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暑假语文核心素养衔阅读l理解与写作训练讲义 三年级(三升四)第3讲
2025-10-02 15:43:38 责编:小OO
文档
  暑期语文谷探险日记     月  日  天气

探险队编号:零零三    探险队员:

1、会填这些带“马”的成语吗?

( )马加鞭  ( )马功劳  ( )马行空      

( )马识途 ( )梅竹马  ( )猿意马 

( )马之劳  ( )马观花  ( )兵买马  ( )鹿为马  

( )马当先  ( )马齐暗 ( )马奔腾  ( )马单 

( )群之马  ( )马厉兵 ( )翁失马  ( )困马乏 

( )戈铁马  ( )水马龙 ( )仰马翻  ( )崖勒马 

2、反义词组成成语在成语中有不少反义词组成的成语,你能根据示例填写吗?

示例:(大)同(小)异名(存)实(亡) (黑)(白)分明 

(   )应(   )合     扶(   )携(   )  (   )(   )两难

(   )里逃(   )     一(   )所(   )    惊(   )动(   )

(   )材(   ) 用     (   )中生(   )     争(   )恐(   )     

3、请在括号里填一个成语,作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螃蟹过街——(    )       泥菩萨过河——(    )

擀面仗吹火——(    )            螳臂挡车——(    )

(一)木匠的最后一栋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木匠因为       准备退休。雇主请他         ,木匠答应了,可不仅        

而且          。完工后,雇主把         送给了木匠,木匠感到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悠闲(        )   报酬(       )  惋惜(        )    诚恳(        )

3.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木匠得知房子归自己了,为什么感到十分震惊?

                                                                        

(2)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望  远  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眷恋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广袤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只皮包,那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红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一位辛亥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赶国宴,游长城……临别,听说她转道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只皮包不上锁?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临座的外交官都盯着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 

    且慢,一位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中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影影绰绰的小字:上尉:S·W。“S·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抑或是有着其他的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云雾。 

    飞机平稳地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在(  ),孤岛在(  ),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每组上下不得重复。  

 (         )的小字    (         )的礼物   (         )的故国大地  

 (         )的小字    (         )的礼物   (         )的故国大地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路途遥远。(         )  

 (2)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         )  

 (3)模模糊糊,很难得看清楚、看明白。(         )

 3、文中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应填上什么词语最合适?(     )。  

 A.伸展、漂移       B.展开、飘移        C.伸展、飘移      D.延伸、漂移

 4、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你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__________,第二件大事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飞机升空的速度很快。这个词语是_____。

 6、文中句子“边思忖边仔细看”中的“思忖”可以换成词语:_____。

 7、文中的薛华菁女士是一个_____人,是一位______,是一位____。她坐飞机从美国回到____,参加_____________活动,活动结束后,又转道到______,给她送行的是一位_______。  

 8、仔细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填空。 

 “灵犀的火花一闪”意思是_____,老将军真正想看到的是______。 

(三)家乡的秋白梨(节选)

春天的江湾,江山的梨花一片(        ),远远望去像一片银海。山上到处是梨花的清香。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初夏,梨树上(       )的果实躲在(        )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秋高气爽的时候,(         )的梨挂满了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们点头微笑。

1. 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内。 青青     雪白     黄中透白    翠绿

2. 按文中描写的顺序,先把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内,再连线。

        (            )          梨儿成熟

        (            )          梨花盛开

        (            )          结出梨果

3. 填空。

(1) 写初夏果子小,不容易瞧见的动词是                           

(2) 写梨数量多的词是                                          

先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图片所揭示的问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