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力式桥台施工技术交底
2025-10-02 15:44:51 责编:小OO
文档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中铁十八局乐雅高速TJ12标项目经理部                       

 主送单位乐雅项目经理部架子队

编号
 工程名称桥梁工程工程部位K91+120分离式跨线桥重力式桥台

一、工程概述

本标段采用重力式桥台的有:主线1号桥5轴桥台,2号桥0轴、3轴桥台,3号桥0轴、9轴桥台、5号桥0轴桥台;立交主线桥14轴左幅、17轴右幅桥台,立交匝道桥B0、C1-0、C1-4、C2-0、C2-1、F12、H0、H15轴桥台。此次交底部位为3号桥0轴桥台,其它重力式桥台施工方法与此处相同。其中除5号桥0轴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外,其余桥台基础均采用扩大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500kpa。桥台台身和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青条石镶面,台帽为钢筋混凝土。台背回填要求回填级配砂砾石,要求台前台后对称回填。台帽混凝土等级为C35,垫石采用C50混凝土。桥台左右幅之间设置20mm变形缝。

二、施工准备

1、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并布置与既有公路接口处相关安全标识;

2、各种必备的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全部备齐,材料全部抽检合格;

3、建设好现场各临时设施:水泥库房、砂石料堆场、水池、工人住房、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与成品存储棚、砼搅拌设备工作站等;

4、测量工程师对桥台位置进行精确放样。

三、施工工艺

1、基础工程

施工时首先精确放样,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修整出施工平台,然后进行开挖轮廓线放样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放坡开挖。当基坑开挖至基底0.2~0.3m时,采用人工凿除法,避免基底承载力受损。基坑应开挖至扩大基础基地标高以下10cm,用以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雨季施工时,在基坑作业平台外周边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倒灌;配备抽排水机具,及时排除基坑内积水。

基坑开挖好后将表面刷洗干净、检查标高、中线,核对地质,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砼施工,避免基坑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响地基承载力。基础混凝土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站统一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现场采用滑槽将混凝土滑入基坑,避免造成混凝土离析。按设计要求在基础顶面预埋Φ20mm钢筋,间距50cm,锚入基础和台身各90cm,以便与台身混凝土连接。基础脱模后及早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前将基坑内积水排出、清淤,然后再分层对称回填土,并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

2、模板工程

桥台模板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用对拉螺栓进行对拉,在模板四周用槽钢背肋进行模板固定,防止砼浇筑时挠度过大。模板两侧用倒链进行对拉,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撑牢固。模板的架立要精确,特别是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顶面高程、模板牢固以及美观程度,并采用钢片楔进行模板高度调整。在砼浇筑时设专人经常检查模板,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做到不跑模、不漏浆、不错位。模板内面应均匀刷脱模剂,板缝内嵌入海绵止浆带,使工程质量达到内实外美。模板可临时借用墩身直线段钢模,每节高度3m。模板支撑采用内撑外拉的固定形式,埋入混凝土的拉杆采用套管拉筋,侧面采用槽钢外加固,内撑采用钢筋。

3、混凝土工程

 片石应选择未风化、坚硬的石料,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浇筑部位最小宽度的1/3,并不得大于300mm,表面的石粉、污泥及水锈等在填充前用水冲刷干净。

片石混凝土基础浇筑时,先铺筑一层100~150mm厚混凝土打底,再铺填片石,然后摊铺砼并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层厚度约为200~250mm。浇捣后再继续铺一层片石和混凝土,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为止,片石顶面应保持有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覆盖面,片石掺入量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5%。

片石铺设应均匀排列,大面朝下,小头向上,片石纹理应与受力方向垂直。片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0mm,离开模板距离大于150mm,以确定每块片石被混凝土包裹。

混凝土应尽量连续浇筑,如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将缝留在每一层混凝土与片石交接处,使片石露出混凝土面一半,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处理。振捣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触及片石和模板。

台身浇筑至台帽下约30cm时停止浇筑,在前墙、侧墙顶面现浇30cm厚C35砼,同时浇筑完钢筋砼台帽。在施工桥台前墙时注意支座垫石钢筋的布置。

混凝土由运输车从拌和站运送到施工现场,利用溜槽将砼送入模。混凝土分层厚度30cm,插入式振动器定人定位捣固密实。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是否漏浆、跑模。台身混凝土分1~2次浇筑完毕。分两次浇筑时第一次浇筑完毕后混凝土顶面预埋0.5米长的Φ20mm螺纹钢筋,间距50cm。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草袋或塑料薄膜包裹覆盖、洒水养生。

4、锥体护坡

待桥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锥坡及护坡施工。填料采用砂性土,分层厚0.2m,整平后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每层夯实后经密实度检测合格后续填上层。填筑时在坡顶和坡面预留沉降量。

桥台锥坡采用花格植草护坡,花格及压顶采用机制C20砼。坡脚采用900×500连槽夯填砂卵石及M10砂浆砌MU30条石护坡,并设置排水设施。

石料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并且不易风化。护坡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条石交错搭接,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外露面整齐,避免通缝。

5、台背回填

待桥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台背回填。回填材料按设计要求采用级配砂砾石,台前台后对称回填,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8厘米,且分层夯实,松铺厚度不大于20厘米,整平后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5%,每层夯实后经密实度检测合格后续填上层。 

为了保证桥台台后回填质量,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及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连接的路面结构遭到破坏,施工中充分注意该处的填筑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

1、桥头设计过渡段:按设计要求设置桥台搭板,可以使在柔性结构路段产生的较大沉降通过过渡段至桥涵结构物上,车辆行驶就不至于产生跳车;

2、回填材料:台背回填部分及台后搭板下必须按设计要求填筑级配砂砾石;

3、填筑范围:按照规定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与基础内缘距离不小于2m;

4、路基与回填段结合面的处理:台后回填砂砾石与路堤连接处挖成台阶,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

5、回填时必须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15cm为宜。回填过程中要顺路基方向形成3%的横坡,以防雨水沿构造物的外壁向下渗透,进而影响回填质量;

6、压实机具: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动夯实机具如手扶振动压路机、重型蛙式打夯机、小型汽锤等辅助机械压实紧密;

7、加强现场管理,对于构造物回填这一类隐蔽工程,容易产生质量事故,必须重视现场跟班检查,每层认真检查填料质量,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及时抽检压实度。

四、安全管理措施

1、设立安全责任长,明确安全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2、靠近既有公路边施工应注意工程机械穿越道路,行人通行的交通安全;

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禁止酒后作业,穿拖鞋上岗;

4、深基坑作业,应在基坑四周设安全防护栏与安全警示标志;

5、高处作业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加强物件管理,防止高空落物伤人;

6、特殊作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7、夜间施工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安全施工。

8、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机械设备安置稳定,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

9、现场施工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本措施进行补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