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是拍静物还是拍活物、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是追拍飞翔中的小鸟还是一只睡觉的猫咪,同时你也不能确定下一次的拍摄时机出现时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对相机进行参数设置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使用AF-A,把随机应变、相机而动的选择权交给你手中的宝贝,当然,这是有风险的,因为相机毕竟智商有限,万一你在神农架突然看到一位飞身闪过的野人或是一只即将窜入密林的华南虎,反应迅速的你在举机拍摄之际却不幸被相机误判、误设为AF-S单次对焦……,我想拍糊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到那个时候,表怪我没提醒你哦!不过根据我的感受,日常“挂机”的对焦模式似乎还是AF-A比较好一些,至于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日常“挂机”组合方案,个人推荐是AF-A和动态区域组合。碰到特别需要的场合时,咱再临时调整下,只是拍完后别忘了调回来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