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一数学函数的单调性知识点
2025-10-02 15:43:16 责编:小OO
文档
高一数学函数单调性

一、函数单调性知识结构

【知识网络】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证明函数单调性;3.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4.利用函数单调性解决一些问题;5.抽象函数与函数单调性结合运用

二、重点叙述

1. 函数单调性定义

(一)函数单调性概念

(1)增减函数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 、x2 :

如果当x1<x2 时,都有f(x1 ) <f(x2 ),那么就说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如果当x1<x2 时,都有f(x1 ) >f(x2 ),那么就说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的单调区间。

(2)函数单调性的内涵与外延

⑴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是一个局部概念。

⑵由函数增减性的定义可知:任意的x1 、x2 ∈D,

① x1<x2 ,且f(x1 ) <f(x2 ),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可用于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增减性)

② 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且x1<x2 , f(x1 ) <f(x2 ) ;(可用于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③ 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且f(x1 ) <f(x2 ), x1<x2 。(可用于比较自变量值的大小)

2. 函数单调性证明方法

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定义法(即比较法);导数法。

实际上,用导数方法证明一般函数单调性是很便捷的方法,定义法是基本方法,常用来证明解决抽象函数或不易求导的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法:利用增减函数的定义证明。在证明过程中,把数式的大小比较转化为求差比较(或求商比较)。

⑴转化为求差比较证明程序:

①设任意的x1 、x2 ∈D,使x1<x2 ;

②求差—变形—判断正负;此为关键步骤,变形大多要“因式分解”。

求差:; 变形:化简、因式分解; 判断:差的符号的正或负。

③下明确结论。

⑵转化为求商比较证明程序:

①设任意的x1 、x2 ∈D,使x1<x2;

②求商—变形—判断小于或大于1;此为关键步骤,变形要注意“因式分解”。

求商:; 变形:化简、因式分解; 判断:小于或大于1。

③下明确结论,要注意商的分母的正负。

(2)导数法: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可导函数的正负性关系证明。

设可导函数在定义域的某个区间(a,b)内,如果,那么函数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那么函数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求导证明函数单调性的程序:

①求函数的导数;

②把导函数变形,化简,因式分解,判断正负;

③下明确结论。

3.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①定义法(即比较法);②图象法;③复合函数单调性判断法则;④运算法;⑤导数法。

实际上,用导数方法证明,求解或判断一般函数单调性是很便捷的方法,定义法是基本方法,常用来判定解决抽象函数或不易求导的函数的单调性。

(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一些常用的结论:

①奇函数在其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同;

②偶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③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现教材没此概念),且单调性一致;

④函数是奇函数,在某区间上递增;则在对称区间上是递减。

(3)函数单调性判断方法介绍

[1]、图象法:画函数y=f(x)的图象,看在某区间D上,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少,从而做出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2]、定义法:利用增减函数的定义判断。在判断过程中,把数式的大小比较转化为求差比较(或求商比较)。

⑴转化为求差比较判断程序:

①设任意的x1 、x2 ∈D,使x1<x2 ;

②求差—变形—判断正负;此为关键步骤,变形多要“因式分解”。

求差:;变形:化简、因式分解;判断:的符号正或负。

③下明确结论。

⑵转化为求商比较判断程序:

①设任意的x1 、x2 ∈D,使x1<x2;

②求商—变形—判断小于或大于1;此为关键步骤,变形要注意“因式分解”。

求商:; 变形:化简、因式分解; 判断:小于或大于1。

③下明确结论,要注意商的分母的正负。

[3]、复合法:复合函数y=f(g(x))在某区间D上的单调性,取决于函数y=f(U)与函数U=g(x)在其相应区间上的单调性,可归纳为:

g(x)
f(U)
f(g(x))
即奇个“减”为减;偶个“减”为增或同增异减。

复合法判断程序:

①把复合函数分解已知其单调性的基本函数g(x)和f(U);

