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日期:
实体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世华广场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五日
工程实体检测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世华广场”项目工程,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城白沙塘行政综合区东安大道南,该工程是由云浮市世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由广东省深圳市联合创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云浮分公司负责设计,由1层地下室、地上4层裙楼和4栋塔楼组成,共计25层,天面标高为80.60m,局部屋面水池顶标高为85.700m,用地面积为7302M2,总建筑面积为47485M2。
1.2、结构实体概况
1.2.1、结构类型
| 子项号 | 层数 | ±0.00相当于黄海高程(米) | 高度 (m) | 结构抗侧力 体系 | |
| 地上 | 地下 | ||||
| A | 17 | 1 | 15.50 | 62.10 |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 
| B | 25 | 1 | 15.50 | 86.80 |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 
| C | 17 | 1 | 15.50 | 62.10 |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 
| D | 17 | 1 | 15.50 | 62.10 |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 
1.2.2、主要建筑材料
1、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
| 工程部位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保护层厚度(mm) | 备注 | 
| A栋 | |||
| 1~5层柱 | C40 | 20 | |
| 6~10层柱 | C35 | 20 | |
| 11~屋面层柱 | C30 | 20 | |
| 1~3层梁/板 | C30 | 15 | |
| 4层梁/板 | C40 | 15 | |
| 5~天面层梁/板 | C30 | 15 | |
| B栋 | |||
| 1~6层柱 | C45 | 20 | |
| 7~11层柱 | C40 | 20 | |
| 12~16层柱 | C35 | 20 | |
| 17~屋面层柱 | C30 | 20 | |
| 1~3层梁/板 | C40 | 15 | |
| 4层梁/板 | C45 | 15 | |
| 5~6层梁/板 | C35 | 15 | |
| 7~天面层梁/板 | C30 | 15 | |
| C、D栋 | |||
| 1~5层柱 | C40 | 20 | |
| 6~10层柱 | C35 | 20 | 
| 11~屋面层柱 | C30 | 20 | |
| 1~3层梁/板 | C30 | 15 | |
| 4层梁/板 | C40 | 15 | |
| 5~天面层梁/板 | C30 | 15 | 
(1)、普通钢筋:
HPB300(Ⅰ):φ6、φ8 fyk=300N/mm2
HRB335(Ⅱ):φ10~12 fyk=335N/mm2
HRB400(Ⅲ):φ6~28 fyk=400N/mm2
(2)钢板、型钢:Q235-B
(3)钢筋连接
1)、纵筋搭接见《11G101-1》标注图集。
2)、竖筋当钢筋直径≥14mm时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2级;梁、板当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套筒连接,接头等级2级。
1.3、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云浮市世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联合创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州穗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泓宇建设有限公司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T/T 50107—2010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本工程蓝图
第三章、工程实体检验项目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项目计划在施工中做如下结构实体检测内容:
1、混凝土强度检测
2、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结构尺寸、楼板厚度检验
3.1、 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测分两个部分:
1、原材检验包括构件标注砼试块送检及同条件砼试块送检。
2、在地下室施工完和主体结构施工完并达到龄期分别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有关规定,对结构竖向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
3.2、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在地下部分施工完成和主体结构施工完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3.3、构件尺寸、楼板结构厚度、层高、楼层净高检测
每一楼层施工完毕后采用游标尺检测楼板厚度。墙、柱、梁等构件采用尺量检验。层高在外墙吊线检测,楼层净高采用室内测量。
第四章、工程实体检验实施计划
4.1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留置
所有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我项目部派试验员1人专人负责,另外再派两个熟悉此项工作的工人配合。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在混凝土的浇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一次,每组3个试件在同车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2)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一次;
(3)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1-2次;
