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际技术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25-10-02 15:43:28 责编:小OO
文档
国际技术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贸易由于具有促进技术进步,节约技术研究的开发费用和研制时间,迅速增强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缩小与先进技术国家的差距等重大意义,因而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技术贸易发展速度迅猛,公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目前世界技术贸易市场上,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让和输出的主要承担者,是现代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据统计,美国的技术贸易收入有80%来自本国公司向其在海外子公司的转让;英国本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转让技术大约占其技术出口总额的85%;发达国家500家最大的公司垄断和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技术贸易的90%。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世界贸易将进入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为重点的新时代,而公司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国际技术贸易运营方式体系化,并出现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交叉渗透的趋势。伴随着技术贸易的发展,世界技术交易市场不断增多。从机能上看,既有专门信息服务性技术市场,也有洽谈性技术市场;从市场范围看,既有各国国内设立的技术市场,也有国与国之间为促进战略性技术合作而设立的两国以至多国技术市场。专门性技术市场的日益扩大,使国际技术贸易运营方式进一步体系化和多样化,为世界技术交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随着国际交往形式增多,技术转让与其他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多种形式融合渗透,部分技术拥有者放弃单纯的技术买卖,开始从事产业贸易,或将技术作为投资入股或合资办厂的投入要素,以参予技术产业效益的分享作为技术补偿,这样,纯粹的技术交易关系就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三)国际技术贸易由一极化走向多极化,并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据统计,发达国家之间成交的技术贸易总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成交的技术贸易总额只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所占比重还不足10%。发达国家为了建立和加强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集团和势力范围,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转让实行“保持差距”,严格提供高技术,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而且提供技术的附加条件也越来越苛刻。这种技术保护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不平衡性。

    二、我国发展技术贸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前,世界科技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这场以科技竞争为至高点的国际竞争之中。就我国而言,积极参予和发展科技贸易,既具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其可行性。

  (一)我国发展技术贸易主要具有以下必要性

  第一,发展技术贸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科技、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历程达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来居上,就必须切实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并通过参予技术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今后,为了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技术贸易应该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第二,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加速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需要通过国际技术贸易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该看到,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技术贸易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少走弯路,减少风险,从而节省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和研制时间,有利于争取时间,赢得速度,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尽快缩短同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开发,可以形成一种“后发优势”,以加速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自主开发的能力,并带动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目前,我国的多数企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之后,将面临国际同行企业的全面挑战。因此,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是我国技术引进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第三,为了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也必须积极参予国际技术贸易。只有积极参予技术进出口贸易,才能巩固和发展我国现有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同时还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世界市场的供求行情、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提高出口效益,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值得注意的是,一项技术在其使用过程中或转让中得到的补偿,要远远高于研制这一技术所投入的费用,转让技术方不仅可以凭借技术开拓国际市场,而且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收益。所以,在单纯出口技术的同时,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对于提高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发展技术贸易的可行性

  从国际环境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出口管制,对向我国出口高新技术的不会取消。不过,西方国家旨在对东方国家实行出口管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已于1994年3月正式宣布解散,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某些方面会有所松动,有可能采取一些技术输出的灵活,我国广阔的市场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西方国家在争夺我国市场方面的矛盾日趋尖锐,在对我国提供资金和输出技术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我们可以利用其矛盾,并及时了解和研究各国的动向,了解各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更多地引进一些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应该说,这也为我国加速技术引进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国内发展看,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发展很快,初步具备了参予国际技术贸易的能力和条件。就技术引进而言,1992年全国省以上部门批准的技术进口项目为504项,总金额65.9亿美元;1993年技术引进合同493项,总金额61.1亿美元,1993年比1992年略有下降。技术引进重点以引进国家重大项目,特别是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及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并采取了技术许可、技术服务、顾问咨询、合作生产,以及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等多种引进方式,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对先进技术的选择性和消化吸收能力逐步增强,再创新出口能力也有所提高,从而推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技术出口而言,1993年我国技术进口比1992年有所下降,但技术出口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3年共签订技术出口合同624项,比上年增长112.2%,合同金额为21.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97%。我国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发展很快,在机电产品、重化工业和轻纺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这些技术和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我国具有多层次的技术资源,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需要,我国成熟的工业化技术尤为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战略

    (一)扩大技术进口规模,优化技术引进结构,提高技术引进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科技研究,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三)加强技术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管理。其一要抓好法规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使我国的技术贸易纳入全面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发展技术进出口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其二应抓好重大技术贸易项目的内外协调和管理,做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自主研究开发有机结合,能够自主开发的,就要以国内开发为主,避免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特别要杜绝一些经营公司对同一技术出口项目竞相压价的不正常现象。其三要加强信息引导,收集和传递技术进出口的重大信息,使开发和引进有的放矢,为技术贸易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沈伯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李祥林、洛桑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经济日报》1995,5,25,1995,6,5

  《引进与咨询》1994,1,4期

  《国际贸易问题》1994,9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