②判断函数g(x)和f(U)在各自相应区间上的单调性;

③合成(奇个“减”为减;偶个“减”为增或同增异减),下结论。

[4]、运算法:函数f(x)、g(x)在公共定义域内:

增函数+增函数是增函数;

减函数+减函数是减函数;

增函数-减函数是增函数;

减函数-增函数是减函数。

[5]、导数法: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可导函数的正负性关系判断。

设可导函数在定义域的某个区间(a,b)内,如果,那么函数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那么函数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求导判断函数单调性的程序:

①求函数的导数;

②把导函数进行变形,化简,因式分解,判断正负;

③下明确结论。

 4.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

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或“证明方法”的程序进行。

(2)比较大小;

①比较函数值大小:

若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递增函数,且x1<x2 ,则 f(x1 ) <f(x2 );

若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递减函数,且x1<x2 , 则f(x1 )>f(x2 )。

②比较自变量值大小:

若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递增函数,且f(x1 ) <f(x2 ),则x1<x2 ;

若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递减函数,且f(x1 ) <f(x2 ),则x1 >x2 。

(3)解方程与不等式

若函数y=f(x)在R上是递增函数,f(g(x))≤f(q(x)), 则g(x)≤q(x);

若函数y=f(x)在R上是递减函数,f(g(x))≤f(q(x)), 则g(x)≥q(x)。

(4)求值域、极值、最值

①求值域: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a,b)上递增,则函数值域为(f(a),f(b));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a,b)上递减,则函数值域为(f(b),f(a))。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 [a,b] 上递增,则函数值域为 [f(a),f(b)] ;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 [a,b] 上递减,则函数值域为 [f(b),f(a)]。

 ②求极值:

Ⅰ、极值定义:

⑴极大值: 一般地,设函数f(x)在点x0 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 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0)>f(x) ,就说f(x0 )是函数f(x)的一个极大值,记作y极大值 =f(x0 ),x0 是极大值点。

⑵极小值:一般地,设函数f(x)在x0 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 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x)>f(x0 ),就说f(x0 )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记作y极小值 =f(x0 ),x0 是极小值点。

⑶极值: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为极值。 

Ⅱ、方法1:

若函数y=f(x)在(a,b)上递增,在(b,c)上递减,且f(b)存在,则f(b)是函数y=f(x)的极大值,点b是函数y=f(x)的极大值点;

若函数y=f(x)在(a,b)上递减,在(b,c)上递增,且f(b)存在,则f(b)是函数y=f(x)的极小值,点b是函数y=f(x)的极小值点。

Ⅲ、方法2:

若函数y=f(x)在(a,b)内,在(b,c)内,且f(b)存在,则f(b)是函数y=f(x)的极大值,点b是函数y=f(x)的极大值点;

若函数y=f(x)在(a,b)内,在(b,c)内,且f(b)存在,则f(b)是函数y=f(x)的极小值,点b是函数y=f(x)的极小值点。

③求最值:

Ⅰ、最值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⑴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

⑵存在xo ∈I,使得f(xo )=M.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⑴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

⑵存在xo ∈I,使得f(xo )=M.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小值。

Ⅱ、方法1: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 [a,b] 上递增,则函数的最大值为f(b),最小值为f(a) ;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 [a,b] 上递减,则函数的最大值为f(a),最小值为f(b)。

Ⅲ、方法2:

若函数y=f(x)在定义域 [a,b] 上连续,则

①求函数y=f(x)在(a,b)内的极值;

②求函数在端点的函数值f(a),f(b);

③将函数y=f(x)的个极值与端点函数值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值,最小的一个为最小值。

如图,定义在[a,b]上的连续函数y=f(x),求得极值为f(x1 )、f(x2 ),求得定义域端点的函数值为f(a)、f(b),则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由f(x1 )、f(x2 )、f(a)、f(b) 中的最大最小值确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