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姓名 | 年级 | 班主任 | |||
| 谈话时间 | |||||
| 谈话地点 | |||||
| 谈话目的 | |||||
| 谈 话 内 容 | |||||
| 谈话效果 | |||||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靠谈话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那么,在与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谈话艺术,才能取得较好的谈话效果呢?
1.弃挖苦式谈话,重尊重性谈话
相比于初中生,高中生在思维、情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具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理解的愿望非常强烈。班主任若随意地对学生进行挖苦,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是我教过最差的学生。”等等,则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极有可能使强烈的自尊心转化为消极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心理防御,恶化师生关系。
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也曾试过挖苦式的谈话,其实在笔者的心态中就是恨铁不成钢,想通过挖苦式的谈话刺激学生进取,但往往适得其反。其实当心平气和下来之后,想一想学生也是只有15岁左右,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 我们可以严肃地对待错误,但不可以伤害人格。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自然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笔者遇到一个高二的学生在校早恋问题,在跟该生谈话时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而是从早恋危害的角度给予学生提醒,后来该生醒悟到自己的情感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而开始忏悔,及时的拨乱反正。
2.弃比较式谈话,重欣赏性谈话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有的班主任喜欢说:你看看某某某学生,学习成绩那么好,再看看你的成绩,总是拖班级后腿。这种谈话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警醒学生,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获得好成绩。然而,这种比较式谈话如果运用得过多、过滥,很容易使效果走向反面。或许有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逆反心理:他除了学习好,什么都不好,我除了学习不好,哪样都比他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差的学生难免都会犯错误,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不要抓住错误不放,而是抱着“治病救人”的心态去和学生谈话,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长(处)计议,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高二接手学校的理科重点班,在第一次考试时班里有一个同学的成绩下降明显。笔者与其谈话时,第一句话并不是批评,而是给予肯定,“你能考进现在的重点班,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厉害的学生,所以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就否定自己”从而使这个学生发奋图强,在下次考试中进步明显。
3弃轻蔑式谈话,重理解性谈话
不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总是希望班主任能够重视自己、关心自己。而有的班主任对待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往往采取蔑视的态度,待答不理,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惧怕与班主任交流,从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前提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交流。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问题,往往并非多么严重,只是学生特别需要理解,这时班主任一句贴心的话语能胜过数十句的道德说教。理解别人换来的是被别人理解;理解学生换来的是被学生理解。有时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谈话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高三高考前接到一位女生电话,原来该女生在校期间早恋,而在高考前发生了分手事件,该女生十分伤心,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与考试状态。当笔者接到这个电话时,首先安抚了该生的情绪,接着问她,“你想放弃高考吗?如果你继续这样伤心下去,你的高考就没了,你这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老师只想我告诉,我相信你,我相信你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我相信你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高考。”这个谈话后,该女生发来短信告诉我,“谢谢老师你的理解,我明白自己的方向了,我不会再伤心了。”
4弃命令式谈话,重鼓励性谈话
不少班主任爱班级心切,令学生有目共睹,然而就是说话不得法,喜欢运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学生必须怎么样,不能怎么样,造成很多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行为变作沉重、苦恼的行政性命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制造了沉闷的班级气氛,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往往不太理智,会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挫折感,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班主任就要善于做“催化剂”,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充分信心和勇气,帮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推动他(她)去勇敢地乘风破浪。学生处于失意、气馁、苦恼、不思进取的时候,都应该是班主任主动出击,为学生添加动力的时候。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时,学生难免会有怯场而退缩的,因为笔者与学生开展了以下谈话,“现在上班级的小舞台,无论你们的表现如何,同学们都会给予包容和鼓励你们,有了这次经验,以后你们去了更大的舞台,就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谈话是一门艺术,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更是如此。良言一句三冬暖,班主任的一句得体到位的话语,可能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