(4)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浇筑一次取样1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防水砼试块每500m³留置一组,且每次浇筑砼取样不少于1组。
4.2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留置
4.2.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量性确定,不宜小于10组,最小3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试件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4.2.2、同条件养护试件送检
等效养护龄期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期龄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4.2.3、同条件自然养护、等效养护龄期
1)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C,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天,也不应大于60天;
2)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为1.10。
4.2.4、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计划
1、同条件混凝土留置取样规定
(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符合下列要求: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小于10组,最小3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试件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果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期龄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3)、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1)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C,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天,也不应大于60天;
2)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为1.10。
2、同条件混凝土留置
| 序号 | 留置部位 | 砼等级 | 留置组 数 | |
| A子项 | ||||
| 1. | 一层柱/二层梁板 | 1~17/A~H | C40/C30 | 1/1 | 
| 2. | 二层柱/三层梁板 | 1~17/A~H | C40/C30 | 1/1 | 
| 3. | 三层柱/四层梁板 | 1~17/A~H | C40/C40 | 1/1 | 
| 4. | 四层柱/五层梁板 | 1-1~1-21/1-A~1-K | C40/C30 | 1/1 | 
| 5. | 五层柱/六层梁板 | 1-1~1-21/1-A~1-K | C40/C30 | 1/1 | 
| 6. | 六层柱/七层梁板 | 1-1~1-21/1-A~1-K | C35/C30 | 1/1 | 
| 7. | 七层柱/八层梁板 | 1-1~1-21/1-A~1-K | C35/C30 | 1/1 | 
| 8. | 八层柱/九层梁板 | 1-1~1-21/1-A~1-K | C35/C30 | 1/1 | 
| 9. | 九层柱/十层梁板 | 1-1~1-21/1-A~1-K | C35/C30 | 1/1 | 
| 10. | 十层柱/十一层梁板 | 1-1~1-21/1-A~1-K | C35/C30 | 1/1 | 
| 11. | 十一层柱/十二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12. | 十二层柱/十三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13. | 十三层柱/十四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14. | 十四层柱/十五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15. | 十五层柱/十六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16. | 十六层柱/十七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17. | 十七层柱/屋面层梁板 | 1-1~1-21/1-A~1-K | C30 | 2 | 
| B子项 | ||||
| 18. | 一层柱/二层梁板 | 1~21/H~P | C45/C30 | 1/1 | 
| 19. | 二层柱/三层梁板 | 1~21/H~P | C45/C30 | 1/1 | 
| 20. | 三层柱/四层梁板 | 1~21/H~P | C45/C45 | 1/1 | 
| 21. | 四层柱/五层梁板 | 2-1~2-15/2-A~2-H | C45/C35 | 1/1 | 
| 22. | 五层柱/六层梁板 | 2-1~2-15/2-A~2-H | C45/C35 | 1/1 | 
| 23. | 六层柱/七层梁板 | 2-1~2-15/2-A~2-H | C45/C30 | 1/1 | 
| 24. | 七层柱/八层梁板 | 2-1~2-15/2-A~2-H | C40/C30 | 1/1 | 
| 25. | 八层柱/九层梁板 | 2-1~2-15/2-A~2-H | C40/C30 | 1/1 | 
| 26. | 九层柱/十层梁板 | 2-1~2-15/2-A~2-H | C40/C30 | 1/1 | 
| 27. | 十层柱/十一层梁板 | 2-1~2-15/2-A~2-H | C40/C30 | 1/1 | 
| 28. | 十一层柱/十二层梁板 | 2-1~2-15/2-A~2-H | C40/C30 | 1/1 | 
| 29. | 十二层柱/十三层梁板 | 2-1~2-15/2-A~2-H | C35/C30 | 1/1 | 
| 30. | 十三层柱/十四层梁板 | 2-1~2-15/2-A~2-H | C35/C30 | 1/1 | 
| 31. | 十四层柱/十五层梁板 | 2-1~2-15/2-A~2-H | C35/C30 | 1/1 | 
| 32. | 十五层柱/十六层梁板 | 2-1~2-15/2-A~2-H | C35/C30 | 1/1 | 
| 33. | 十六层柱/十七层梁板 | 2-1~2-15/2-A~2-H | C35/C30 | 1/1 | 
