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析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2025-10-02 15:43:12 责编:小OO
文档
浅析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摘要:针对新课程改革,就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从备课、设计、评估、反馈等多个角度,在传统教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地设计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要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全面贯彻实施“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教学的高效性是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积累学科探究能力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自己高中化学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认真收集材料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有效备课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科研素养,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化学的兴趣及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充分有效地课前备课,其是课堂教学有的放矢,高效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力保障。

1、深钻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材做了较大的调整。深刻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理清必修与选修模块,熟悉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掌握各节内容逻辑层次。查阅相关教学方法理论及教材解读,做到对新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了然于胸。

2、掌握学情

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对已有知识及对本节内容的了解程度,针对性备课。高中新课程化学教材内容具有多样性及互动性,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需要同学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备课中我们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充分预案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精心设计

新课程强调问题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贯穿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其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核心及前提。在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起点,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做到有效互动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要求明确。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积极互动,使他们形成自由个性化的学科探究风格。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自由民主的知识探究氛围。在互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推动他们自觉参加到探究活动中。

2、创设问题情境,有效设问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活动,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和途径,并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设问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向正确方向和更高层次迈进,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设问的有效性,不能随便提几个问题,而要进行精密设计。在问题的设计中,要遵循启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才能有的放矢,有效互动。

三、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程教学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化学教学的第一要务。化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通过化学学习,使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高中生在心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等都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既能照顾到学业水平不同的全体同学,让所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有所收获,又能在学习中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有效布置作业,做到有效练习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进展,但在如何布置作业方面相对滞后,往往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有不少化学教师已接受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做了不少尝试,但往往在布置作业时,又因循守旧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不知所措。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日常作业以练习为主,以练促教。教师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时强调和巩固重难点,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这是传统化学教学的作业形式,也是操作最简便、考查学生知识技能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深入下去,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要以作业为载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和巩固化学知识,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针对化学知识点精选适量试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新知识;要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在练习中能举一反三。其次,要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布置家庭小实验作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布置研究性作业,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布置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布置调查报告作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最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及时表扬,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这样,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和有效练习,可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教师要努力钻研课本,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邢耀磊.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2010,(2):29.

[3] 李建堂.浅谈化学作业的改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25-26.

[4] 余海彬.优化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30):155-15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