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黄山奇石》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2025-10-02 15:44:33 责编:小OO
文档
黄山奇石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感受石头的“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理解“奇”字。

1、播放黄山风景区的图片,引出课题——黄山(这就是黄山,和黄河,长江,长城齐名的黄山风景区。)

出示: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徽省南部。(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细心的孩子一定看出画面上为你们介绍的是哪一绝?)——奇石

2、突出“奇”字,“奇”在这里可以说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奇异、神奇……

出示: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孩子们,黄山的石头是这样的神奇有趣,课文也写得神奇有趣, 赶快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找出“奇”石。

小声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好几处奇石,要想了解它,首先要做什么?认字、读通课文……

1、学生自己读书认字。

2、同桌互相读读划出的词语。

3、出示生字新词,全班交流,认记生字,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自由活动)。

出示:风景区  尤其 仙女 石盘 山峰 胳膊 巨大 当然 脖子 著名 奇形怪状

4、开火车读课文,注意纠音。

5、整体感知:黄山的奇石很多,课文重点写了(       )、(        )、(       )、(            )等四处奇石,而(     )、(       )、(       )这些奇石则一笔带过。(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

三、写字4个:尤、其、区、巨(写字本)

作业:

1、读课文,认生字卡片,做生字游戏。

2、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卡片认读生字,扩词(双轨火车)

2、上一节课初次游览了黄山,知道了——齐读第一段

是呀,这么秀丽神奇的地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这一节课,我们这一大群游客,再把视线定位在“黄山奇石”上,好好游览一番。

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儿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做零距离的接触。

二、图文对照,欣赏“奇”石

把四幅彩图打出来,让学生辨认。

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找到相应的段落,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1、石头在哪里?2、石头像什么?从哪里看出来?3、石头“奇”在哪里?

重点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二段——仙桃石

(1)指名交流

(2)集体交流:“仙桃石”奇在哪儿,有趣在哪儿呢?

(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3)怎么样才能让没见过“仙桃石”的人感受到神奇、有趣呢?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读。

(4)齐读,背一背。

我们就这样继续交流下去。

2、第三段——猴子观海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

3、第四段——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4、第五段——金鸡叫天都

(“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

三、朗读全文,感悟“奇”石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画面想象欣赏

2、学生有感情齐读

四、写字: 它 安 块 站(写字本)

作业:

1、积累:闻名中外 秀丽神气 奇形怪状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随堂练习第1题,听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我是小导游

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做介绍。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

2、能一口气介绍两块的就能当上小导游了。(点出两段连接语:……就更有趣了!这样过度自然,又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二、我是小作家

1、引读第6段

生自任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中的任一块介绍,仿造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2、点击课件,全班交流

3、给自己找到的奇石取名字:

点击课件,师生共同欣赏奇石,共同为奇石取名字。

学生为自己找到的黄山奇石的其它图片取名

出示: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给尤其换词——特别  

播放一组图    黄山奇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书上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它,——奇形怪状!这些巨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更是情趣迥异,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曾二游黄山,叹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孩子们,黄山的石头是这样的神奇有趣,课文也写得神奇有趣,我们的课堂更是神奇有趣,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继续加油!

三、我是识字大王

1、读儿歌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石猴,伸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2、读段落

你去过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吗?那里可好玩了!有奇松,有怪石,还有云海和温泉,被称为黄山四奇。尤其是那些有趣的怪石,小朋友们看到了一定会喜欢。它们盘坐在山峰上,长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一块石头叫“猴子观海”,它用胳膊抱着双腿坐在山头,眼前是一望无尽的云海。还有块巨大的石头叫“仙人指路”,当你站在他面前,非得伸长了脖子看不可。

3、猜一猜

横山上面三根草——当

一个人,在山边——仙

4、随堂练习第2、3、4、5

作业:

1、我当导游介绍黄山奇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我给大家提供有关黄山的网站推荐网站

☆4、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发挥想象仿写。

资料:仙人晒鞋的传说

    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 宫中间隔着一道 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 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 被双方发现,他俩都受到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 一次,趁双方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推荐的网站:

www.hs168.com  黄山旅游之窗

www.hsguanguang.com 黄山观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