| 34. | 十七层柱/十八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35. | 十八层柱/十九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36. | 十九层柱/二十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37. | 二十层柱/二十一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38. | 二十一层柱/二十二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39. | 二十二层柱/二十三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40. | 二十三层柱/二十四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41. | 二十四层柱/二十五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42. | 二十五层柱/屋面层梁板 | 2-1~2-15/2-A~2-H | C30 | 2 | 
| C子项 | ||||
| 43. | 一层柱/二层梁板 | 3-1~3-11/R~U | C40/C30 | 1/1 | 
| 44. | 二层柱/三层梁板 | 3-1~3-11/R~U | C40/C30 | 1/1 | 
| 45. | 三层柱/四层梁板 | 3-1~3-11/R~U | C40/C40 | 1/1 | 
| 46. | 四层柱/五层梁板 | 3-1~3-11/R~U | C40/C30 | 1/1 | 
| 47. | 五层柱/六层梁板 | 3-1~3-11/3-A~3-H | C40/C30 | 1/1 | 
| 48. | 六层柱/七层梁板 | 3-1~3-11/3-A~3-H | C35/C30 | 1/1 | 
| 49. | 七层柱/八层梁板 | 3-1~3-11/3-A~3-H | C35/C30 | 1/1 | 
| 50. | 八层柱/九层梁板 | 3-1~3-11/3-A~3-H | C35/C30 | 1/1 | 
| 51. | 九层柱/十层梁板 | 3-1~3-11/3-A~3-H | C35/C30 | 1/1 | 
| 52. | 十层柱/十一层梁板 | 3-1~3-11/3-A~3-H | C35/C30 | 1/1 | 
| 53. | 十一层柱/十二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54. | 十二层柱/十三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55. | 十三层柱/十四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56. | 十四层柱/十五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57. | 十五层柱/十六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58. | 十六层柱/十七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59. | 十七层柱/屋面层梁板 | 3-1~3-11/3-A~3-H | C30 | 2 | 
| D子项 | ||||
| 60. | 一层柱/二层梁板 | 5-1~5-11/R~U | C40/C30 | 1/1 | 
| 61. | 二层柱/三层梁板 | 5-1~5-11/R~U | C40/C30 | 1/1 | 
| 62. | 三层柱/四层梁板 | 5-1~5-11/R~U | C40/C40 | 1/1 | 
| 63. | 四层柱/五层梁板 | 5-1~5-11/R~U | C40/C30 | 1/1 | 
| . | 五层柱/六层梁板 | 5-1~5-11/5-A~5-H | C40/C30 | 1/1 | 
| 65. | 六层柱/七层梁板 | 5-1~5-11/5-A~5-H | C35/C30 | 1/1 | 
| 66. | 七层柱/八层梁板 | 5-1~5-11/5-A~5-H | C35/C30 | 1/1 | 
| 67. | 八层柱/九层梁板 | 5-1~5-11/5-A~5-H | C35/C30 | 1/1 | 
| 68. | 九层柱/十层梁板 | 5-1~5-11/5-A~5-H | C35/C30 | 1/1 | 
| 69. | 十层柱/十一层梁板 | 5-1~5-11/5-A~5-H | C35/C30 | 1/1 | 
| 70. | 十一层柱/十二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 71. | 十二层柱/十三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 72. | 十三层柱/十四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 73. | 十四层柱/十五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 74. | 十五层柱/十六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 75. | 十六层柱/十七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 76. | 十七层柱/屋面层梁板 | 5-1~5-11/5-A~5-H | C30 | 2 | 
2、”轴”图纸轴线。
4.3混凝土回弹测试
主体结构施工完时分别进行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邀请甲方现场代表参加。共同确定回弹部位,并现场做好记录。
4.4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在地下室施工完和主体结构施工完时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邀请甲方现场代表参加。共同确定检测部位,采用非破损检测方法检测,并现场做好记录。
4.4.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要求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4.4.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在每次抽样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第3条允许偏差的1.5倍。
4.5楼板厚度检测及楼层层高净高的检测
1、楼板厚度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测,利用预留的洞口、后浇带等直接测量,采用仪器进行检测,或在楼面上用冲击钻打眼测量。
2、楼层的层高和净高的检测:
(1).楼层标高检测方法和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2).楼层净高允许偏差,标高尺寸允许偏差:层高±10 mm,全高±30 mm,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梁、板截面尺寸允许偏差+8mm,-5mm,用钢尺检查。
(3).楼层净高的检测方法:经过计算确认设计净高尺寸,用层高测量仪或钢尺检查。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